APP下载

提高高中化学集体备课效率探究

2019-12-02罗达伟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效益高中化学

罗达伟

[摘   要]目前,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发展,全国上下都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精品化学课堂,这就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实行集体备课制度,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文章从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集体备课的现状与问题切入,提出了提高高中化学集体备课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现状;效益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7-0062-02

顾名思义,集体备课就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在一起共同整合教学内容、摸索教学方式、统一教学进度和目标的一种备课方式。集体备课最显著的意义在于打破以往教师之间相对封闭的状态,在集体的智慧中相互交流以优化教学方案。在新课改背景下,集体备课不仅能够集思广益,使教师取长补短,切磋教学技能,使个人教学水平得以提升,还能够发挥群体效应,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相对抽象的、复杂的学科,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难题,通过在集体备课中的切磋与探討,能够交流心得与经验,探讨教学过程的疑难点、重点,更快地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一、当前高中化学教师集体备课活动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行,集体备课已经成为当前中学校本研究的重要方式之一,各个学校集体备课的开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师对集体备课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

一些教师并没有真正认清集体备课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对集体备课存在误解,他们认为集体备课就是坐在一起共同编写教案,缺乏对集体备课的“正确审视”和“理性追问”。参加了集体备课等于没有参加,最终的实际授课都是根据自己准备的资料、教学经验等单独设计的。在这样的观念下,教师不会深入地与其他同事进行交流和探讨,集体备课在具体实践中成了个别教师的任务,为了进行集体备课而参加的观念使集体备课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二)集体备课活动流于形式

1.一些集体备课活动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展的,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这是由于事先没有明确的集体备课工作计划导致的,没有持续地、不断地进行备课,备课时间随意、内容随意,甚至与实际教学相脱节,集体备课成了一副空架子。

2.集体备课主题不明确,沦为形式

在进行集体备课之前,没有将主题预设好,导致集体备课没有重点,东一榔头西一锤子,话题转换跳跃,无法聚焦于实际教学问题的解决中。

3.集体备课的形式较为单一

大部分学校的集体备课都是传统的教学型,久而久之,教师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同时觉得这样的集体形式难以发挥自己的教学个性。反映在备课过程中就是,要么不发表任何意见,要么是消极的言论,这种现象都是非常不利于集体备课的开展的。

(三)对集体备课的管理不到位

由于各学校高中化学集体备课普遍缺乏一个健全的管理机制,没有明确的集体备课运行机制和规定等,集体备课的效果并不理想。一般来说,学校都能够提供专门的集体备课教室,同时也安排了相应的备课时间,物质等客观条件相对比较完备。然而,由于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监督,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部分教师并不遵守要求和规定,将集体备课当成闲谈甚至是发牢骚的场合,如此一来集体备课就失去了其促进教师相互学习的意义,对提高教学能力更没有一点帮助。

(四)缺乏有效的评价激励体系

伯格认为,人的积极性由内外两个方面构成,外在的激励为推力,内在的激励为拉力,二者同时起作用,才能起到真正的激励效果。

如果推行集体备课,却没有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就是对集体备课的忽视,这一现象目前在大多数学校还是相当普遍的。如,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都是教师自由发挥,没有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在现场的监督、点评与建议,集体备课会很容易流于形式。对优秀的教学方案、计划也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一些教师会觉得相当于做了无用功。

部分学校也制定了评价激励机制,但评价标准过于片面,比如只注重最后呈现的考试结果,不关注教师在集体备课上的努力和尝试,没有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这些都难以提高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热情和信心。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化学集体备课效率的有效策略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的集体备课效率,最基本的途径是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集体备课制度,规范集体备课活动。

(一)提高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转变教学理念

要提高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的效率,首当其冲的是从根本上转变教师传统、守旧的观念。因为在一些教师看来,集体备课不过是“走过场”,最后如何进行授课还是要看自己个人的决定。这是没能认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导致的。转变这种观念,就需要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教师认识到,当今的教学,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教学理念更新、专业学科建设等任务。而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不同教师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教学风格都能产生火花,能够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反思意识等。“团结就是力量,”集体备课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教学效能,更能达到资源共享,有利于构建教学团队。

集体备课能够让教师总结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技巧。同样的上课流程,只要稍微改变上课的模式,就能将填鸭式的教学变为引导式的教学。例如,在教授“钠的性质”这一章节时,可以先将钠放在煤油中,并询问学生为何要将钠放入其中,从而引出“煤油能够隔绝空气,因为钠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某种物质反应”这个知识点。接着,可以取出钠(用滤纸擦干),然后用小刀将其切开。这一过程中,教师都只需要要充当询问者、引导者的角色,逐步引导学生对钠的颜色、形态、特质有初步而全面的了解,不透露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展示与询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及好奇心。

(二)明确集体备课的功能定位,切实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集体备课应该有明确的功能定位,这样才能够发挥其实际的作用。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

1.备学生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每次集体备课都应明确,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对象,要以最终获得的发展与成长为教学目的。

2.备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应围绕着学生的学情、知识与能力、个体差异,在集体备课时,始终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结合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理论水平和实验操作能力,以更好地实施教学方案与内容。

3.备教学方法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青年教师可以学习资深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课堂驾驭能力;资深教师也可以审视自己是否形成了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是否有需要创新改善之处,这样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备教学内容

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教师通过交流讨论,对化学的教学内容应不断加深印象,以此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5.备教学过程

化学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结合日常中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对化学方程式进行学习时,结合实验让学生对该方程式所体现出来的化学现象进行观察研究,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理解得更清晰透彻。

(三)发挥创意,采用多种集体备课形式

传统的集体备课形式是召集教研部的教师,由主备人点出本次备课的主要内容,然后分组讨论。虽然不能完全否定这种形式是有一些效果的,但也应认识到,长期下去,教师会出现厌烦的情绪,导致集体备课的效率始终不高甚至还可能下降。因此,为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集体备课的形式应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灵活转变,更有新意。

例如,指定一名教师上一节常态课,课后其他教师针对该课程的方式、效果等进行点评,取长补短、总结提高。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这是问“道”于学生的勇气,也是对学生意见的重视。教师知悉学生的想法与要求,可以同学生一起创造教学。

(四)完善评价激励方式,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激励机制是动力,是促使集体备课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和保障。完整的评价激励方式包括保障集体备课顺利进行的物质条件;定期督促和评比的细则;切实有效的奖惩措施,以及是否将集体备课中的表现状况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等。通过完整的评价激励措施,能够从制度上引起教师的重视,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弊端,使教师真正体会到主动参与集体备课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总之,提升高中集体备课效率,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直面目前集体备课时的现状与弊端,端正教学的心态,结合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并付诸行动。唯有如此,才能够集思广益,将个人的经验与才干转化为集体的智慧,创新教研模式,创设出浓厚的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氛围。

[  參    考    文    献  ]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伯纳德·莫斯纳,巴巴拉·斯奈德曼.张湛,译.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斯   陌)

猜你喜欢

效益高中化学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可再生能源可以产生数十亿美元的健康效益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