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明清瓷器纹样形势的多元化

2019-12-02赵广洁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9期
关键词:多元化

赵广洁

摘 要:明清瓷器纹样的艺术特性主要体现为构图布局十分多元化、纹样题材十分丰富、纹样寓意极具鲜明的象征、形式美的表现极具差异化等。文章主要介绍彩瓷构图布局的多元化,融合其与水墨画的交织体现加以阐述。

关键词:明清瓷器;纹样形式;多元化

从纹样整体的美学特征来看,明清时期瓷器纹样布局形式的多元化特征整合之下主要体现为两点:其一是构图整體十分协调,纹样元素结构复杂而元素连接手法十分清晰;其二是纹样的绘画技法大量沿用了中国水墨画的绘画特征,如留白、疏密、线条等,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及书画艺术气息,强烈输出了古代美学的传统化与多元化。

1 东北地区五彩瓷器概况

五彩瓷器是在中国传统低温色釉与辽金时期北部地区红绿彩瓷器的基础上,在明代早期景德镇细分出的新品种。瓷器烧制完成后,使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着色剂在瓶身绘画,之后在窑炉中再进行二次烧制。色调主要是五色,并非同时存在,但一定体现有红色。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有明清瓷器350余件,其中约70件彩瓷,品种主要包括五彩、粉彩、斗彩以及白釉绿彩、黄地绿彩、黄地紫绿彩等[1]。

釉色体现,从单一化着色的红绿增加至红黄绿三色,再逐步拓展为丰富的红、绿、黑、孔雀蓝四色。纹饰选材丰富,主要涉及山水、鸟兽、少许人物及其他装饰纹样。如花卉,主要采用牡丹、梅花、山茶花、栀子花等;人物设计主要是仕女图、儿戏图、饮酒图等;鸟兽体现则更为丰富,如传统的龙、鲤鱼、飞鸟、鸳鸯、喜鹊、麒麟、奔马等,其中龙纹样多为上品;文字加入,主要是体现祥和、美好寓意的词语,如“善”“福”“长命富贵”等;其他装饰纹样,如弦纹、各式几何纹等。

2 明清瓷器纹样形势的多元化体现

瓷器装饰纹样的构图形式主要体现为平面式构图,装饰纹样的绘制取决于器物的外形特征[2]。如布局主要根据器皿的弧度进行位置对应、比例协调的调整,以保证整体的协调性。纹样的绘制效果受到器物造型影响而存在一定局限性,不同的器物造型其纹样布局形式具有十分显著的特征。根据其构图特点,其构图形式细分之下主要分为三种。

2.1 图案化重叠式构图法

明清瓷器普遍应用图案化重叠式构图[3]。其显著特点在于构图规整、协调性强、严谨而分化性较为明显。表现形式多采用花、草,多以缠枝或折枝构建整体框架,细化排列方式多采用花、叶予以衬托,各细点的连接方式多应用藤蔓枝茎。整体来看,主要为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式,以及巧妙运用了纹样向心、放射、旋转、循环等处理方法,整体画面效果十分丰富、多元化,且整体协调性充足。纹样主体突出了应有的重点,保证整幅画面产生视觉与感受的凝聚、集中感。画面的布局主次体现较为清晰,更完美地构建出物象的双向呼应,促使主体更为形象、鲜明以及独特。

如康熙款斗彩团花纹碗(图1,藏品编号1-9),敞口,弧腹深,圈宽且润。内底青花双圈为团状花草,用绿彩绘制。外壁为五朵团花,以斗彩绘制。各元素的间隔多采用折枝石榴予以上下对称化间隔,近圈足处为仰莲瓣纹,以斗彩绘制整周。外底青花双圈内落“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楷书。口径13.8厘米,足径5.2厘米,高5厘米。

此碗的彩色花叶,在釉下青花的轮廓内绘制,填彩范围处于釉下青花轮廓之内。耿宝昌曾指出,这种做法极具嘉靖、万历青花五彩风格。与此碗相近的如康熙斗彩团花纹碗藏于故宫博物院,其相近的图案布局与内容一直延续到乾隆时期的官窑斗彩瓷器的设计。

2.2 开光式构图法

开光是明清瓷器的核心装饰法,其外化特征主要包括圆形、方形、扇面形、菱形等[4]。开光式构图,主要是将连续性图案以局部体现予以分化,再连接各局部为整体。应用开光式构图方式,一个瓷器上往往存在多个主题纹样,但并未体现出协调性差的问题,即疏密适当,整体视觉上又极具跌宕起伏的显性化效果,构建出一幅错落一致、疏密协调的画面,以此强烈输出节奏的韵律美。

例如,清康熙年间的洒蓝地五彩开光花鸟纹瓶,口沿处为回纹式,以金彩绘制,颈部为山水、花卉纹,肩部为钱纹锦地,腹位为金彩缠枝花开光花鸟纹样。颈肩部的纹样勾画细致、线条效果清晰流畅,金彩得到地的对比体现,尽显高贵与典雅。瓶身的装饰纹样十分独特,采用了六处开光,开光部位的纹样与其他附加纹样各自输出了独特鲜明的风格,且显著凸显了主体内容。

2.3 中国传统绘画式构图法

明清时期,瓷器的装饰纹样逐渐突显出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形式,相较于规整严谨的图案式构图方式来说,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更加灵活自如,自由布局或者说思想外化存在的局限性被打破,绘制条件不存在限制,整幅画面中不再含有图案化元素,风格自然、清新,民风文化韵味尽显。

如乾隆白地矾红彩藏草瓶(图2,藏品编号1-298),圆唇外翻,直颈较长,中部外凸算珠状,圆滑肩,球状腹,胫部为瘦体,覆钵形圈足。自瓶口到足跟依次为宽条带纹、回纹、散点五瓣梅花花朵、覆莲瓣纹、仰莲瓣纹、如意头纹、变形覆莲瓣纹、折枝西番莲纹、蕉叶纹、宽条带纹、覆莲瓣纹、窄条带纹,以矾红彩绘制。

再如清康熙年间青花釉里红山水纹盘(图3),盘心为山水装饰纹样,以蓝料彩绘制。其线条运用精良,远近高山层次分明、虚实相生,层次感十足。画面的房屋、瓦舍、小桥、流水,于静态形式展现动态性,各方形成了有效呼应。近景山石运用写实手法,整体质感较为明显,石头的脉络刻画清晰可见、层次分明,转折部位极具自然性。整体从表面看是空虚画面,但其主要作用在于暗喻、辅助主体内容的展现,表示了所有均未被直接显示的物象,色彩输出强烈体现了明暗与虚实的变化,以切实衬托出物体的前后、远近等各层次关系。整体纹样布局疏散而未空大、密实而不会厚重、密疏协调、丰富与特色并存,大大增强纹样的独特装饰性的同时,又规避了多个主题纹样的混乱、杂糅性。

从瓷器装饰纹样的布局方式看,传统绘画风格的纹样特征主要强调整体思想的主次分明,主体内容装饰于中心位置,其他辅助纹样环绕在主体纹样的周围,或是在内外以分层式排列,其次在口沿、肩、颈及中底等部位也多采用小面积的纹样装饰,

其主体内容布局在中间位置的创作形式,主要源于水墨画的构图技法,若是单独置于左右或者是上下的中线,则会导致整体画面凸显一定的僵硬性,难以突出主体。而次体画面内容置于较偏的位置,其突出性即相对被弱化,主要作用是突出主体,承建起整体。主体多位于整体架构的实处、近处;次体部分,多处于远处,且多为虚化展现。整个画面层次分明而又连带性十足,丰富多样,艺术高度显著。其巧妙运沿用了水墨画的绘画特点,同时某些瓷器还体现了哲学与人文精神,最为显著的如秉承“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道家思想。这是一种创作者与自然思想有机结合的完美输出了作者思想的艺术创作形式。

3 结语

明清时期瓷器纹样形式的设定,充分融入了民族风俗、宗教思想以及社会问题人文理念等,其文化元素体现较为多元化,是对历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的优良体现形式。画面布局沿用了传统水墨画的诸多特征,如留白、疏密技法等,历史传承的同时还融入了当时社会背景特有的时代元素,使其极具时代文化艺术的代表性,艺术高度显著。

传统瓷器纹样的美学特征与内涵具有较强的文化思想拓展性,唯有正确看待、多元分析,才能对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发扬,且进行艺术形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彭善国,赵里萌.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明清彩瓷[J].文物,2018(1):80-89+97.

[2]高扬.浅谈景德镇明清彩瓷的传承性[J].艺术评论,2015(7):80-83.

[3]袁乐辉,齐霞.探析吉祥观与景德镇明清彩瓷表现的图饰特点[J].艺术评论,2014(7):123-127.

[4]陈元庆.浅谈景德镇明清彩瓷的艺术成就[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3):65-66.

猜你喜欢

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道德与法治多元化作业应用分析
多元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商务数据分析》课程多元化评价初探
当代陶瓷礼器创作中的多元化审美趣味
道德与法治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研究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董明珠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