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2019-12-02崔玉顺
崔玉顺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处理的68件突发事件作为对照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的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处理的61件突发事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高危患者在绿色通路停留时间、信息漏记(或错记)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事件发生率、应急管理办公室满意率4项指标。结果:观察组高危患者绿色通路停留时间、信息漏记(或错记)事件发生率、应急管理办公室满意率分别为(0.36±0.27)h、(3.27%)、(95.08%),与对照组的(0.74±0.41)h、(16.18%)、(80.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投诉事件发生率(0.00%)与对照组(5.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急诊科突发事件管理,有利于实现应急管理的程序化和规范化、提升工作效率、减少疏忽或遗漏、稳定患者情绪、保障患者的救治效果。
【关键词】临床路径;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2-023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2.108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频发,急诊科作为医院应急处理的第一窗口和主战场[1],应急处理能力对患者的救治效果影响颇大,故如何提升急诊科应急处理能力,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一直是急诊临床重点研究课题之一。臨床路径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是一套来源于临床实践的精准化作业流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护理领域[2],且成效卓越。我院是延边地区唯一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承担着本地区突发事件的主要救治任务,2018年1月~12月医院急诊科将临床路径应用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处理的129件突发事件。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处理的68件突发事件作为对照组,包括车祸30件、一氧化碳中毒17件、食物中毒10件、农药中毒2件、气体中毒4件、群殴伤5件,共涉及患者364名,单批人数最少3名,最多45名。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处理的61件突发事件作为观察组,包括车祸30件、一氧化碳中毒7件、食物中毒15件、农药中毒1件、气体中毒2件、群殴伤2件、蜂蜇伤1件、爆炸伤2件、坠落伤1件,共涉及患者311名,单批人数最少3名,最多28名。两组在事件种类、患者人数及病情危重程度上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应急常规流程进行处理,包括:启动应急预案,逐级上报、抢救及分流患者等。观察组严格按照临床路径执行应急策略,具体步骤见“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临床路径表”(表1)。比较两组高危患者在绿色通路停留时间、信息漏记(或错记)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事件发生率、应急管理办公室满意率4项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在评价指标比较中,观察组高危患者在绿色通路上停留时间、信息漏记(或错记)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应急管理办公室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上述三项评价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投诉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诊科应对的突发事件大多为中毒、车祸或工地事故等群体事件,可造成短时间内急危重患者数量骤增、救治现场较乱,突发状况又易引发患者恐慌和不安情绪,故需急诊团队快速反应、措施果断、分工协作。本资料显示,临床路径的实施,有利于实现应急管理的程序化和规范化,急诊团队能有计划、系统地完成应急救治工作,使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缩短高危患者在绿色通路上的停留时间,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救治效果,稳定患者情绪,减少疏忽或遗漏,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和管理人员满意率,促进医患和谐;临床路径的实施,可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在救治过程中团队各成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紊,避免重复劳动,提升工作效率;临床路径的实施,促进患者信息的快速收集与汇总,并有效降低漏记、错记率,为卫生行政部门或政府部门把握事态进展、发布新闻信息及指导下一步救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综上所述,临床路径是急诊科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管理策略,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玉勤,金晔,陈毓霞,等.急诊护士在突发公共卫生群体事件救治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3):294-295.
[2]葛梓,夏志洁,马可,等.基于急诊呼吸心搏骤停临床路径的患者救治实践与评价[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9,31(3):31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