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科技创新,助力健康中国
2019-12-02李雨楠
李雨楠
【摘 要】纵观40余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关心的问题,问题是在具体实践中,并没有完全处理好或者说并没有完全充分理解人民群众的多样性需求满足的必要性,所以才出现了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才会反思发展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中央才会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要求。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的提出,各级各地政府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放在首位,确立民生导向的职能重心,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关键词】健康;养老;疾病
中图分类号: R24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2-001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2.005
Servi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Promote Healthy China
——Thinking about the issuesrelated to Human-oriented, Healthy and Old-age Care at the Present Stage
LI Yu-nan
(Beijing Capi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Beijing 100088, China)
【Abstract】As we have seen over the past 40 years and more, we can see tha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have always been a matter of great importance and concern to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The need to satisfy the diverse needs of the people has not been fully addressed or fully understood, and that is why the problems of imbalance and inadequacy have arisen and why we have to reflect on what development is about. The Central Committee will put forward the requirement of "not forgetting the heart and remembering the mission." With the goal of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local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have given top priority to solving the real problems that the people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set the center of gravity for the functions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promote social construction that focuses on ensuring and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Key words】Healthy; Old-age; Disease
改革開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在民生领域不可否认仍有短板需要解决,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健康和养老问题,我认为,这既是国家需要着力解决好的,同时,也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当前,在健康养老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相信各位专家都很清楚。例如在健康领域,过劳死、亚健康、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超重肥胖症等问题,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更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同时,这些疾病的发生,越来越年轻化。心脑血管病、癌症、帕金森病已经成为中国人寿命的三大杀手,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此外,我们已经进入了老年社会,而且速度在加快,受长期低生育率、不断增长的人口预期寿命以及人口年龄动态累积效应的影响,从2015年到2060年,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将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老年人口比重持续提高以及老龄化速度远高于其他国家等显著特征。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人民健康水平低下,如果群众患病得不到及时救助,如果疾病控制不力、传染病流行,不仅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会受到重大影响,而且社会会付出沉重代价”。
当前,最突出和紧迫的问题体现在健康和养老方面。尽管在人均寿命方面,根据国际银行数据,2016年我国为76.7岁,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75岁,而人均健康预期寿命,2016年我国达到68.7岁,甚至高于美国的68.5岁。但是,数字有可能会掩盖问题的存在,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认真审视我们当前还存在的问题,认认真真加以解决,不是未雨绸缪,而是亡羊补牢。
二是应更加重视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去看待和推动科技创新。
以往,我们强调和推动科技创新更多的是从产业发展、核心竞争能力、经济发展的角度。我们知道,我们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从这样一个逻辑出发,我们强调科技创新是发展的驱动力,既要重视科技对经济的驱动,更重要和根本的是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求发展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属性,是一种生命的意志。如果以人的发展需求为视角去衡量和看待科技创新,就会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从健康和养老的角度对人的发展需求进行归纳和分类,大致如下:
就个人和家庭而言:生命全周期的健康管理、基因检测、科学的健康知识的掌握、疾病的预防、及时获得的专业健康指导与帮助、定期的体检、个人健康指标的跟踪检测、生活方式的养成、疾病的早期发现、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慢病的管理、抗衰老的相关方法、心理咨询与帮助、老年认知能力的改善、失能半失能、失智半失智的长期照护、临终关怀以及相关藥物研究与有效供给等等,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也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
就政府与社会而言:权威、科学的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公民健康素养的提升、方便快捷的医疗网络、健康和养老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有关健康养老重点领域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疾病的筛查、健康医疗大数据的社会化服务、部门间的资源整合与合力发挥的体制机制建设、对低收入家庭的救济、健康养老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养老服务标准的制定、健康环境的改善、传统城市建设中的适老化改造、长照险等的推动、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机会的创造等等。
上述需求的满足主要依靠科技的进步。从服务的角度来看,智能化、数据化、自主化是健康养老科技创新的趋势,正在改变着以往的服务方式,表现为由原来点对点,到一对多;由单次的检测到实时跟踪;由片段数据到大数据;由得病后的救治到有效的预防和预警;由单纯依靠人力和人的经验,到智能设备的辅助和替代;由一时一地的服务到超时空的多维服务;由单纯的药物和手术治疗到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等等;就具体的个人来讲,疾病的遗传可能、提前的预防、个人的健康管理、必要的康复治疗、半失能的机器赋能、延缓衰老的健康处方、必要的保健品、快速地检测、适老化设施等手段无不体现着科技创新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
当然,我们还存在差距和问题:
(1)科技产品的科学性、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2)鱼龙混杂的同质化产品和服务难以取得消费者足够的信任。
(3)好的技术和产品没有有效的渠道得到快速的推广和应用。
(4)相关服务的标准还未建立和完善。
(5)在养老科研方面,仍存在针对性不强、孤岛式研究、小而散等问题,难以形成良性的生态。
三是康养产业的发展依托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服务于康养产业,国企对此应当有所担当和作为。
当前,健康养老问题在我国已经凸显,我们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不辜负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望。国家针对性地连续发文,制定了相关的健康养老政策和措施。但是,单靠国家的力量已经很难解决好,必须依靠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参与,必须积极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形成合力,才可能有效应对这一挑战。
我认为,合力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关键的载体在国企。原因是国企兼具国家和社会两种属性。相比于一般社会企业,它应该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值得信赖,同时,作为企业,它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更好地实现资源的配置。国企尤其是科技型国企更应在康养产业中发挥主渠道、主战场的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和创新,引导、助力康养民企的科技水平的提升。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政府应该鼓励更多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的国企积极参与到健康养老产业中来,这应该是未来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养老发展的可靠路径和合理选择,为此,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
(2)避免国企在市场上“与民争利”。事实上,早期健康养老服务的主体是民营企业,而且很多仍在痛苦中探索,必须保护好这些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3)在市场失灵或者民营企业力量达不到的地方,国企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要重视利用国企,通过市场化手段、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自身的目标,而不是撒手不管,越是困难的时刻越要加强对国企的领导。
【参考文献】
[1]丁建定.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的几个问题[J].中国社会工作,2019(23):10.
[2]仝维亚.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9(1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