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模式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设计的典型问题与对策思考
2019-12-02钟家军
钟家军
摘要:初中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养的基础学科,能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重要基础。要实现新课标中提出的,数学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至关重要。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一种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有益尝试,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很好地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是关键的一环。笔者所在的学校实施这一模式的教学已经进行了多年探索,本文拟在分层教学设计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和对策思考进行阐述。
关键词:走班模式;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设计;典型问题;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6-0162-02
教师要准确把握走班模式下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设计,首先要厘清两个问题,一是何为走班模式下的分层教学,走班模式下的分层教学有别于行政班内的分层教学,后者是在同一个班级内部的分层教学,教师要兼顾全部学生,教师实施教学难度大,而“走班”模式下的分层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所以,对比班内分层,走班分层的教学对象层次更为明确,学生的共性较为明显,教师的课堂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二是何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学习评价等环节。因此,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教师上课前的必要准备,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备课、听课等教研活动,笔者发现在教师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在分层走班教学中更好地落实数学课程理念,服务好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层的学生都享受优质的数学教育,笔者把分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与对策思考总结如下,
1.教学目标没有分层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设计教学目标,它是课堂教学实施的整体向导,教学设计中的内容全部都要围绕了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照搬照抄,没有分层设计,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都是一样的情况,分析原因,首先是教师的立足点没有提到总目标的高度,对数学课程的培养理念认识不足;二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没有很好地进行分层,这一点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没有准确的认识,学习能力强的层次没有进行适当的拓展;能力弱的层次还是达不到,因此,教学效果不尽如意。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了义务教育数学学习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学段目标中明确了每个知识点的学习目标,这是教师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另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就是学情;只有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培养理念,把知识能力目标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出优质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没有分层
教学内容的设置是为了达到课堂教学目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没有分层的具体表现是教师上不同层次的班级用相同的教案或导学案,或者直接用教材上课,不同层次的学生上一样的内容,学习一样的例题,做一样的课堂练习、做一样的作业。这就背离了分层走班教学的初衷,也背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教师要明确什么是教学内容,所谓教学内容,系指教學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教学内容来自师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教学中,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来自于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但不能把教材和教学内容等同起来,而应该把教材作为教学内容参考选择的载体。从一点上,教学内容要高于教材。
其次,教师要明确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服务于学生,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学习载体,而分层走班的教学内容要服务于不同层次,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理解力水平,在具体形式上,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与学生学习能力相适应的例题、练习和作业,因此,要有不同的教案或导学案。
3.教学方法没有分层
所谓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个方面,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根据李秉德教授主编学论中的教学方法分类,把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
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在不用层次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和探究法,在实践中,教师没有区分不同层次的学习能力,哪个层次的学生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侧重于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三个层次的走班教学为例,A层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应侧重于发现法和探究法;B层的学生学习能力一般,应把讲授法、演示法与探究法相结合;C层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应侧重于讲授法和演示法。
4.学习评价没有分层
学习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学习评价对教师诊断学生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学习、调节教师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学生课堂学习评价的主要方法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在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把握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习过程评价不到位;二是作为结果评价的考试与测验没有做到分层;因此,教师要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设计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以我校三个层次的学生为例:A层学生:遵循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局部高于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的要求实施教学。B层学生:遵循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加强方法指导,以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要求实施教学。C层学生:遵循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以掌握初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为标准的要求实施教学。
综上所述,学校的教学改革是否成功,关键是教师对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只有把两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做到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走班模式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设计研究是我校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工程,教师只有把握好教学设计中几个关键环节,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该论文是2016年中山市立项课题《走班模式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设计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