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2019-12-02屈笑羽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策略

屈笑羽

摘要:人文素质是指学生对生命有深切感性的认识,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和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但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出现了不良的思想和观念,导致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素质缺失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积极培养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6-0002-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从单一的技术型人才转为了具有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较少,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不强,容易出现许多心理素质问题,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所以,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德育教育,创新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1.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背景及意义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人文素质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人文素质能为学生指出正确的发展道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避免学生出现拜金、享乐等不良的思想和观念。其次,人文素质需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和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自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素质能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构建强大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最后,经济型社会更看中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求学生同时具备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学生需要关注到人文精神才能在社会中获得长远的发展。

2.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首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中仍存在重理论、轻素养的现象,大部分教师和课程设置都缺乏人文精神,许多学校的教学理念也都忽视了学生的求知意识,而是重视学校知名度、学生成绩和社会服务功能的提高,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其次,根据调查显示,当代高校大学生对古今中外名著有一定的了解,但大部分都没有深入阅读和了解过,对文学读物接触的比较少,忽视了自身文学素养的提高。最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大都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发组织的,大都与学生的专业有关,但缺乏人文色彩和文学素养,导致校园人文气息缺失。

3.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策略

3.1 提高教师素养,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学生的行为举止、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的职业不仅是组织课堂活动,更重要的是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将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结合,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教育意识,将人文素质贯穿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可以为学生讲述爱国人士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故事、民营企业家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案例、平凡的人们贡献爱心,帮助他人等事例,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案例中得到启发,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其次,教师的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它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关怀,能够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尊重和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多与学生沟通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了解到學生的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角度,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想法,这样学生才能敢于质疑,懂得改正自己的不足。

3.2 优化教学内容,弘扬继承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涉及到了多个教育领域,还蕴含了高尚的民族精神,能够深化学生的思维和观念,在教学中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感。因此,教师要优化高校教学课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人文方面的内容,如开设国学、艺术、哲学等社会科学相关的课程,为学生推荐国学、史学方面的书籍,如《诗经》、《三国志》、《人类社会的命运》、《史记》等,通过文学阅读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和修养,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大自然与个人的关系。一些国外的高校会设置人文知识相关的公共课程,教师可以借鉴外国的教学方法,加强对人文课程教学的重视,调整高校教育教学的目标,将人文相关学科的考试成绩与学士学位挂钩,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3.3 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是开展人文教育的基础,各大高校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教学,还要利用浓厚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首先,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如举办歌唱祖国比赛、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画展、摄影比赛、演讲比赛、文史知识竞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引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交流,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提高思想和素质。还可以通过学校的广播站、校园贴吧和社团活动传播人文知识,形成优秀的校园文化,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其次,还要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如建设名人雕塑,粘贴名人名言的标语等,加强学校建筑的人文性,为学生建设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以此来升华学生的内心,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培养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还要用自身的品行影响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和精神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各高校要重视人文教育课程的开设,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建立浓厚的人文氛围和人文环境,才能保证学生健康、正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莉.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研究[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29(01):125-127+131.

[2] 林晶.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21):30-32.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策略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