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工具层”环节,建设大学生创新与实践体系

2019-12-02魏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数据库实训环节

魏忠

● 我国大学生创新与实践现状

前一阶段,一个在美国留学的本科生在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的财务部门做“财务自动化”的实习,他感慨,相对于中国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例如,他虽然学习了四年计算机方面的相关知识,但在网络原理、通信原理等方面与中国学生相距甚远,可在开发工具、算法等方面,中国学生基本上落后时代5年以上,反映到工作实际中,就是美国学校毕业的学生到公司起手就能干活,而中国的学生要慢很多。

知识、技能、体验基本上已经是被广泛接受的学校教育的三个重要要素。随着对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的重视,在知识层面,因为采用了博士比例控制、论文和科研项目的强制要求的方式,加上各种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估的支撑,问题不大。在体验环节,近来创新导向的教学、大众创新活动的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建设、各地方科技部门对创业计划的资助,促使校园创业氛围逐渐形成,同时中国是一个产业链比较完整的国家,相对于欧美高校,中国高校与地方政府、地方经济的联系还算密切,横向课题产生并延伸到教学,因此体验环节也逐步改善。相对于以上的知识和体验环节,技能环节是最难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而技能环节又是最敏感、细致、专业的,因此管理很难,问题最大,后果最严重。举一个例子,如果有一个信息类学校的本科生,大学四年碰到的是以下的技能训练体系,将是什么后果呢?

(1)上课期间,教师使用

Access数据库讲解数据库原理,讲解的案例是教师自己精心安排使用多年的学生名单的增删改查。

(2)课外作业是用DEBASE编制一本学生成绩册,用DW做网页。

(3)这个学生大学期间接受的是十五年前的网络时代的实验项目的培训,主要进行的是TPLINK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的实验项目,操作系统是Win2003,数据库是PB。

(4)学生实训的网页工具是DW,以及网页三剑客;电子实训实验室设备是电信公司淘汰下来的,原值比较高,给学生做实训。

(5)学生社会实践是参观某家特定专用通信软件公司。

(6)毕业前学生去了一家小的运维服务公司,帮助一家电子政务公司做客户的电脑维修或者去一家很大的企业做特定不通用软件测试的一个环节。

(7)大学期间参加某个省市和全国的创新大赛,写了一个商业报告,按照收集的报告假设做了一家网絡销售平台。

(8)在校期间参加了几场企业家论坛和讲座,并按照教师要求签到,企业家顺便做了一个招聘广告。

(9)大学期间做过一些创意作品并参赛,基本上和本专业没有什么关系,或者是单独完成的没有真正的合作,即使合作也没有跨专业、跨学科。

(10)由于实习单位规模小,毕业设计参照网络论文写了题为“淘宝公司网站优化的研究”的论文,或者做了一份依托实习单位特定软件的测试报告。

其实,上述状态不仅仅是中国高校很多信息类专业学生的通用状态,甚至是一般本科院校学生的常态。究其原因,是实践与创新环节相比知识和体验环节,难度较大,系统性支持和师资要求高,成效慢。然而,在这个环节,对于20岁上下的大学生来说,肌肉记忆力快定型了,如果不进行体系性的建设,专业成长的缺失不像知识和体验能够补回来,后果很严重。

● 如何提升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针对上面的大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如果换一种办法,大学期间受到的训练是如下所述的,是否会好很多呢?

(1)上课期间,教师使用Access数据库讲解数据库原理,但是教师告诉学生使用什么数据库不重要,原理都一样,关键是数据库多个范式的逻辑关系。

(2)课外作业是利用MySQL实现学生成绩册。

(3)原理性的实验项目教师严格要求,不追时髦,但在网络实验上,直接使用最新的虚拟机让厂商支持,没有经费让学生找免费的去用,操作系统切换成最常见的Linux,数据库尽量用主流电商的或者开源的。

(4)告诉学生做网页要用框架,老师使用HTML语言,学生要使用H5,使用Vue去做一个界面;通信和接口追求主流或者“高大上”,直接使用开源的硬件平台让学生做实训。

(5)学生社会实践是接触最主流的电商平台后台,使用微服务架构、内存数据库、接触数据中台技术,充分理解云架构公司的大数据开发模式,或者去未来愿景的公司参观。

(6)毕业前学生去一家具有创新能力的科创公司,学校进行严格的专业管理,公司可大可小,但是学校要求开发工具和技能必须是主流的或者符合未来方向。学生去特定公司做测试,学校提出预警,这份工作的技能不通用。

(7)要求学生参加创新大赛做作品可以有想象的成分,但是必须依托真实的需求,贴近自己的专业,做一个真实的产品,并且学校按照以上的标准进行初选。

(8)在校期间的实训环境、授课工具、源代码均是协作单位与学校深度合作的产物,学生在一个贴近社会的平台上做开发。

(9)大学期间的创新大赛是协同不同的学院不同角色完成的,充分考虑了商业、技术、软件、硬件、艺术的成分。

(10)毕业设计根据学校要求必须按照实习单位的实际案例进行,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所选的非实际实习企业的案例,学校要求必须和导师充分沟通,选题要具体并且确保可达到。

上面的要求并不是特别理想化的,因为上述10条与一些A类计算机学科对学生的要求是基本符合的,以上的要求也并不需要学校的经费立即就非常充分,师资要求也不高,甚至还能够容忍老教师使用非常老的工具,但是对学生的要求不能降低。

● 建立创新和实践信息管理支撑体系

和时代结合越紧密的实践,规范性越低,企业参与度越高;而越与基础稳定技能相关的实践,规范性越高,企业参与度越低。例如,前端UI的美学训练,其实使用传统的PS工具稳定性就很好,使用Access软件进行数据库原理的讲解也不会有太多教师被淘汰,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都不高;反之,使用创新的深度学习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智能控制的创新,这些新的东西,工具变化大,规范性很低,年轻人比教师学得快,但是企业参与度很高。

所以,学校需要建立针对工具层的一整套的支撑体系,以便让结构化的教育系统实现“大象也能跳舞”。这个体系应该先有管理思路的体系,条件允许的话可考虑使用信息化固化管理。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我对200多所院校的实践和创新体系进行了提炼,提炼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图所示的体系如果要建成,需要经费的支撑,根据测算,完全实现这样一个体系,一所拥有20000名本科生的大学,需要3000万才能达到。这当然不是近期就能推广的事情,然而,软件系统的特点是,3000万干成的事,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资金,还有管理体系的支撑,管理体系到位,不走线上走线下,30万也能有不错的效果,如果管理体系理不顺,投入几千万也不会有好的效果。那么管理体系有什么要求呢?我认为应有以下10条:

(1)严格按照学科评估的要求、学科发展的国际趋势和标杆水平,紧扣课内辅助教学仪器和软件工具的主流性、前沿性、稳定性、原理性。

(2)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对学生作业体系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学校对学生的知识体系都有严格的管理,但对教师布置的作業没有协同和管理,所以,任课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工具的实时性、先进性、普适性、移情性应有要求,同时建立起助教、助管体系,支撑教师把作业这一环节落到实处。

(3)充分发挥校外专家、企业家以及校友的作用,确保学科实验项目体系的经典型、代表性以及更新、考核、管理等工作的进行。

(4)对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进行一些基本的代码实训,如代码规范性、注释、算法、动手能力、电子电工能力,实训项目要求精巧设计,注意迭代、周期性评估,注重学生在青年时代经过重复训练的稳定性的效果。

(5)社会实践环节不能流于形式,选择企业不应该是教师的个体活动,更不应该是学生的随机活动,在社会实践目标的标杆选择、考核、过程管理方面,提高质量是很容易见效的。

(6)学生实习项目要确保严肃性,确保专业性和对口,确保与产教协同相结合,要周期性考核、管理。

(7)大学生创新考核要针对专业和学科,要聚焦科学、工程、数学、艺术、管理的基础结构性目标,创新项目导向要朝着底层性、学科性进行,创新项目不能浮躁,要通过过程性管理、项目管理实现对学生学业的引导。

(8)校企合作不应流于形式,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诉求,充分尊重教师的专业性,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规律,做好企业与学校的共赢、持续、深度合作,要给学生提供前沿、规模性或代表性的社会认知机会。

(9)学生创新作品要重视对学生价值观、职业素养的培养,要培养和考核团队性、分工性、协作性。

(10)将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纳入时间环节进行考核和管理,课程设计要有综合性、实战性、时代性的要求,不唯论文,但要务实、聚焦,要求面对社会,具有前瞻性。

猜你喜欢

数据库实训环节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数据库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