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融资管理存在问题及优化途径探究

2019-12-02芮守红

时代金融 2019年29期
关键词:融资管理管理优化企业管理

芮守红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下,我国国有企业大部分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也在不断进行优化,企业的市场运营机制愈发趋向于成熟化。但从企业实际发展现状而言,很多国有企业在融资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较多方面的问题,这使得企业容易出现负债过高的情况,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水平。针对此,基于对国有企业融资管理的分析,本文首先对国有企业的融资管理性进行了合理化分析,以及同时合理化探讨了国有企业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提升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水平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 融资管理 企业管理 管理优化

一、国有企业进行融资管理的重要性

(一)科学管理融资机制 利于保障国有企业正常需求

融资管理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水平具有直接性影响。具体而言,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组成方面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通过融资管理的方式,获取到大量的资金支持,可以确保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营。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合理化的融资管理,建立国有企业的融资机制,实现对融资资质规范化与有序化的管理,能够对国有企业资金流通情况进行及时掌握,在发现国有企业资金出现短缺情况时,可以提前对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实施,以在科学化融资方案的推进下,保障国有企业正常运营的资金支持。此外,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的融资管理,能够促使融资管理机制去对国有企业经营情况进行相关分析,而不是一味进行各渠道融资,这利于保障国有企业的资金运用合理性。

(二)完善融资管理体系 利于提升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对企业进行规范的融资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对现有资金的流动情况进行了解,使得其能够明确了解现金流向了那些环节,具体产生的效益为多少、通过对融资管理的过程分析,确保企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企业融资战略与发展战略,使得企业的资金能够达到相对平衡,满足企业的日常运营需求。因此,在企业中进行融资管理体系的建立,不进有利于帮助企业进行资金方面的有效管控,将资金有效运用在企业所需环节,实现企业资金的最大化效益,也能使企业进行更深入的发展,达到企业进行融资管理的目的。

(三)更新融资管理理念 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水平

在传统企业融资管理过程中,企业对于资金的筹集没有缺乏责任心,对于融资是否能够按期规划不够重视,导致国有企业的债务情况十分不合理,很有可能出现资金混乱的情况,致使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的运用。而在国有企业中进行深入的融资管理,能够提升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融资管理认识程度,使得其能够充分认识到融资的重要性,进而为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融资决策与管理制度,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能够相应增高,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合理进行企业融资 利于建立企业最优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权益性资金与债务性资金在企业来源中所占的比例,最佳化的资本结构,应当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使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的成本能够达到最近,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资金结构。国有企业合理进行企业的融资管理,可以有效分析企业的实际资金状况,使得企业的管理层制定合理化的融资决策。若发现企业资金结构不够合理,企业也可以通过融资结构进行调整,以使得企业资金结构能够达到相对合理化。

二、国有企业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银企关系紧张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我国政府政策的扶持,但在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进行良好的发展,需要依靠企業能力进行市场竞争地位占据。这种体制下的改变,使得很多企业在没有做好财务管理方式的背景下,容易出现举债过度的情况,对银行还款的能力相对比较弱。从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银行贷款情况而言,很多企业都存有银行贷款情况,但也有部分企业对于银行贷款的责任心比较若,导致其拖欠银行贷款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了银企关系的紧张局面,致使企业的银行贷款情况受到了一定影响。

(二)资产负债率过高

负债是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常见情况,合理利用负债经营的方式,能够使企业的发展资金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虽然举债经营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举债经营在给国有企业带来高利润的同时,也给国有企业带来了一定经营风险。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都存在负债率比较高的情况,且企业平均负债水平一直处于增长的情况,杀跌企业经营受到了一定影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多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正确认识企业的资金经营情况,一味的进行银行贷款,使得企业的资产与债务关系不够平衡,无力进行银行贷款的归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水平。

(三)融资意识观念落后

受到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素质的影响,很多国有企业都存有融资理念比较落后的情况,导致其在国有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没有进行主动融资的意识与能力。具体而言,很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企业需要资金支持时,多是通过政府求助或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这种方式只能暂时性的解决国有企业的资金问题,未能对企业资金提供长久化的保障。其次,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融资方式了解甚少的情况,使得企业举债经营的情况比较常见,很容易促使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情况,甚至严重时可引发企业破产的情况出现。

(四)融资渠道单一

大部分国有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时,筹集渠道多为银行贷款,其对银行贷款具有十分的依赖性,一旦企业需要出现资金筹集,基本不会去通过其他渠道进行资金筹集,而是直接通过银行进行贷款。这种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的情况,一旦银行没有给予国有企业的资金支持,难免会使企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财务风险或运营资金缺乏严重的情况,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

三、提升国有企业融资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建设新型银企关系

建设良好的新型银企关系,首先国有企业负责人需要正确看待银行贷款,在进行银行贷款前,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银行贷款的金额进行合理制定,以使得企业的偿还能力与银行贷款金额能够相对比较平衡,防止企业出现银行贷款无力偿还的情况。其次,企业需要面对负债经营的方式,加快企业资金方面的运转,以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使企业能够快速对银行贷款进行偿还,构建良好的新企业形象。

(二)强化融资风险意识

因面对不同的资金筹集方,企业的筹集风险也各不相同,企业在进行筹集方式选择时,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筹资方式的选择。对此,企业需要通过固定财产与市场经营风险的分析,对企业的融资进行正确的认识,对于各种风险情况能够有效进行了解,使得其实际进行各种方式融资时,如负债融资、企业投资等,能够制定出合理化的融资管理制度与策略,使得企业的融资过程可以处于可控范围内,确保企业的融资管理水平与规范性,减少各种企业风险引发财务危机情况的产生。

(三)加强企业融资的管理

根据企业的融资方式而言,企业融资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内源融资,另一种则是外源投资,相对于内源资金方式筹集,很多国有企业都比较注重于外源资金方式的筹集,这使得企业内源筹集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针对于此种情况,企业可以通过对内部资源的合理分析与分配,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运用,若融资规模需要进行扩大,再进行外源资金的筹集,以在合理分析企业资金短缺原因与需求量的情况下,对企业进行科学化的融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的市场扩展能力与产品生产,都需要资金进行基础化的保障,而现阶段国有企业融资管理存在问题较多的情况,使得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阻碍。因此,若想有效促进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强化国有企业的融资管理水平,需要根据国有企业融资管理的实际需求情况,对国有企业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做好各种国有企业融资管理制度与政策的支持,使得国有企业可以在充足的资金保障下,实现更好的企业发展与产品扩展。

参考文献:

[1]邓艳菊.国有企业融资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9,(4):22-28.

[2]谢丹丹.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融资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8,(22):36-39.

[3]陈恩伍.浅谈新经济环境对国有企业融资的影响[J].经贸实践,2017,(22):66-68.

[4]謝丹丹.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融资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8,(22):12-15.

[5]陈敏.国有企业融资管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22):37-38.

[6]张妹玉.国有企业融资的必要性及融资策略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2017,(21):52-55.

(作者单位:广州高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融资管理管理优化企业管理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的策略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