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解析及高分作文
2019-12-02孟晓东
孟晓东
文 题
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读
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既体现了上海作为国际性文化都市的特征,更指向了全球视野中如何加强中国优秀文化的认知与传播的新时代任务。可以说,这道题在全球视野中凸显中国价值,将包蕴着爱国情愫的韵律与全球视野中对现实问题的思考相结合,体现育人理念,堪称引领开放的文化视野,引领对文化的自我辨识,更引领对认识事物方法论思考的一道好题。
从命题形式上看,近年上海高考作文一直特立独行,有着独特的风格,彰显海派文化的厚重与大气。从命题内容来看,上海高考作文总能聚焦司空见惯的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的重大课题,引导考生深入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思考社会,由表及里,引导考生深化思想,促进精神成长。这样的题目,不需要猜,甚至也没有办法猜,猜中了也没有用。因为它考查的是考生的思想、情怀、智慧和见识。有了思想、情怀、智慧和见识,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今年的作文题,题干十分洗练,寥寥数语,便为考生勾勒了似乎是某个音乐人的个人感受: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段话的意思并不难理解,说的是接触外部不同的、差异性的音乐可加深对具有民族性特征音乐的理解。当然,考生也不必囿于音乐,因为题目中还有这样的表述:“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这提示考生,并非只能就音乐谈音乐,还可以从音乐范畴拓展开去,谈如何认识事物。因此,这个文题的写作重点是谈认识事物,尤其是如何认识本土的、民族性的事物的独特性:拓展视野,见识、了解更多与自身不一样的事物,在比较的过程中加深对自我的体认,以便更好地发现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东西。
立意分析
佳作展示
维也纳的不眠之夜
上海一考生
维也纳。又一个不眠之夜。
听着台下观众经久不息的雷鸣般掌声,夏乐的眼角湿润了。回到后台,他郑重地向恩师托马斯先生深深鞠了三个躬。他突然发现恩师的眼角也挂满了泪花……
10年前,夏乐从上海远渡重洋,来到了神往已久的多瑙河畔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师从小提琴大师托马斯先生。自幼生长在音乐世家的夏乐被誉为“音乐神童”,父母均为小提琴师,在他们的精心栽培下,夏乐连续获得了多届少年小提琴大赛冠军。不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中国小提琴曲的演奏,让夏乐渐渐失去了兴趣,他开始尝试演奏外国小提琴曲,但是一直苦于找不到中意的老师。于是,夏乐便将目光投向了国外,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联系上了现在的恩师——托马斯先生。在他的帮助下,夏乐如愿来到了奥地利,并成为了托马斯先生唯一的中国学生。
成为了托马斯先生的学生后,夏乐练习的曲目变得五彩缤纷起来,眼界大开的夏乐,好像鱼儿回到了大海,每天徜徉在音乐的世界里,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托马斯先生年事已高,决定封山。为此,维也纳音乐界要特意为他举办一场告别演出。夏乐被作为先生最得意的门生演奏压轴曲目。
夏乐的烦恼也由此开始了。究竟演奏什么曲目?夏乐开始犯愁。
还有一周,就要第一次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可演奏的曲目还是定不下来,为此,夏乐绞尽了脑汁,心力交瘁。
这天夜深了,夏乐还在为曲目的选择而煎熬。熟悉的门铃声——小提琴曲《梁祝》响起,奇怪,这么晚了谁会来?打开门,一位长者走了进来,原来是夏乐的恩师——托马斯先生。
“孩子,曲目定了没有?”
“没有,这不,我正为此事发愁呢!”
“说说你的想法吧。”
“恩师,我来自中国,我的音乐骨子里都有‘中国味,这么多年来,我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但寻找到最后,我发现‘中国味还是在我早先多年演奏的中国曲目中。我一直将《梁祝》作为我的门铃声,就是因为听着它,每天都能感觉生活在自己国家里。所以,我想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演奏《梁祝》,只是担心您老不高兴,因为这不是您老传授给我的曲子。”
“孩子,你多虑了。我这次来,就是要你演奏你们国家的《梁祝》,你虽然是我的学生,但你更是一个中国人。作为中国人,你将‘中国味带给世界,更有意义!”
……
“孩子,快,快去再次谢幕吧,你听观众的欢呼声多么热烈!”
夏乐的泪花再次挂满面颊……
点 评
文章采用了小小说的文体,通过一位中国小提琴演奏家远渡重洋拜师学习国外曲目,最终却在恩师的封山仪式上演奏带有“中国味”的《梁祝》的故事,巧妙揭示了主题,构思精巧。此外,文章饱含浓浓的爱国之情,无论是门铃声的设计,还是最终作出的曲目选择,让人感受到了夏乐的赤子情怀。夏乐与恩师托马斯先生泪眼婆娑的描写,足以拨动读者的情感之弦,令人唏嘘不已。
在交流互鉴中建立文化自信
上海一考生
日前,看到一位音乐人这样的帖子:“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我不由得思考起文化互鉴这个话题来。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张明敏这首《我的中国心》,相信还会勾起很多人对过往的回忆。在这首歌曲风靡大江南北的时代,穿洋装,开洋车,住洋房,都是令国人钦羡不已的事情。在那个年代,“月亮都是外国的圆”的论调大行其道,自卑心理在很多国人身上都明显存在。
然而,又有几人能预料到,如今,情况反转了。先有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后有上海中小学数学教材漂洋过海去英国,接着又有俄罗斯将汉语纳入高考科目……近年来,各种令国人振奋的消息接踵而至。这不,近日华为也为国人带来了扬眉吐气的好消息。曾几何时,苹果新机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抢着买,甚至卖肾换“苹果”。但是现在的这场景已经在苹果旗舰店看不见了,反而在华为的旗舰店前,人们又看到了似曾相识的场景,这一反转,无疑让国人自豪。在吸引力方面,据媒体报道,随着国际教育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我国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来华留学吸引力与国家综合实力的匹配度进一步提升。在美国教育协会2017年公布的世界八大高等教育留学目的国家中,中国排名第三。十九大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到2049年,中国教育将稳稳地立于世界教育的中心,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留学目的国。
于是,很多国人开始一改过往的过度自卑,而变得自嗨起来,认为世界文化之林中,唯我独尊。其实,这种认识是极其不理性的。要知道,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优缺点,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能让各自的文化更具活力。不知大家是否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的思想,就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包容的一面。历史上,越是博大精深的文化,越具有包容性;越是璀璨的文明,越能够兼收并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诸侯国、各家各派平等论争,彰显了交汇、交流、交融的真谛。往更大的范围看,从万里长城到敦煌石窟,从古都长安到丝绸之路,处处可见文化互鉴的精彩景象。
由此看来,立足自我,在交流互鉴中建立文化自信,才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理性之举。
点 评
该文具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切合题意,逻辑清晰。文章准确把握住了文题材料的主旨,体现了审题的精准与精当。论述的层次十分清晰,引—议—联—结,有条不紊,逻辑严谨,很有章法。其二,立意深刻,观点鲜明。文章从材料出发,提出了“在交流互鉴中建立文化自信”的中心论点,观点鲜明且立意深刻,与当下所倡导的文化自信理念相吻合,很接地气,具有时代感,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