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太极一号

2019-12-02魏星

中国科技术语 2019年5期
关键词:引力波航站楼投运

2019年9月25日,全球最大规模的单体航站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Beijing Dax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正式投入运营,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南北遥相呼应,北京进入双枢纽时代。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受到媒体争相报道,成为振奋国人的又一热词。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位于天安门正南方46公里的中轴线上,北京大兴、河北廊坊之间,规模达143万平方米。外形在整体设计上呈现流线放射状,5条指廊从中心向四周发散,宛如凤凰展翅。航站楼中心区共有7层,地上5层主要为旅客进出港、票务、行李提取、候机及中转使用,地下2层分别为各类轨道交通车站的站台层和站厅层。旅客可以乘坐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京雄城际铁路到达机场,还有时速160公里的地铁大兴机场线、廊涿城际同步投入使用,16条轨道交通在地下层汇集设站,换乘十分高效。航空旅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的区域控制在约500米宽、100米进深的范围内,缩短了换乘距离。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从2015年9月开始建设,2019年6月30日主体工程全部竣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和我国的科技实力:它是世界最大的减隔震航站楼,为全球首座双层出发、双层到达的航站楼,全球首次实现了高铁下穿航站楼,先进的空管助航设备使大兴机场低能见度保障能力跻身世界先进水平,配备了目前国际上等级最高的高级地面引导系统,在全球枢纽机场中首次实现场内通用车辆100%新能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一座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智慧机场,值机、托运、安检、登机,旅客刷脸就能通关,全过程无纸化自助化。机场航站楼在室内设计中也向世界充分展现着东方之美。这一重大工程建成投运,对提升我国民航国际竞争力、更好服务全国对外开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25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机场正式投运并巡览航站楼,代表党中央向参与机场建设和运营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诚挚的问候。——《习近平出席投运仪式并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科技日报》,2019年9月26日)

● 在短短的45个月中,这座机场以高效的“中国速度”如期竣工,还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成为北京新地标。据了解,大兴国际机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空港,远期年旅客吞吐量将达1亿人次。航站楼钢网架结构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自由曲面空间,总投影面积达31.3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44个标准足球场。——《大兴国际机场:“中国速度”建造北京新地标》(《光明日报》,2019年9月22日)

● “十一”长假,来大兴机场观光的市民远超航空旅客,已经成为北京新的热门打卡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昨日发布消息,10月3日统计,大兴机场过检旅客4513人次,游客101 748人次,12时到13时为航站楼进场高峰期。记者粗略计算,游客与过检旅客的比例接近23∶1。——《大兴机场成国庆游网红景点》(新华网,2019年10月5日)

● 40多项国际、国内第一,103项技术专利,65项新工法,国产化率达到98%,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100%,13项关键建设指标全部达到世界一流……正式投运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高科技让人称奇。从高质量建设到高水平运营,大兴机场全方位展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高科技触手可及》(《人民日报》,2019年10月7日)

太极一号

2019年8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9月20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卫星在轨测试正在按计划有序开展,卫星状态正常,各项测试结果正常,第一阶段在轨测试任务顺利完成。作为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该卫星被正式命名为“太极一号”。

爱因斯坦在1916年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整整一个世纪后,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2016年2月11日宣布探测到了引力波。引力波提供了有别于电磁波的一个全新的观测宇宙的重要窗口,成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的新的途径和手段。

中国科学院从2008年开始前瞻论证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可行性,经过多年科学研究,提出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确定了“单星、双星、三星”“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路线图,2018年8月立项实施“太极计划”单星工程任务,启动了三步走中的第一步。“太极一号”科研团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卫星的研制任务。“太极一号”作为中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它的成功在轨测试,意味着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太极一号”实现了中国迄今最高精度的空间激光干涉测量,为中国首次在轨无拖曳控制技术试验,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微牛级射频离子和双模霍尔电推进技术的在轨验证。我国预计将在2023年后发射“太极二号”卫星,2033年左右发射“太极三号”卫星。

● 有别于地基探测,在空间能够探测到中低频段的引力波信号,能够发现天体质量更大、距离更遥远的引力波波源,揭示更为丰富的天体物理过程。由于引力波信号极其微弱,实施空间引力波探测挑战巨大,需要突破目前人类精密测量和控制技术的极限。所涉及的核心技术包括高精度超稳激光干涉仪、引力参考传感器、超高精度无拖曳控制、微牛级推进器、超稳超静卫星平台等。“太极一号”正是瞄准这一重大科技前沿,对这些核心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现途径进行在轨验证。——《“太极一号”: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迈出第一步》(人民网,2019年9月23日)

● 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于9月20日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在轨测试任务,这也意味着搭载在该卫星的核心测量设备引力参考传感器成功实现在轨应用,为我国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太极一号”卫星核心测量设备引力参考传感器实现在轨应用》(新华网,2019年9月23日)

● “太极一号”的激光干涉仪的位移测量精度达到了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百亿分之一量级。“这相当于一只蚂蚁推动‘太极一号卫星产生的加速度。”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岳良说,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高精度的空间激光干涉测量,第一阶段在轨测试的顺利完成,意味着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为我国在空间引力波探測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奠定了基础。——《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迈出第一步》(《北京晚报》,2019年9月21日)

● 中科院提出了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太极计划”,确定“单星、双星、三星”的“三步走”路线图。此前发射的“太极一号”就属于“太极计划”的单星任务。——《“太极一号”第一阶段在轨测试任务完成》(《北京日报》,2019年9月21日)

(执笔/《中国科技术语》编辑部:魏星)

猜你喜欢

引力波航站楼投运
宁夏首个“零碳”供电所建成投运
基于WF-IoT融合物联网的控制技术在航站楼内的应用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光环境模拟在航站楼高大空间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黄浦江边的“引力波”
EN菌的引力波探测器
植物在航站楼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发现引力波
变压器投运与维护技术探究
新春“引力波”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