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串识字教学的趣味实践探究

2019-12-02蔡瑛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创设情景

蔡瑛

摘要:词串识字是独具魅力的识字课文类型。它的教学不应该停留在识字功能表面,而是要趣字打头,并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下功夫。通过探究编写者的意图与行文规律,创设适切的情境,用词串练习说话等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有情有趣地深入理解文本,做到识用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探究规律;创设情景;词串说话;识用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1-0071-02

词串识字是一类比较特殊的识字课文类型,它优于集中识字的枯燥,分散识字的速度慢,以及字族文识字的生拉硬扯等,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所以多年来在各版本教材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词串是词儿的串联,从形式上来看,整齐有序,一般有四行,每行词串为三个词语,词语与词语间有空隙;从读音上来看,它是押韵合辙的,一般至少是第二行和第四行最后一个字,押的是同一个韵母,读起来像小诗一样朗朗上口;从内容上来看,这些词语看似相互独立,互不相干,实则每一行就像一条断了线的珍珠项链,有其内在的联系,行与行之间更是围绕一个中心来编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头戏”。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前提与基础,更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石。[1]学习语文就像建构一座高楼大厦,“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储备足够的识字量,才能为建造这座高楼大厦打好坚实的基础。当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量变就会引发质变。中年级开始主要以阅读教学为主,高年级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每个年段都有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环环相扣,相辅相成。词串识字是识字教学中富有情趣的一种,具有一定的整体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它是围绕一个中心有机地教授学生识字,帮助学生把词语联结起来记忆与理解的,摒弃了传统识字的枯燥乏味,毫无情致。对此,笔者以所执教的苏教版二上《识字6》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在词串识字教学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1.探究编写规律,深入识字研究

趣味识字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词串识字刚好满足了这一点,它受传统蒙学识字的影响,是一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识字素材。每一篇词串识字都是一篇极好的韵文,它编写内容丰富多彩,涵盖知识面广,排列整齐有序,读起来还朗朗上口。整齐有序的词串编写重点在“序”字上,不仅是形式上如此,更在内容上下功夫,很有讲究,体现着编写者的意图,希望学生能够在识字的同时,感知编写者行文的科学性和思维的缜密性。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6》全文由四行词串组成,共12个词语,第一行词串表现的是塞北风光,第二行表现的是江南春色,第三行是海岛夏景,第四行为高原景色。这些词串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祖国大地的自然风光组成了韵语,其中第二行和第四行还押了an韵。以上内容,学生在初读文本时自己就能很容易找到规律。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不仅要横向观察特点,还要纵向思考规律,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通过探究发现原来第一竖列是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动植物,第二竖列是各地典型的气候特征,第三竖列是地方名称。这样横竖观察思考,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文本编写的方式、方法,掌握了文章的规律性,对韵文了然于胸。为了更深入地教学词串,笔者还让学生接触了一点地理概念,让学生明白祖国之大,为什么编者选取了这四处地方编写教材?笔者是通过以下方式来达成目标的:出示我国地形图,带领学生按照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的顺序了解塞北、江南、海岛、高原四个地方的大致地理位置,形成初步印象。后面再次诵读这四个地方词语时,学生就能与地理方位关联,所学就会变得立体、生动。

编者有意,教者有心,方能获得童心。探究编写词串的规律性,需要学生边诵读边思考,这样一来,思维必然变得活跃,课堂也由枯燥乏味的识字课变得“鲜活”起来。教者不浮于表面的思考,对文本根源细致深入的探究,让教学设计更全面、更系统。学生识字的同时,思维被点亮,多维度、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模式开始形成。一些抽丝剥茧般的问题,撩拨刺激着学生,一遍遍的诵读变得层层递进,感情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2.创设适当情境,调动识字兴趣

苏聯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地作用。”[2]因为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有效运用情境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词串识字的独特性就在于这个“串”字,它区别于其他所有识字课文,需要教学者具有整体概念,从宏观上汲取课文的中心,创设合适的情境,把每行词语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在有情有趣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识字。

《识字6》一文,主要介绍了塞北、江南、海岛、高原四处不同地区颇具特色的风情。课堂伊始,笔者创设了一个适切的大情境,让学生坐上飞机去旅游赏景,一下子很好地找到了教学的切入口,巧妙地把学生引入到主动识字的氛围中。识字教学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成了一次饶有趣味的旅行。学生成为了游客,在参观“美景”的同时收获知识。当教学第一行与塞北风光有关的词串时,因为大部分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笔者便出示骏马飞驰图,播放动人心魄的马蹄声,让学生看,让学生听,边读词语边发挥合理想象,感受在萧瑟的秋风中万马奔腾的震撼场面。在这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学生仿佛身临其境,领略了塞北的风情,积累了相关词语,体悟到词语中蕴含的意味。学习江南春色这一行词串时,亦是如此。从听雨声,看杏花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自然感受到江南与塞北截然不同的两地风光。补充朱自清在《春》中对春雨的细腻描述,感受春雨的细与密。诵读白居易的《忆江南》更是合情合景,学生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弥漫在词串中的美与真情,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诵读时也自然而然地读出味道,读出温度,读出感情。

像这样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加深感知、理解和记忆,就变成了词串识字的一大特色。在有声有色的情境识字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大情境串联,变单调地朗读,机械地识记为有情有趣地赏,有滋有味地读,使识字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唤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一个个学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3.词串练习说话,凸显识字语用

笔者认为“语用”这一概念不仅适用于阅读类教学,同样适用于词串识字教学。词串从表面上看主要是识字的功能,其实它内涵丰富,可以为口语表达做铺垫。一篇词串识字文本,词语与词语间看似相互独立,实则相互关联,有一个中心,有很强的逻辑性,特别是同一行词串,词语间留有空隙,这空隙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想象和思维空间。学生尝试将所学词语整合,顺利地串联起来进行说话练习,既有利于深入理解文本,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教学《识字6》时,每学完一行词串,笔者都精心设计了一个说话练习,让学生用所学词串填充出示的一段话,既能考验对词串的理解,又能丰富词串的内涵,体会其整体意境。例如,在教学塞北风光这段词串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深入理解“骏马 秋风”这两个词语,然后韵味十足地诵读词串“骏马 秋风 塞北”后,引导学生运用此行词串来简单介绍塞北的迷人风光:“秋天到了,我们来到一望无际的(塞北)大草原上,迎着凉爽的(秋风),看到(骏马)在奔腾。”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学生仿佛来到了塞北大草原,自然而然地就把刚刚所学的词串内化吸收了。教学江南春色这一行词串时,也进行了填空式的说话练习:“春天来了,粉红的(杏花)开放了,在蒙蒙(春雨)中显得更加娇艳,把(江南)装扮得更加美丽迷人!”江南春季的柔美瞬间展现在眼前,词串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通过这两处扎实的说话练习后,学生明白了不同的风土人情需要用不同的词串来形容,不同的词串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体验。学生在这样的说话练习中感受到了词串的魅力……

这样引导学生用一行词串说一句话或一段话,就是在考验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就像教师帮助学生寻找掉在地上的珍珠,然后指导他们一颗一颗地捡起、擦亮,再一颗一颗精心串联起来,最后变成美丽的珍珠项链,这就是识字与说话的有机结合。只有精心与巧心的句式练习,才能让词串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激发学生活用字词的乐趣,促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协调发展,为今后写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词串识字教学应该是趣字打头的,它不该停留在识字功能表面,而要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多方面下功夫。教学时,引导学生多维度、多角度思考,摸索出编写者的意图,厘清行文的规律,更深入地探究文本,为更有感情地诵读全文服务。创设适切的情境,有助于學生亲近文本,走进文本,变单调为神奇。用词串练习说话,注重识用相结合,是对文本内涵的充盈,更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赞科夫.教学与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06.

猜你喜欢

创设情景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英语阅读
情景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