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阈下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困境与实现途径
2019-12-02郭秋娟
郭秋娟
【摘要】儿童的道德社会化机制是综合性很强的社会机制,社会的急剧转型给个体的社会化环境带来了冲击和巨大的变化,家庭和学校道德社会化功能不足使儿童社会化面临困境。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寻找有效路径,整合家庭、学校等多种教育资源,形成一个强大的、耦合程度较高,效果较明显的完整道德社会化功能链。
【关键词】道德社会化;社会化机制;困境;实现路径
一、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内涵
儿童的道德社会化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对儿童进行思想观念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对儿童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向儿童系统地传播社会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帮助儿童形成社会所认可和需要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品德素养,使儿童形成符合我们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在内心认同社会规范,既促进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又为社会发展培养了未来高素质的储备力量 。
从道德社会化机制来看,对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社会化机制,因为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由不同要素、不同内容、不同环节构成的综合系统。其中,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获得,而且也包括思想价值观念的内化;不仅涉及认知的形成,而且也涉及社会态度的转变;不仅是外界引导的外化环节,更重要的是真正地内化于心的内化环节。单纯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等专门教育形式,都只能在个体的社会化的某一方面、某一要素、某一内容中发挥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则能够将丰富多彩的内容整合起来,协调控制整个教育过程,促进儿童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儿童的道德社会化包含了不同的社会化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合性,包含了儿童的观念社会化、思想社会化等丰富的内容。如果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充分地进行思想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就不能形成社会所期望的和应有的社会行为和道德意识。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的发展期,从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正在进行急剧且日益多元的变化,儿童的道德社会化同时也正面临着多种价值取向,不断地交织在一起,既有价值观念的冲突,又有思想观念的矛盾,导致了很多儿童价值取向不甚清晰等社会现实与社会问题。儿童会在多元的思想价值变化中,时常会感受到社会的价值观与个体的价值观的相互冲突,尤其是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反而失去了精神世界的依托,意志力薄弱,没有信仰、信念,其实这也是一种“失范”现象,如果社会化主体引导不利,思想道德社会化的不充分也会导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失败。
二、儿童道德社會化面临的困境
儿童社会化其实也是早期社会化的一个阶段,而家庭和学校是早期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宏观的社会层面来看,当前中国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早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孩子“德育”和“情商”方面的社会化功能大大降低,其功能已经出现了问题。
第一,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日益增多,双薪家庭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城市主要的家庭结构类型,家庭在育人方面的社会化功能也越来越淡化。家长除了正常工作外,已经完全演化为学校老师的助手,仅有的业余时间大量花费在给孩子批改作业,辅导作业;而农村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留守孩子的爷爷、奶奶进行隔代抚养的家庭逐渐增多,随着学校教育越来越多地把家庭教育作为延伸和补充,隔代教育已经出现很大的问题;再者,随着社会离婚率的逐年上升,重组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孩子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讲,儿童是在同父母等家人的互动过程中发展出了自我,学习和获得了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所以家庭教育的失败和家庭关系的不和睦等教育功能的偏差等均属于家庭教育中的“社会化问题”,导致对儿童或过于轻视管教、或过于期望、或过于冷淡,都会影响儿童的思想道德社会化机制正常运行,儿童的初始社会化功能弱化正在成为我们日益关心的问题。
第二,家庭成员中的主要力量在急剧变迁的社会生活过程中,需要不断接受新的价值观念,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内涵在不断发展,这些都需要成年父母担负好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不断掌握新的知识,特别是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和婚姻观,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和社会竞争中,充分扮演好自己的父母角色。然而在社会发展较快的过程中,成年人继续社会化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如在家啃老、心理失衡、道德失范等各种问题。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是父母以身作则,能做好榜样作用,只有成年人不断在社会生活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职业素养等各种品质,履行好家庭教育的真正职责,积极承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社会角色,才能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正确的“示范”榜样。因此,单位、社区、各种社会组织等对儿童家长在继续社会化中的价值引导,让其能够正确地进行角色领悟,帮助成年人形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让成年人正确认知到家庭在孩子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和温馨的家庭氛围,引导家长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之中,从而提升思想道德教育在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和人格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也是当前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第三,学校社会化机构是正式的且有着与社会相类似的组织,在儿童社会行为的塑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体制改革和思想的转型,学校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很多新观念和规范只是流于形式,比如强化儿童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很多学校过于工具性、功利化,所以出现了由于新旧规范交替衔接不到位而产生的某些“教育规范的真空地带”,学校社会化主体出现“教育失范”的现象,学校的育人环境出现了不协调因素,导致学校社会化功能不充分,一些应试教育的模式和工具性的教育理念还沿袭着“分数第一,智育至人”的传统思维观念,看似轻松的学业其实比以往课业负担还要重,学校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只流于表面,面临着道德社会化功能不断被削弱的现实,学校育人过于功利化,导致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出现了各种行为不适,出现了大量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而演变成多种社会“失范”和越轨行为,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比如校园欺凌事件逐年上升,且年龄呈现出低龄化现象等,已成为了我们社会诟病的热点议题。
三、儿童道德社会化功能实现的途径
现阶段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儿童道德社会化功能的实现需要整合家庭、学校等多种教育资源,形成一股社会化的合力,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积极地探索渠道实现儿童道德社会化功能的渠道。
首先,要加强家庭社会化功能。其一,家庭是儿童道德社会化的起点,目前来看,儿童社会化途径的一个薄弱环节便是家庭德育教育,我们要将儿童的品德道德教育融入家庭文化中去,充分发挥家庭文化建设在儿童的思想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家庭文化建设,培育未成年人平等、民主、尊老、爱老等优秀的家庭价值观念,形成家庭美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充分强化主流价值观念在家庭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其二,针对家庭中存在的重智力轻德育、放羊式教育等不良教育方式,家长要主动地承担起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职责,帮助孩子形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多关注孩子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这是家庭道德社会化功能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未成年人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形成,即儿童初始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便是在与家庭成员的日常交往中形成的,家长作为孩子的榜样要以身作则,父母的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成为孩子们道德学习的直接对象,所以家庭成员要特别注意其道德素养、行为举止和人格特征的示范作用,这些都是儿童道德社会化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儿童接受社会化的最正式、最有计划性的重要社會化场所之一便是学校,在学校系统性的教育中,儿童可以学到最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技能、思想品德规范,在与老师、同学、同龄群体的社会交往中接触各种亚文化规范。目前很多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思想道德教育只流于形式而不重视内容,会导致儿童的思想观念紊乱、行为失范等各种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一线教师都要深刻反思过于工具化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认识到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灵魂地位,革除应试教育的制度弊端,不以成绩论英雄,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线教师在德育教育方式上,不能采取以往传统的课堂讲授、理论灌输等单一填鸭式的灌输形式,要充分运用课堂活动、社会实践、讨论与发言等多种德育方式,改变过去学校教育过于死板的教授方式,不断更新德育教育的内容体系,贴近学生思想的实际需求和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着力解决儿童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儿童道德教育的实用性,使学校德育内容与儿童的实际生活更接近,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内容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