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校校际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现状分析与优化对策
2019-12-02龚莹晶李爱杰
龚莹晶 李爱杰
【摘 要】建设并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对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能更好整合和使用优质教学资源,高校应该利用“互联网+”共享平台来进行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共享实践。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云南省高校校际间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借此提出大力推进本土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合作联盟建设的建议,进一步形成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优化对策;云南省高校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2-014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2.067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和共建共享的时代,随着高校教育进入全面信息化,改革教学资源并使之适应时代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1]。但是,当今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资源分散管理,配套设施或平台重复,利用率低,师生参与度不足,缺乏行业企业深度融合等问题。基于此,各高校校际间必须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扩大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进高校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本文以云南省10所高校的精品开放课程为研究对象,同时借助在我国影响力排名靠前的三个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为数据统计的来源,主要从云南省高校校际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研究入手,分析其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
1 云南省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是指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其中包括人员、设备、场所、资金信息等[2]。信息化教学资源也称为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經过数字化处理,使其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信息资料。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不仅是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教育进步的必然趋势。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不仅能打破优质教学资源分配不公平和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也能使大量教学科研实力相对较薄弱的高校通过共享机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进而使师生获益[3]。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9全国高校名单,云南省一共有81所普通高等院校,其中32所本科院校和49所专业院校。根据统计,云南省高等学校数量位于全国第18名。2013年2月,针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国家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计划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缩小与东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在今年5月召开的云南省教育大会上,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加快推荐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新要求,同时提出要以教育现代化为云南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会上省委书记陈豪强调,教育兴则云南兴,教育强则云南强。
云南省地处西南片区,相较于其他省份,教育资源质量不高且优质教学资源数量较少。为了缩小与发达地区教育的差距,尽快赶上全国步伐,云南教育的跨越发展必须抓住国家推进“互联网+”的战略机遇。同时借助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发展“互联网+教育”。云南省应该抓住此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并分享优秀的教学资源。
2 云南省高校校际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现状
校际信息化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即视频公开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4]校际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区域高等教育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5]。
2.1 共享现状
表1 云南省高校在资源平台上课程数量统计表
(数据来源: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网)
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是目前我国具有一定影响力,且使用频率最多的课程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其中,“爱课程”包括了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是由教育部、财政部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中国大学MOOC是由网易与高教社携手推出的在线教育平台,学堂在线是清华大学于2013年10月发起建立的中国首个慕课平台。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Cuaa.Net)公布的《校友会2019世界大学排名分析报告》,本文以云南省排名前十的高校发布的课程资源为统计对象,借助以上三个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经统计,截止2019年9月底,在3个平台上发布的云南省10所高校的课程资源数量如表1所示。
云南省10所高校在爱课程网上一共发布了22门课程,其中资源共享课(12门)和视频公开课(10门)各自所占的比例是0.41%和1.00%。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是中国大学MOOC的合作高校,在中国大学MOOC上共发布9门课程,占比为0.24%。学堂在线的课程数量居中国第一,云南省10所高校共在平台上发布25门课程,占比为1.19%。总体而言,云南省10所高校在三大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上发布的课程数量较少,比例较低,有待提高。
2.2 成因分析
云南省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数量较少,且省内高校平台建设使用效率低下,教学资源数量贫乏。接下来将从信息化教学资源数量和共享实践两个方面,去比较分析云南、贵州和四川三省的教学资源共享现状。
根据《校友会2019世界大学排名分析报告》,分别选出贵州省和四川省排名前10的高校,基于上述三个资源共享平台,对各省的教学资源数量和占比进行比较分析,统计数据结果如下表(表2)所示。
表2 云南、贵州和四川省高校在资源平台上课程数量统计表
(数据来源: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网)
图1 云南、贵州和四川省平台共享课程统计图
(数据来源: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网)
与贵州省相比,云南省在三大教学资源平台上的共享课程数量较多,但是与四川省相比,差距非常显著。究其原因,与四川省有更多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有关。数据统计,四川省有4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而云南省仅有一所云南大学在列,贵州省则没有院校入选。在学堂在线资源平台上,云南与四川的共享课程数量较为接近,但贵州省仍然远远落后。四川省在中国MOOC平台上共享的课程资源数量明显高于云南省和贵州省,根本原因在于四川省与中国MOOC合作的高校数量高于其余两省。就本次选取的各省10所高校来比,中国MOOC与四川的合作院校有8家,与云南的合作院校有3家,而贵州没有合作院校。另外,共享平台推出的课程数量也与政府行为的支持有关。根据教育部去年年末发布的《关于2018年国家精品在線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拟认定801门课程为2018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云南省共有6门课程入选,其中昆明理工大学3门,云南大学2门,云南民族大学1门,而四川省有6所大学共36门课程入选。
为了缩小和发达地区及先进高校的差距,云南高校必须联合起来,努力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数量和质量,实现优质课程资源互通互享。2018年5月18日,云南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讨会在昆明理工大学召开,超百余位教育界人士共同探讨和分享了如何构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同年7月6日,云南民族大学作为发起单位,联合包括云南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共同成立了“云南省高校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共享联盟”。由此可见,依托于各类信息化平台,云南省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及共享起步较晚,数量和质量也相对滞后。
3 云南省高校校际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存在问题
各高校间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的内容及管理上都存在以下问题:
3.1.1 信息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匮乏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可知,云南省在公共资源共享平台上建设的课程数量较少,且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数量与云南省高等院校数量不匹配。高校教师虽然研究出了大量的优质课程,也成功申报了校内优质课程项目,但大部分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仍然局限在校内使用,没有实现共建共享的目的,实用性不高,不能很好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3.1.2 课程资源重复性高
云南省各高校都拥有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但大部分的课程内容极为相似,重复性高。由于没有进行共享实践,导致高校间资源浪费增加,开发成本也高[6]。甚至于因为技术不规范,管理方式不统一,导致资源的兼容性差,学生使用度低。
3.1.3 教学资源内容更新缓慢
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但信息化教学资源内容却不能及时调整为最新动态,内容陈旧。高校的信息化资源建设主要依靠教师,而教师的互联网操作水平远远跟不上资源共享平台更新的步伐,从而导致教学资源内容及时性得不到保障。
3.2 成因分析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有:
3.2.1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政府对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建设没有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由于政策缺失,导致高校及教师没有积极性。
3.2.2 高校重视程度不高
高校经费投入不足,没有足够的专项经费去支撑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另外,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缺乏相关的统一管理办法。
3.2.3 教学改革力度不强
大部分高校教师意识淡薄,对信息化与教学改革认识不足,高校信息化教学改革力度不够强。由于师资水平有限,且共享平台运行机制复杂,致使信息化优质教学资源数量少。
4 云南省高校校际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优化对策
4.1 加强政策引导,积极建设和共享信息化教学资源
省教育厅和各高校都应该积极推进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出台相关实施办法和管理办法,鼓励校内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排除重复性资源。借助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学术力量,将先进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不断提高云南省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数量和质量。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去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分享平台建设和应用工作。
4.2 扩大资源共享合作联盟,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刚成立的“云南省高校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共享联盟”覆盖面较小,绝大多数的高校还未能实现与兄弟院校、联盟院校的共享合作,所以应扩大资源共享合作联盟。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积极引进企业为教育信息化设备投入做贡献,鼓励和支持高校与社会企业合作共建云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运营平台,进而推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4.3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
聘请教育界高级教师和社会技术人才,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加强教师和相关人才技术培养,充分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专业性。鼓励和支持教师多参与全国各地的信息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研讨会,吸取经验。利用校本特色积极申报国家或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会利用智慧教学和共享平台,提高教师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苡.“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分析[J].农业科技,2019(03):202-203.
[2]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71-74.
[3]侯微,赵云煜,史清华.高校思政课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J].辽宁经济,2018(5):40-42.
[4]刘月元.教学资源校际共享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 天津电大学报,2017,21(2):35-38.
[5]唐燕.高校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改革思路与对策[J].广西教学学院学报,2019(01):182-185.
[6]王海涛,马秀红,王建军,刘玉林.河北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共享现状分析与优化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9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