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技术在企业全产业链监管中的应用

2019-12-02乔彬邓文佶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17期
关键词:图表产业链粮食

乔彬 邓文佶

本文主要介绍互联网+技术在上海良友集团全产业链监管项目中的应用,阐述如何应用GIS地图、移动app、图表、数据总线等关键技术打造上海良友集团全产业链监管平台,分别介绍这些技术在项目中的具体运用与实现,总结项目中技术研究的成果及下一步改进和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全产业链监管;GIS;移动app;数据总线技术;图表分析技术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7-0000-00

1 “互联网+”的定义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互联网+”计划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以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生产力,最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

2 “互联网+”在粮食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国家粮食局印发的《粮食行业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包括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理念和技术,构建国家、省、企业三级架构,完成国家及省级粮食管理平台建设,着力做好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粮食交易中心和现货批发市场电子商务信息一体化平台、调控监测体系、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等建设,为宏观调控、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和行业发展提供支撑。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粮食企业应该了解如何通过互联网改进产业链,让产品价格更低、品质更好、食品更安全。具体说来,就是让互联网介入系统,控制、监管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为企业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3 上海良友集团全产业链监管项目简介

上海良友集团全产业链监管项目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建立一套完善的集团产业链监管与追溯管理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信息系统,实现粮油产品在生产流通各业务环节中信息的采集、关联、查询、监控和追溯,将安全监管应用到每个粮油产品生产流通业务环节,切实保障粮油质量和粮食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信息和技术上的强有力支撑。

本项目建设覆盖集团种植、物流、加工、仓储、销售全产业链监管系统,实现对粮食生产流通各业务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实现对应急事件的快速响应和统一协调指挥; 建设监管和溯源信息采集系统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产业链监管和溯源信息的采集和交换;建设集团食品溯源门户网站和溯源查询平台,为集团部门、下属企业、政府监管机构及广大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信息的查询和追溯。

4 “互联网+”技术在本项目的应用

4.1 本项目中“互联网+”技术描述

4.1.1 GIS技术

目前主流GIS服务有三类:直接使用网络地图服务,例如百度地图、搜狗地图、腾讯地图提供的地图接口服務;付费GIS服务器,以ArcGis为代表;开源GIS服务器,以GeoServer为代表。

项目中根据实际情况,选用GeoServer作为GIS服务器。主要优点:支持主流功能、有技术社区支持、扩展性、定制性较好。GeoServer,是一个功能齐全,遵循OGC开放标准的开源WFS-T和WMS服务器,目前最新稳定版本为2.10.4.。

4.1.2 数据总线技术

主流ESB服务主要有两类:各知名厂商推出的数据总线软件。如:微软Biztalk,国内用友等推出的数据总线模块;开源ESB组件,以Mule、Apache Camel、Spring Intergration为代表。

项目中根据实际情况,选用Spring Intergration作为数据总线框架,是面向企业应用集成(EAI)的轻量级架构,对主流数据接口都有提供适配器。在本项目中:

(1)通过使用FTP文件、socket数据报文、webservice接口、数据库jdbc等SpringIntegration数据适配器,通过Spring schema配置方式,我们即可从多个异构数据源获取所需数据,并通过扩展处理过程,完成数据清洗整理。

(2)主数据管理:数据的集中和治理,离不开主数据管理模块;将各业务系统数据采集后,通过主数据管理系统的同意的数据描述和转换,使个系统数据能够准确关联,为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4.1.3 移动app技术

移动app中,同时使用原生应用和HTML5模式。原生应用提供最佳易用性、最佳特性以及最佳总体移动体验,保证日常操作性功能外观和性能是最佳的;通过HTML5实现,实时监管,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提供多平台显示适配,简化开发工作量。

移动终端同时充分利用方面拍照、GPS定位、扫码识别、语音等原生功能支持,简化了操作方式,提供了丰富的交互体验方式。

服务端利用springMVC模式和Json数据交互格式,同时为app和web提供数据服务。通过传统的基于接收客户端请求,应用的UI层是一个web应用,可以通过基于REST的接口访问单独的服务组件,保证各业务接口实现的一致性。

4.1.4 图表分析技术

ECharts是一个纯Javascript的图表库,可以流畅的运行在PC和移动设备上,兼容当前绝大部分浏览器(IE8/9/10/11,Chrome,Firefox,Safari等),底层依赖轻量级的Canvas 类库ZRender,提供直观,生动,可交互,可高度个性化定制的数据可视化图表。加入了更多丰富的交互功能以及更多的可视化效果,并且对移动端做了深度的优化。ECharts 提供了常规的折线图,柱状图,散点图,饼图,K线图,用于统计的盒形图,用于地理数据可视化的地图,热力图,线图,用于关系数据可视化的关系图,treemap,多维数据可视化的平行坐标,还有用于BI的漏斗图,仪表盘,并且支持图与图之间的混搭。

在项目中,我们根据不同统计分析需求,使用了丰富直观的图表展示技术,结合地图、三维模型等,为用户提供了数据图表、明细分析、全景模拟等全方位的业务数据监管。

4.2 “互联网+”种植监管

近年来“精准农业”的大力发展,“精准农业”的辅助系统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称为“3S”系统。其中GIS系统在粮食种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粮食种植监管板块,我们利用GIS技术和移动APP技术来实现对粮食种植信息的填报和对种植状态的监管,具体包括:

4.2.1 移动APP技术应用到农事信息填报

采用智慧移动技术实现田间作业计划及时下达,并且作业人员在田间能够使用移动终端随时反馈田间情况和作业结果。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1)全局监控:从作业计划开始到田间作业及农资管理每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2)GPS定位技术使用。(3)过程管理:作业过程每个环节都进入系统,掌握田间作业的进度情况及时作出决策。(4)信息交互:即时的动态真实信息交互,技术中心与作业人员一体化协同工作。(5)离线工作:在没有通信网络覆盖的条件下,外勤人员可正常操作业务,支持信息收集与传输分离。

4.2.2 基于GIS的种植信息监管

利用GIS技术,展示种植田块信息,通过统计图表、视频监控,对农业种植状况进行监管。监管内容包括:田块土壤情况,水位和灌溉记录,农事操作记录(农机、肥料、化学除草、病虫防治、生育进程、收获记录等)。

4.3 “互联网+”物流监管

在粮食物流监管板块中,我们运用GPS+GIS的地理信息技术,在运粮车皮和内河船舶上安装GPS设备,利用GPS设备的定位信息,结合互联网,实时监管原粮运输情况,为粮库和加工企业接粮工作做好保障,并对异常在途情况进行监管。

在GIS技术上,我们采用geoserver作为地图服务器,geoserver是OpenGIS Web 服务器规范的 J2EE 实现,兼容 WMS 和 WFS 特性;支持 PostgreSQL、Shapefile、ArcSDE、Oracle等数据存储方式;支持上百种投影;能够将网络地图输出为多种格式;运行在Servlet 容器之上;支持 AJAX 的地图客户端OpenLayers。

通过项目搭建的地图服务器,可以按照物流监管需求,提供定制化地图展示。例如:仅标识省市区县镇区划和主要铁路以及内陆河流。使用GeoServer提供的地图服务,结合GPS设备的定位信息,我们可以实时监管物流车辆船舶位置信息、并对异常停留等状况分析预警。

4.4 “互联网+”仓储监管

在仓储监管板块中,我们同样采用了GIS地理信息技术,结合三维建模技术,可以直观地监控到各仓房的库存情况,分品种、年份、空库情况,监控出入库统计、当前作业情况,监控各仓房仓储情况、粮情、通风、熏蒸、质检记录,监控当前出入库作业情况、磅秤明細数据。

系统使用GIS地图展示粮库分布图,利用不同动态图标识个粮库当前运行状况(库存、出入库);使用库区平面标识粮库各仓房当前状况(库存、粮情);使用三维模型展示各仓房内仓储和粮情。

4.5 “互联网+”加工监管

在粮食加工监管板块,我们主要采用图表分析技术来展现原料采购、库存统计分析;成品加工入库、库存统计分析;成品销售品种、客户、开票等统计分析。

在图表分析技术上,我们采用Echarts 纯Javascript 的图表库,提供了提供直观,生动,可交互,可高度个性化定制的数据可视化图表,使用HTML5、CSS3和标准Javascript函数,系统同时提供了PC端和APP端的图表展现功能。

我们接入加工企业的生产ERP系统和产品追溯系统,将产品由原料、质检、加工、质检、仓储、质检、销售出库进行数据关联,为集团主管部门、企业内部产品质量追溯以及问题产品分析召回,提供了数据支持。

4.6 “互联网+”销售监管

在互联网使用GIS技术,标识自有销售门店以及其它商超卖场,并通过热力图、区域分析、环线分析等,对门店分布状况和销售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直观展示。

系统通过接入自有门店pos系统、商超卖场理货员系统和舆情分析系统、对集团产品上架率、缺货情况、销售情况、竞品状况进行监管分析。

5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技术也日益扩展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而随着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粮食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需求也日益提升,粮食产业链监管已经成为互联网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GIS技术、移动APP技术、数据总线技术、图表分析技术作为互联网领域中的核心技术,已经逐步被应用到了粮食的原料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环节的监管中。如何更好地运用互联网技术来为我们粮食企业服务,提高生产效率,提升食品质量及加强安全保障,成为我们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通过介绍“互联网+”技术在上海良友集团全产业链监管项目中的应用,重点讲述了运用GIS、移动APP、数据总线、图表分析等核心技术实现对粮食全产业链各业务环节的监管,希望本文能给致力于研究“互联网+”粮食(食品)生产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粮食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发展“互联网+粮食”平台建设[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7, 42(1):1.

[2]牛颖,段军.基于Echarts的数据可视化分析组件设计实现研究[J].电脑迷,2016(7):81.

收稿日期:2019-07-29

作者简介:乔彬(1977—),男,上海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

猜你喜欢

图表产业链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我的粮食梦
产业链春之奏鸣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