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关于室内空气检测的质量控制

2019-12-02李锦河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17期
关键词:室内环境质量控制检测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及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家装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和室内装修材料随之迅猛发展。这就给室内空气的质量带来了严峻考验,同样也给室内环境检测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规范室内环境检测工作,提高检测质量,成为了检测行业的一个关键。本文从加强室内环境检测的质量控制出发,研究室内环境检测试验中从样品采集到仪器分析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强调检测过程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完整性,结合实际应用操作,提出室内环境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室内环境;质量控制;检测

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7-0000-00

1 室內环境质量与健康

我们绝大多数人一生中的多半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室内环境问题对我们来讲,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们往往忽视了室内环境质量问题的重要性。如今,各种与室内环境质量有关的疾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改善室内环境,杜绝和防止室内污染,不仅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它还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室内环境主要污染物

根据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2013年版)(以下简称GB50325-2010)规定,在民用建筑工程进行验收时,应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有:甲醛、氨、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氡。

在室内环境质量检测中,我们多以污染物的浓度,即标准状态下单位体积的气体中存在的污染物质量数来评价室内环境的质量。根据GB50325-2010的规定各污染物的限量如表1所示。

(1)甲醛: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会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感觉障碍、免疫力降低,并可出现瞌睡、记忆力减退或神经衰弱、精神抑郁。

(2)氨: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吸入呼吸道内遇水生成氨水,会透过粘膜、肺泡上皮侵入粘膜下、肺间质和毛细血管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苯:一种碳氢化合物,在常温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

(4)TVOC:TVOC是指用气相色谱非极性柱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已烷和正十六烷之间并包括它们在内的已知和未知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总称。若长期处于含有TVOC的环境中,在感官方面会造成人体视觉、听觉、嗅觉受损,可以引起机体免疫系统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等危害。

(5)氡:一种无色、无嗅、无味的惰性气体,具有放射性。当人吸入体内后,氡发生衰变的α粒子可在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引发肺癌。

3 样品采集

3.1验收检测要求

GB 50325-2010第6部分验收规定: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每个建筑单体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氡、甲醛、苯、氨、TVOC的抽检量不得少于房间总数的5%,每个建筑单体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匀布点,并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房间的检测值;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m-1.5m。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甲醛应以酚试剂为吸收液,氨应以硫酸为吸收液,苯应用活性炭管进行采集;TVOC应用Tenax-TA吸附管进行采集。除苯外均使用大气恒流采样仪以500ml/min的流量采集10L气体,苯使用大气恒流采样仪以500ml/min的流量采集5L气体。

3.2样品采集质量控制要点

(1)环境条件的记录。应使用经检定的空盒气压表,记录采样点的环境温度及大气压。用于计算采集气体的标况体积。

(2)采集设备。在采集设备带出试验场所前,应使用经检定的皂膜流量计对流量进行校准,确保采集时流量能稳定在500ml/min。使用经检定的秒表对设备的计时进行校准。

4 样品检测

采回的样品应在规定的有效期内及时的进行检测。甲醛与氨应在24小时内进行检测,苯应在5天内进行检测,总挥发性有机物应在14天内进行检测。

4.1甲醛

(1)甲醛的检测方法选用。由GB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以下简称GB18204.2-2014)可知,甲醛的检测方法有AHMT分光光度法、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光电光度法、电化学传感器法等。在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时,应选择酚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

(2)甲醛检测的质量控制。甲醛检测应先建立甲醛含量与吸光度的线性曲线关系。GB18204.2-2014规定,应按照表2规定建立标准曲线。

选用1cm的比色皿,在波长为630nm处,测量各管的吸光度,建立甲醛含量与吸光度的线性曲线。曲线的线性关系R2应大于等于0.999。并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对曲线进行验证,确保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应规范使用移液管、比色皿等工具。

采回样品后,应将样品倒入比色管中,按照做标准曲线的过程进行检测,使样品的检测条件与标准曲线的建立条件相同,准确的测出样品的甲醛含量。

4.2

(1)氨的检测方法选用。由GB18204.2-2014可知,氨的检测方法有靛酚蓝分光光度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等。在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时,应选择靛酚蓝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

(2)氨检测的质量控制。氨检测应先建立氨含量与吸光度的线性曲线关系。GB18204.2-2014规定,应按照表3 规定建立标准曲线。

选用1cm的比色皿,在波长为697.5nm处,测量各管的吸光度,建立氨含量与吸光度的线性曲线。曲线的线性关系R2应大于等于0.999,标准曲线斜率应为0.081±0.003吸光度/μg氨,并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对曲线进行验证,确保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应规范使用移液管、比色皿等工具。

采回样品后,应将样品倒入比色管中,按照做标准曲线的过程进行检测,使样品的检测条件与标准曲线的建立条件相同,准确的测出样品的氨含量。

4.3

(1)苯检测的原理。空气中苯应用活性炭管进行采集,然后经热解吸,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2)苯检测的质量控制。苯检测应先使用液体外标法建立苯含量与峰面积的线性曲线关系。分别制备苯含量为0.05μg、0.1μg、0.5μg、1.0μg、2.0μg的标准吸附管,GB 50325-2010附录F的规定,进行标准曲线的建立。曲线的线性关系R2应大于等于0.999,并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对曲线进行验证,确保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应规范使用进样器,每一次进样确保设备条件均符合标准规定。

采回样品后,按照做标准曲线的过程进行检测,使样品的检测条件与标准曲线的建立条件相同,准确的测出样品的苯含量。

4.4 TVOC

(1)TVOC检测的原理。TVOC应用Tenax-TA吸附管进行采集,通过热解吸装置加热吸附管,并得到解析气体,将此解析气体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面积定量。

(2)TVOC检测的质量控制。TVOC检测应先使用液体外标法建立TVOC各组分含量与峰面积的线性曲线关系。分别制备各组分含量为0.05μg、0.1μg、0.5μg、1.0μg、2.0μg的标准吸附管,GB 50325-2010附录G的规定,进行标准曲线的建立。各组分曲线的线性关系R2应大于等于0.999,并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对曲线进行验证,确保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应规范使用进样器,每一次进样确保设备条件均符合标准规定。

采回样品后,按照做标准曲线的过程进行检测,使样品的检测条件与标准曲线的建立条件相同,准确的测出样品的各组分含量。对于未识别的峰,应按照甲苯的响应系数进行計算。然后对各组分的含量进行累计相加,得出准确的TVOC含量。

4.5氡

氡检测所选用的方法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不应大于25%,方法的探测下限不应大于10Bq/m?。选择符合标准的设备,在检测现场进行直读。

在进行氡检测时,应注意设备的检定结果,若有校准系数,应根据检定证书给出的公式进行校准,确保结果的准确。

5 其他注意事项

在甲醛、氨、苯、TVOC的检测中,应根据3.2.1记录的环境温度及大气压条件,计算出采样的标况体积。再由相应污染物含量与标况体积,计算出单位标况体积下污染物的含量,对照污染物的限量进行判定。

在日常工作中,应定时进行四种曲线的建立,确保每次检测时曲线准确有效。并做好记录。

甲醛与氨受环境条件、人员操作的影响,应在每次检测前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均进行一次曲线校准;苯与TVOC在设备未发生变动时,应每半年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一次曲线校准。

所有用于校准曲线、制作曲线的有证标准物质,应按照RB/T214-2017的规定,定期进行期间核查。

6 结语

室内空气检测的质量控制,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好。要在日常工作中,按照标准要求,勤于练习。对设备的操作、工具的使用均应有可有效控制的操作规程。熟悉掌握标准规范,作为检测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对出具的检测报告中数据负责、对客户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负责、对客户的健康负责。在此我愿与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行业的同仁们一起来创造一个美好的室内空气检测环境,让我们的家更加美丽、健康!

参考文献

[1]GB 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S].

[2]GB/T 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S].

[3]RB/T 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S].

收稿日期:2019-08-01

作者简介:李锦河(1990—),男,山西临汾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检验检测。

猜你喜欢

室内环境质量控制检测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室内环境检测及控制系统设计
多肉植物垂直绿化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探究
植物在航站楼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室内环境下移动机器人三维视觉S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