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息肉?
2019-12-02段婷
段婷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做肠镜检查的人群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做了肠镜的患者在拿到肠镜报告时,面对一个肠道息肉的诊断往往不知所措,什么是肠息肉?肠镜描述的肠息肉是一个统称,必须拿到病理科通过病理检查之后才能明确该患者的息肉到底是什么?
肠息肉的医学标准术语是:肠黏膜局限性隆起病变,是凸出于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表面常较光滑。通俗地讲,就是长在肠管里面的“肉疙瘩”。它们大小不一,小一点的如小米粒,中等的如绿豆,大一点的如花生米甚至小核桃。息肉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如果息肉数目大于100颗,就叫肠息肉病。
病理上,肠息肉可以分为非肿瘤性息肉、黏膜脱垂、错构瘤性/综合征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这四种。
非肿瘤性息肉
弹性组织变性/弹性纤维瘤样改变,常表现为黏膜下层及黏膜肌层内弹性纤维局部或弥漫性增生,常在结肠镜中筛查发现,常与溃疡或炎症有关。
炎性息肉(也称丝状息肉),与黏膜损伤相关,可见于各种类型的溃疡性病史的患者,如炎症性肠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
黏膜脱垂
胃肠道某些部位的黏膜脱垂是生理性的、正常的,发生于结肠时常呈息肉样外观。如回盲瓣易于脱垂,如有大量脂肪沉积在脱垂区域,则称为“回盲瓣脂肪瘤”,但这可能不是肿瘤性病变。
错构瘤性/综合征性息肉
该综合征患者有患乳腺癌、胰腺癌、女性/男性生殖道肿瘤的风险,有研究估计这些患者的终身患癌风险是93%,发生恶性肿瘤的平均年龄为42岁。需要警惕的是,即使单个、散发的息肉也可能有恶变危险。
幼年性(潴留性)息肉,是儿童最常见的结肠息肉,大约1/3的病例发生于成人,患者常表现为直肠出血,息肉常自行脱落并经直肠排出。患者患结直肠癌、胃癌、十二指肠癌、胰胆管癌的风险会增高。幼年性息肉病的诊断标准包括:数量比较多且大于5个:息肉遍布胃肠道:有幼年性息肉病家族史的任何数量的息肉。以前认为幼年性息肉不是肿瘤性病变,但幼年性息肉病偶尔可见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的病灶,所以需要根据息肉的数量决定是否增加复查次数、息肉摘除甚至结肠切除术。
腺瘤性息肉
管状腺瘤平时肠镜检查中比较多见,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多数息肉没有症状,当息肉大到一定程度,可引起排便习惯改变或肠套叠。多数息肉直径<1厘米,可单发或多发,可有蒂或无蒂。管状腺瘤是癌前病变,癌变率约1%~5%,所以决不能姑息养奸,要立即摘除,并定期复查。
绒毛状腺瘤常见于老年人直肠及乙状结肠,质地柔软,指诊时可能完全遗漏。绒毛状腺瘤伴异型增生者,癌变率较高,较管状腺瘤高10倍以上,需立即摘除,务必斩草除根。
混合状腺瘤:这类息肉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
锯齿状息肉,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增生性息肉、无蒂锯齿状腺瘤(也称为无蒂锯齿状息肉)以及传统的锯齿状腺瘤。最初认为增生性息肉是良性和化生性改变,但现有研究发现有部分传统意义上的增生性息肉可发展为结直肠癌,多见于“巨大”的增生性息肉(>1厘米)。无蒂锯齿状腺瘤是锯齿状癌的前驱病变。因此,锯齿状息肉也需要及时摘除并随访。
如何发现肠息肉呢?
肠息肉发病比较隐匿,如果息肉小且数量不多,基本无症状。息肉比较大的时候可能会有疼痛症状,位置越靠近肛门越可能出现黏液便或大便带血等。中晚期的病人常出现大便带血、大便习惯改变或者腹痛、便秘等症状。一有类似症状就怀疑肠息肉是不是太紧张了?的确,偶尔的一兩次没关系,有时饮食不规律,也可能会出现腹泻、便秘甚至大便带血。但是,这样的症状反复出现,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肠息肉的可能。
肠息肉的诊断主要依靠肠镜和钡剂灌肠检查。直系亲属有肠息肉的,家里成员更要重视定期做肠镜,不要麻痹大意。
发现肠息肉怎么办?
肠息肉大多为良性,炎性息肉以治疗原发肠道疾病为主,炎症消失后,息肉自然也消失了。小息肉一般在行肠镜检查时就已予以摘除送病理检查。家族性息肉,要结合肠镜及其他检查,选择合适的时间及时手术。腺瘤性息肉需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疑癌、或已经癌变的,但未穿透粘膜肌层、无脉管侵犯、分化程度较好、切缘阴性,视具体情况,内镜下行手术治术。对于病理证实有癌变且穿透粘膜肌层或浸润粘膜下层,则属于浸润性癌,应按照肠癌治疗原则处理,并遵医嘱定期复查。
因此,对于肠镜报告中的息肉,我们既不可忽略,也没必要过分惊慌,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及时咨询医生,听从医生的建议,注意日常饮食,并定期做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