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种入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评价

2019-12-02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椎旁手术过程椎弓

杨 鹏

(凌源市中心医院骨外科 , 辽宁 凌源 122500 )

近年来,胸腰椎骨折患者例数增加程度极为显著,在研究治疗方案期间,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法获得广泛应用。但是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最终获得的手术效果有所不同[1]。本次研究将确定最佳手术入路方法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疾病治疗,以此说明同传统后正中入路方法比较,椎旁肌间隙入路方式应用可行性。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对照组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龄分布范围为19-59岁,平均年龄为(34.52±2.35)岁;观察组65例:男31例,女34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2-62岁,平均年龄为(34.53±2.33)岁;伦理委员会对于此次研究均同意批准;所有胸腰椎骨折患者以及家属均进行知情同意书签署;观察对比2组胸腰椎骨折患者性别、年龄,结果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方法:2组胸腰椎骨折患者在进入医院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观察组:选择椎旁肌间隙入路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选择传统后正中入路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具体为:(1)观察组方法。医疗人员在准备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前,利用C臂机展开定位操作。在将伤椎作为中心的条件下,于临床对患者完成后正中切口制作,之后将皮肤皮下直至患者筋膜层合理切开,在其棘突两侧保持1.5-2.0cm位置,将其腰背筋膜合理切开,将多裂肌间隙以及最长肌进行钝性分离,之后展开止血操作。完成后,确保患者两侧部分横突以及关节突获得充分显露[2]。对于胸椎进钉点,主要选择患者横突顶点位置;对于腰椎进钉点,主要选择患者横突中点以及关节突外侧位置。之后依次展开置钉操作、连接棒安装操作以及撑开复位操作。通过C臂机对患者内固定位置以及骨折复位情况加以观察,获得满意效果后,准备伤口引流管于两侧进行留置,最终将手术伤口逐层关闭[3]。(2)对照组方法。医疗人员在准备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前,利用C臂机展开定位操作。在将伤椎作为中心的条件下,于临床对患者完成后正中切口制作,之后将皮肤皮下直至患者筋膜层合理切开,顺着患者棘突于临床展开两侧椎旁肌层骨膜下剥离操作,直至患者横突以及关节突位置,并且完成止血操作。对于置钉法与后续系列处理方式同观察组胸腰椎骨折患者保持一致[4]。

3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2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过程中失血量、临床手术时间、手术后引流量、Cobb角纠正率以及术后VAS评分。

4 判断标准:医疗人员对于2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选择VAS评分方法完成评定,结果同疼痛程度表现为正比。

5 结果

5.1 2组手术过程中失血量、临床手术时间、手术后引流量对比:同对照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过程中失血量、临床手术时间、手术后引流量对比,观察组减少程度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2组手术过程中失血量、临床手术时间、手术后引流量对比

5.2 2组Cobb角纠正率对比:同对照组胸腰椎骨折患者Cobb角纠正率对比,观察组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2组Cobb角纠正率临床对比

5.3 2组术后VAS评分对比:同对照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VAS评分对比,观察组在术后7天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14天未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2组术后VAS评分临床对比分)

讨 论

医疗人员在选择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法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手术入路方式选择椎旁肌间隙入路,可以将局部血运损伤、肌肉损伤以及神经损伤充分减少,从而在减少术后瘢痕方面获得显著效果,对于术后腰背疼痛的缓解以及症状持续时间的缩短均可以做出保证[5]。

综上所述,医疗人员在选择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法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手术入路方式选择椎旁肌间隙入路,同传统后正中入路方式比较,在减少手术过程中失血量、临床手术时间、手术后引流量方面可以显著改善,从而为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预后质量提升以及病情快速康复做出充分保证。

猜你喜欢

椎旁手术过程椎弓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肌骨超声评估支具干预对Rigo E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椎旁软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脊柱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基于IDEAL-IQ序列MR纹理分析评价慢性腰痛患者椎旁脂肪浸润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全麻复合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VAS评分的影响
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