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残游记》哈罗德·沙迪克英译本的杂合特征研究

2019-12-02石春让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杂合原文中迪克

石春让,陈 蓉

(西安外国语大学 a.英语实验基地 b.高级翻译学院,西安 710128)

《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1],内容涉及晚清社会的方方面面。该书自问世至今,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在国外广泛流传。《老残游记》的哈罗德·沙迪克英译本被公认为是最好的英语译本,自1952年问世以来,多次再版,广受赞誉[2]。

“杂合”这一概念及相关理论是由后殖民主义学者霍米·巴巴引入翻译界的[3]。随后,众多学者基于杂合理论,展开翻译学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4]。在我国,基于杂合理论的翻译研究多是研究外国文学中译本里的杂合性问题。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翻译学界研究的热点。中国文学英译本中的杂合性问题也值得认真研究。《老残游记》哈罗德·沙迪克英译本就是一个充满杂合元素的译本。对该译本中杂合元素的研究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杂合”与译本的杂合现象

“杂合”一词源自英语Hybridity。该词最初引入汉语时,通常翻译为“杂交”,是生物学概念。后来,人们将其借用到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中。文学理论学者巴赫金曾提出文学“多语现象”杂合论,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殖民理论研究者霍米·巴巴的文化杂合论也影响巨大[5]。

我国学者韩子满基于杂合理论对中国的文学翻译作过较系统的研究。他指出,译文的杂合表现在语言、文化、文学等方面。杂合理论涉及到杂合的语言文化与翻译、翻译活动本身和杂合的关系,以及译文杂合的现象。杂合“表示由于两方或多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新的一方”。所以,“文学翻译的译者们的确应该适当地在译文中保留一些异质性成分, 有意使译文变得杂合”[2]。在翻译文学作品时,无论译者采用异化还是归化策略,都会使译文产生杂合性。他以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为例,指出原创文学作品可能本身就具有杂合性,如其中包含的大段的法语[4]。这些移民作家用移民目的地语言讲述移民来源地的故事,因此广受移民目的地读者的欢迎。林语堂用英文创作的《京华烟云》长期位居美国畅销小说榜,就是典型代表。

原创文学和翻译文学中的杂合性各有鲜明特征。相同之处在于,二者文本中都有外来异质成分。不同之处在于,二者文本中的异质成份、表现方式、艺术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原创文学中的异质文化和审美情趣完全由作者自主选择和阐释,符合作者的文化身份,展现作者的价值观和信仰。而翻译文学则是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重新阐释原作者的价值观和信仰,同时受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无论是把西方文学作品翻译成汉语,还是把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西方语言,译者都必须运用恰当的方法转换原文本中的杂合性内容。翻译文学作品的杂合性既有语言方面的特征,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特征,还有文学方面的特征。可以说,杂合性是文学翻译中最普遍的属性之一。

中国经典文学名著中包含许多独特的中国元素,这些中国元素富含深刻的中国文化信息,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如帮助刻画人物形象、增加作品韵味、营造陌生化效果等。如何将这样的信息转换成英语,是英语译者的巨大挑战之一。哈罗德·沙迪克等译者在翻译中国经典文学名著时,创造性地以杂合形态翻译转换中国元素,使译作受到读者欢迎。

二、《老残游记》沙迪克英译本的杂合特征

(一)多样态异质词汇的杂合翻译

1.人名和地名的杂合翻译

哈罗德·沙迪克翻译《老残游记》中的人名和地名时,基本上采用音译加注的方式。音译加注翻译法其实就是一种杂合型的翻译。这种杂合型翻译法使译文的外在形态和内涵信息都呈现鲜明特点。原文本中的人名和地名以音译的形态在英语句子中出现,令读者体会到音译词汇外在形态的陌生特质;而在注释中,译者向读者传递出人名和地名富含的中国文化的异质性信息,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本中人名和地名的丰富信息。

例(1):

原文:别的病是神农、黄帝传下来的方法,只有此病是大禹传下来的方法[1]。

译文:For other diseases we follow the directions handed down from Shen Nung and Huang Ti, but in the case of this disease we need the method of the great Yu[2].

译文对原文中提到的三人的注释为:Shen Nung, the Divine Husbandman, was a culture-hero, inventor of agriculture, and father of medicin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usbandry and herbal medicine is obvious. Huang Ti, the Yellow Ancestor, was the reputed author of theNeiChing(“ClassiconInternalMedicine”). Thirty-four chapters of this book have been translated by Ilza Veith inHuangTiNeiChingSuWen(Balti-more, 1949). Yu the Great was the first institutor of flood control and reputed to have been the successor of the mythical Emperor Shun[2].

原文中出现“神农”“黄帝”“大禹”等三个古人名。译文在主文本中给出了全名音译,在注释中补充了人物的背景信息,这是一种典型的杂合翻译。具体而言,这种杂合是音译和注释的结合。注释补充了神农和黄帝两位人物的背景信息,对于黄帝的信息补充了《黄帝内经》,介绍了该书在英语世界已有章节译本,即Ilza Veith翻译的《素问》第1—34章,于1949年编为一集出版,并附有详细的考证。对神农和大禹的注释中都说明了两位人物的历史贡献和地位。这些译注一方面反映出译者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一定的研究,一方面则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译注提到的Ilza Veith翻译的《素问》,既唤起了读过Ilza Veith作品的读者的记忆,也为没有读过Ilza Veith作品的读者提供了新颖信息,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黄帝内经》。

地名的翻译也采用音译加注的方式,体现了杂合翻译特征。

例(2):

原文:他年纪不过三十多岁,原是江南人氏[1]。

译文:He was a Chiangnan man[2].

原文中“江南”一词是一个很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词汇,音译成“Chiangnan”,对英语读者来说,则仅仅是一个陌生的代号。译者对这个词加了注释: Chiangnan (or Kiangnan), lit., “South of the River,” is used sometimes for the territory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but here for the provinces of Kiangsu and Anhwei, which formed one provi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h’ing period[2].注释不但对“江南”进行了意译,还说明了其具体指的是长江以南,包括了江苏和安徽两省,同时补充了清朝时期两省并称为“江南省”的历史背景信息。注释为英语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使英语读者几乎可以获得与汉语读者阅读“江南”一词时的相同信息。

2.称谓词的杂合翻译

《老残游记》原文本中的称谓词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专名称谓词(如“残兄”“章哥”)和通名称谓词(如“鄙人”“愚”“先生”)。哈罗德·沙迪克翻译《老残游记》中这两类称谓词时,尽力使用直译法。但是这种直译法却是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忠实直译。这种独特的直译法使译文呈现独特的杂合特征。原文本中的专名称谓词(如“残兄”“章哥”)呈现出独特的中国称谓词特质,即称谓词的基本构成是“人名+兄(哥)”。这种结构对英语读者而言是陌生而有趣的。

例(3):

原文:慧生道:“残兄,看此光景,今儿日出是看不着的了。”老残道:“天风海水,能移我情,即是看不着日出,此行亦不为辜负。”[1]

译文:Hui-sheng said, “Brother Ts′an, judging from the look of things the actual rising of the sun will be invisible.” Lao Ts′an said, “The winds of heaven and the waters of the sea are sufficient to move me; even if we do not see the sunrise the journey will not have been in vain.”[2]

例(4):

原文:慧生道:“章哥,不用着急。此船目下相距不过七八里路,等他泊岸的时候,我们上去劝劝他们便是。”[1]

译文:Hui-sheng said, “Brother Chang, don’t get excited; the ship is not more than seven or eight li away from us; when it reaches land, we will go on board and try to make them stop, that’s all.”[2]

原文中“残兄”“章哥”,分别是慧生对老残和文章伯的称谓,汉语称谓词中的“兄”“哥”是对于兄长的称呼,在非血缘关系中,表示一种尊称。在英语文化中,“残兄”等这样的称谓词在构词结构和文化内涵方面都是没有对应词汇的,译文处理为“brother Ts′an”“brother Chang”,这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清晰地把这个汉语称谓词转换成了英语。译文保留了原文的称谓结构,同时体现出说话人之间的关系。而“brother Ts′an”“brother Chang”样的汉语移译词正是杂合翻译形态。

谦敬称是用来表示谦虚态度,敬重他人而采用的称谓词,根据说话人的身份,谦称也千差万别。《老残游记》中,谦敬称主要有:“鄙人”“愚”“在下”“先生”“贵居停”等,译文则分别译为:“your humble servant”“me”“I”“sir”“your honorable master”。可见,译文是根据原文称谓所体现的尊卑、谦敬进行翻译的。对于“鄙人”“贵居停”此类称谓词的翻译,译文按照“your excellency(阁下)”的形式,灵活地进行了翻译,一方面表现出谦虚和尊敬,另一方面也遵循了英文称谓词的形式。这也是杂合翻译,也能让读者感觉到新鲜感。

另外,原文中还有第三人称的称谓,例如,“黄大户家管事的”“管事的”。在英语文本中,这些词被译为“the major-domo of the Huang household”。再如:“文、德二公”,“公”在古代称谓中很常见,比如“包公、关公”等都是对于第三人的尊称,译文将“文、德二公”译为“Wen and Te”,没有对“公”进行翻译。这也是杂合翻译,也能让读者有新鲜感。

3.四字词语的杂合翻译

《老残游记》原文本中有大量的四字词语。在四字词语的翻译中,译文按照原文的字面含义进行了翻译,保留了原文文本的文学色彩。

例(5):

原文:西面看城中人户,烟雨万家;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千里[1]。

译文:To the west it overlooks the houses in the town, with mist hanging over ten thousand homes; to the east it overlooks the waves of the sea, undulating for a thousand li[2].

原文中“烟雨万家”“峥嵘千里”是对景色的描写,这两个词语在译文中处理为伴随状语的结构,译文保留了原文“烟雨”这一意象,句式上与原文一样,上下句式对仗,“undulating”生动地展现了海上波涛起伏的景象,译文所构建的意境对于英语读者而言,很容易想象,达到了表达的目的。

例(6):

原文:所以这老残就拜他为师,学了几个口诀。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人治病糊口去了,奔走江湖近二十年[1]。

译文:So Lao Ts′an made obeisance to him as his teacher, learned the patter, and from that time on went about shaking a string of bells and filling his bowl of gruel by curing diseases. Thus he wandered about by river and lake for twenty years[2].

原文中“江湖”的意思为社会、民间或四方各地。“江湖”为古代春秋时期道家哲学发明用词,本意为广阔的江河、湖泊,后衍生出与河流、湖泊并无关系的意思,也并非实际的某个场所,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6]。“奔走江湖”可以理解为在社会上闯荡,而译文译为“wander about river and lake”,将该四字词中的意象对原文进行了字对字的翻译,为“江湖”原始的含义,完全按照原文的顺序进行翻译,而原文中的意象在源语文化中都带有文学色彩,译文保留了原文的文学色彩,用英文的状语结构承起上下文,形成了一种新的形式,具有杂合的特征。

(二)多样态的异质句法移译

句法移译就是把原文句子结构用英语转换。原文本中的一些句子结构是汉语独有的,如典型的意合结构、章回目录、对联等。沙迪克译本保留了原文本中的一些句式的结构,甚至措辞特点,句子整体结构和顺序与原文一致,在句子内部,译者则根据汉英语言差异,对译文作了部分调整。

例(7):

原文:秋天虽是昼夜停匀时候,究竟日出日入,有蒙气传光,还觉得夜是短的[1]。

译文:Although autumn is that time of year when day and night are about equal in length, the misty light that appears before sunrise and lingers after sunset makes the night seem shorter[2].

这是一个典型的意合结构汉语句子,其特点就是动词多,且一些动词的逻辑主语需要依据汉语思维才能从上下文判断出来。“有蒙气传光”是指周围的环境,“还觉得夜是短的”则是指“人会感觉夜是短的”。按照英语句法理论,多个动词、多个逻辑主语出现在一个句子中,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否则,句子就是错误的。而按汉语句法理论,多个动词、多个逻辑主语可以灵活地出现在一个句子中,因为汉语读者可以清晰地理解其中的意合关系,明白句子的意义。译文将“日出日入”与“有蒙气传光,还觉得夜是短的”合并,用定语从句的形式连接起来,译文的逻辑清晰,原文中的意象和大体结构也都保留下来,这显然是句式结构的杂合形态。

在章节目录上,沙迪克再现了原文章节形式,采用对仗的形式在译文中呈现。例如第一回的章节目录。

例(8):

原文:土不制水历年成患,风能鼓浪到处可危[1]

译文:The land does not hold water; every year comes disaster. The wind beats up the waves; everywhere is danger[2].

译者完全按照原文的句式结构进行翻译。译文从整体来看,句式工整,上下两句均采用主谓宾结构,两句末尾词“disaster”和“water”构成尾韵。同时,译者还对这个章回标题加了注释,在注释中,对原文中意象之间进行了一一对应,并指出了“水患”和“风浪”暗含社会问题,揭示了该书的主题。

对联是一种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表现样态。从句法层面讲,对联是汉语的独特艺术,句式应是对偶句,上下联一字一音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沙迪克在翻译《老残游记》中的对联时,通过音译、直译、音译加注和直译加注的方法,保留原文的意象和句式结构。

例(9):

原文: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1]

译文:In Lihsia this pavilion is the oldest;

In Tsinan there are many famous scholars[2].

译者对对联中的“历下”“济南”两个地名以音译法译出,将其置于译文句首,使其位置与原文位置一一对应。按照英语语言习惯,一般会把“in Lihsia”“in Tsinan”这样的介词短语放在句末,但是译文却直接移译汉语句法结构,将其放在句首。译者又在注释中对“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这个对联进行大篇幅介绍,说明与“历下”“济南”两个词有关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

(三)多样态的异质文化元素释译

文化元素释译就是以解释的方法翻译中国文化。沙迪克译本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对原文本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进行释译,在形式上令英语读者耳目一新,在内容上则保留了原文本中的文化意象。在《老残游记》中,涉及到的中国文化元素主要有人名、地名、俗语、诗词名句、名人名言等。在翻译时,译者多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即译文巧妙地将直译和汉语背景知识杂合在一起。

例(10):

原文:“每次听他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无论做甚么事,总不入神,反觉得‘三日不绝’,这‘三日’二字下的太少,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1]

译文: “Every time I hear her sing, her song echoes in my ears for many days. No matter what I′m doing my attention wanders. Rather I feel that the ‘three days’of ‘stops not for three days’is too short. The ‘three months’ of the saying about Confucius, ‘For three months he knew not the taste of meat’ would describe it much more adequately.”[2]

原文中的“三日不绝”和“三月不知肉味”是两个极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名句。“三日不绝”常被说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出自《列子·汤问》,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常用来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三月不知肉味”,出自《论语·述而》,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两个名句简洁生动,又出自名家,因此被中国人广泛使用。译文先对这两个名句进行直译,然后对这两个名句分别注释:FromLiehTzu, ch. 5. See c h. Iii, n. 6.Analects, 7.13 (Chinese Classics, I, 199). The complete chapter is: “When the Master was in Chi’i, he heard the Shao (music in the style of the legendary Emperor Shun), and for three months he knew not the taste of meat. He said, ‘I thought not that music could be made as excellent as this!’”[2]。译文注释详细说明了两个名句的出处,以及相关的名人(孔子)故事。这是直译和文化背景信息解释的杂合。

三、结语

《老残游记》沙迪克译本是一种独特的杂合型文本。在词汇层面,译者采用音译加注的形式,翻译原文本中的人名、地名、称谓、四字词语等。在句式层面,译者尽力用巧妙的方法移译原文句式结构。在释译文化信息时,译者主要采用异化翻译策略,释译中国文化元素。这种杂合英译文本在形态上令英语读者耳目一新,在内容上则很好地保留了原文本的文化内涵,使得译本极具文学张力,受到读者欢迎。

猜你喜欢

杂合原文中迪克
傻狗温迪克(八)
傻狗温迪克(七)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杂合”理论观照下的赛珍珠《水浒传》译本章回题目翻译策略研究
文化趋同下的翻译视角
浅析英语文学汉译中杂合现象的成因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变形归类例析
导数的应用之局部不等式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