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评析

2019-12-02王方玲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界报刊时期

王方玲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近些年,学界对五四时期①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对进步报刊的研究是一个热点,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社会各界知识分子以进步报刊②为媒介传播马克思主义引起人们的关注,且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舆论主阵地。进步报刊以及所刊载的文章基本凝缩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图景,因此本文聚焦在中国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进步报刊这一视角,对近十年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评析。

一、五四时期进步报刊近十年来的研究现状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得以完成。近十年来,学界进一步研究和深挖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相关史料,不断扩展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成果,取得了大量学术成果。

(一)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的整体研究现状

一方面,近十年来,学界深入整理了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报刊。如李强主编的《五四时期重要期刊汇编》,收录了五四时期二十余种重要期刊,包括《解放与改造》《少年世界》《曙光》《奋斗》《旅欧周刊》《旅欧杂志》《新四川》《新浙江》《少年中国学会会务报告》《少年社会》等,这为解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研究史料[1]。又如由李求实主编的《红藏》,较为全面地整理了五四时期进步报刊的资料宝库,系统地梳理了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共早期组织以及外围组织直接领导或间接创办的二十多个红色进步报刊[2]。此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料长编》[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4]等著作均涉及五四时期进步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研究。另一方面,除了宏观的检视和梳理,也有学者侧重于从整体上分析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价值,即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如徐信华重点考察了五四时期进步报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他指出了中共早期报刊注重实际,以通俗的方式向工农群众阐释相关理论,有效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5];赵付科认为,中共五四时期报刊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理论准备、强大动力、理论成果和主体力量[6]。正是由于研究视野的不断拓展,丰富了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图谱。

(二)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的个案研究

纵观十年前,学界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成熟且具有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回顾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学界在继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的个案研究。目前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研究特点:

其一,侧重于对五四时期中共报刊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过程中,中共早期成员所创办的报刊起到了先锋和引领作用。以前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探讨《新青年》杂志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近十年在深化研究的基础上,学界逐步展开对《向导》《共产党》《先驱》《劳动界》等报刊的考察。如常青青认为,五四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向导》周报,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及生平功绩,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的介绍与阐释,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7];李伏清、王向清重点从《共产党》月刊的理论创建、与无政府主义者论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考察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8]。

其二,对党外进步报刊进行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到国共合作之前,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高峰期之一,党外进步报刊在这其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一方面,学界系统全面研究党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报刊,如王贵仁指出,国民党人创办的《星期评论》《民国日报》及其副刊《觉悟》《建设》等报刊都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过大量的介绍、宣传及研究[9]。孙张辉从传播背景、传播内容方面对《觉悟》《建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进行了研究,指出这两份报刊均为宣传唯物史观队伍中的重要力量[10]。孙建昌指出,国民党人以中国传统的文言文译介社会主义,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阐释社会主义,以《民报》为载体传播社会主义,丰富了社会主义学说译介的中国化的生动实践[11]。另外一方面,学界重新审视和评价《今日》《星期评论》等曾经被定性为“反动”的党外报刊。如徐方平重新梳理了《今日》杂志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指出应公正评价《今日》杂志的是非功过[12];江巍通过比较研究,认为《星期评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参与中共筹备建党及当时的影响力等方面,并不比《新青年》逊色[13]。而关于《闽星》的研究,张孙彪着重介绍了《闽星》对苏维埃俄国及十月革命介绍与宣传的重要价值[14]。岳远尊重新审视了《东方杂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及影响,认为它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营造了一个话语平台[15]。基于此,研究者们深入思考五四时期一些进步报刊为何要宣传马克思主义,但最终脱离马克思主义阵营?张忠山认为,《星期评论》从第45号至终刊为后期,由传播各项社会主义思潮转向传播马克思主义,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民主主义理论的衰微、改良实践的迅速破产、共产国际的指导帮助、编撰群体的自觉适应[16]。但是当前多是从宏观梳理的角度对党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报刊进行研究,较少深入探究不同报刊产生聚合分离的背后原因。

(三)对五四时期不同地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对于这个问题,以往学术界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两个中心——北京、上海。近十年来研究范围逐渐扩大,东北、广州、湖南、山东、武汉、浙江等地均有所涉及。

黄进华的专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东北的传播(1900-1931)》中对五四时期东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报刊进行了系统梳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7];宫鹏鹏全面梳理山东地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主要刊物,包括《晨钟》《新青年》《曙光》《新潮》等20余种[18]。

周行、田子渝在分析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武汉地区传播的特点时,指出武汉地区党组织十分注意媒体的传播作用,将《武汉星期评论》变成了在武汉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19];刘芳对建党前后湖南地区以进步刊物为宣传媒介,积极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进行了梳理[20];王永岩在对河南地区研究时指出,由冯友兰、徐旭生创办的《心生》杂志和开封第二中学进步组织“青年学会”创办的《青年》杂志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21];陈旻旻指出,马克思主义在贵州的传播方式之一是邮寄或订阅省外的相关杂志[22]。

除对不同区域的报刊进行梳理之外,学者们结合观念史、思想史等研究方法,对这一时期知识分子或群体如何利用报刊这一媒介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了研究。如郑甜甜对浙籍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分析,指出浙籍知识分子创办各种报刊杂志,包括《浙江新潮》《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和《星期评论》等,利用这些报刊杂志的宣传效果,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23]。若能进一步思考,五四时期不同地域的进步报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对当地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哪些冲击变化等等。结合报刊所刊载的文章这一重要文本,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更能发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深层次变化,有助于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国化的进行中如何实现“地方化”,以及洞察不同社会群体的聚合疏离的深层次原因。

二、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创办人、撰稿人及群体研究

五四时期进步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必须依赖撰稿人及群体的努力。因此,五四时期进步报刊的创办人、撰稿人及群体自然是学界研究的重点。

(一)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的创办人、撰稿人等个案研究

就创办人、撰稿人等个案来说,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等人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贡献巨大,已经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这方面的研究没有推进的可能,近十年来的研究就体现了这一点。

深化对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研究。就个体来说,学界细致梳理了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李达、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创办报刊、撰写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近十年来,这一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角度的转换。如高宇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了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活动,指出瞿秋白通过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参与社会实践,掌握了不少知识,并写成文章发在《晨报》和《时事新报》的通讯中,向国人介绍苏联的社会主义运动[24]。陈长松从新闻学的角度梳理了陈独秀以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为媒介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脉络,并对其个性思想进行了分析[25]。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何毅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了陈独秀与《新青年》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转变,既为我们展现出了一本杂志和一个同人团体在思想旗帜上的裂变和抉择,也为我们勾勒出了一部分先进中国知识分子救国救民的爱国情怀[26]。

对其他中共早期成员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史上,中共早期成员也积极创办报刊、发表文章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但其中一些成员因牺牲过早或种种原因脱离马克思主义阵营,而未得到过多关注,如杨明斋、邓恩铭、刘仁静、陈潭秋、李汉俊等。王晓力对杨明斋以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为传播对象,通过编辑无产阶级报刊等传播媒介,传播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建设情况、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引领进步青年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这一重大贡献[27];孙念超还原了邓恩铭在《励新》《灾民号》等报刊上发表文章,领导青岛工人运动的贡献[28];周进、陈丽红梳理了刘仁静创办《先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斗争的过程[29];曾庆桃梳理了陈潭秋在武汉《大汉报》和《汉口新闻报》撰写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文章、创办《武汉星期评论》的过程,凸显了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重要贡献[30];周行、田子渝指出了李汉俊积极创办《每周评论》,全面介绍国际共运史的贡献[31]。因此,继续深挖史料,研究分析更多中共五四时期成员如何以进步报刊为媒介传播马克思主义,是深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五四时期传播史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党外进步人士的研究。在历史上,曾有一部分党外知识分子大力创办报刊,如戴季陶、沈玄庐、朱执信、宋教仁等,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近些年学界逐渐开始对这些人物进行研究。目前,学界主要集中对戴季陶、朱执信等人的研究。张彦伟指出,戴季陶所创办的《星期评论》,成为与《每周评论》和《新青年》并驾齐驱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32];许同文则从文学的角度,指出戴季陶的报刊编辑活动以民主革命为基本立场,以国际视野关照中国现状,对普通民众甚是关注,其文章以针砭时弊的政论、时评为主,后期的报刊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3];郭丽兰从翻译并发表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的角度,指出朱执信是最早把马克思主义介绍给中国人民的资产阶级革命家[34]。

整体上来看,学界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的创办者和撰写者的编辑活动进行了个案分析,这有助于还原个人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但在这一过程中,文章是撰写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解、认识的重要体现,如果对报刊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好展现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图景。

(二)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创办群体、作者群体研究

近十年来,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创办群体、作者群体研究成为一大热点。

当前,学界主要是对《星期评论》《新青年》《共产党》月刊、《向导》等知名报刊创办群体、作者群体进行梳理和分析,这包括创办群体和作者群体的组成成员、成员特征等方面。如谢菲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作者群的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指出《向导》编撰群体包括中共中央的领导人和共产国际的代表、编辑部成员和大批地方组织的领导人[35]。耿春亮以年龄、地域、教育背景、社会经历(主要用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人事谱系)为分析维度,对《晨报》副刊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之间复杂的人事关系进行了分析和建构,认为《晨报》副刊文本书写者主要由具有留日经历的教师辈和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辈构成,在地缘分布上以新型的人际关系网络为基础、分布广泛,且指出了《晨报》副刊文本书写者的主要聚合路径为以会晤的形式产生对共产主义的兴趣、以同校的关系而关注马克思主义、以学会的关系而关注世界社会主义[36]。杜欣睿以《新青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作者群形成的原因,认为主要包括“启蒙”思想的提出、先进分子的救国思想形成一体、以北大为舆论宣传阵地[37]。杨宏雨则通过对《星期评论》作者群的年龄、籍贯、政治身份等方面的分析,肯定了作者群对报刊的积极影响,他认为《星期评论》的作者群决定了报刊的性质、宗旨和办刊方向,造就了《星期评论》的成功与辉煌[38]。

此外,对《少年》《华工》《榆中旬刊》等报刊创办群体、撰写群体的研究。这一类报刊多由普通民众群体创办、撰写文章,知名度较低,但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以简单梳理为主,如汶生瑞指出,五四时期留法学生群体以《少年》报刊为载体,撰写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与无政府主义思想作斗争[39]。王磊、王跃指出,旅俄华工先后建立“旅俄华工联合会”,创办《华工》和《旅俄华工大同报》,积极从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教师群体引导学生创办《榆中旬刊》《塞声》《榆林之花》,促进马克思主义在陕北的传播[40]。由以上整理可以发现,对五四时期普通民众创办报刊、撰写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较少,但在这一时期,留学生群体、来华外国人群体、普通工人群体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一定贡献,因此,这些群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是否包括报刊、传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其他群体相比所存在的不同是什么,这应是以后研究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基于以上梳理,可以发现学界对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报刊的创办群体和作者群体进行了比较全方位的研究和分析。而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报刊创办群和作者群成员包含多种身份,不同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内容虽有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细微差别。加强对报刊文本的分析,研究不同作者群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群体内部思想变化而引起的聚散离合应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

三、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受众、方式、特点研究

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主要面对哪些受众群体,通过何种方式实现有效传播,传播的具体特点表现是什么,因而发挥的指导实践的功效如何,这些都是研究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问题。

(一)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受众研究

当前学界较少有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受众进行专门分析,多是将其作为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其中徐信华把中国早期报刊作为研究对象,指出思想进步的青年为直接受众,广大工农为间接受众,反动统治者、非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以及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人等为其他受众[5];杜欣睿认为《新青年》的受众具有提出意见、与作者群互动的特点,强调了对《新青年》杂志发展的促进作用[37];王鹏程指出《中国青年》的读者对象来自于国内外,以青年为主[41]。其实,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受众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对读者构成的分析,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拓展,如受众通过何种渠道阅读五四时期进步报刊、受众的学习效果如何、受众如何与五四时期进步报刊的作者群互动等等。

(二)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式研究

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是如何通过进步报刊这一载体进行传播,是学界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中共早期报刊,赵付科、季正聚认为主要通过出版专号特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集中传播,各报刊在相互配合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组合传播,在与读者的交流沟通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互动传播,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分众传播,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进行了批判传播[42]。徐信华、徐方平则从广告的角度,认为中共早期报刊所刊登的各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报杂志广告,向中国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刊物,从而为中国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信息和科学的理论材料,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43]。目前学界从个案角度对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式研究成果较多,如朱锐认为《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路径包括用专号进行集中传播、与其他报刊合力传播、同其他思潮论战中批判传播[44]。杨连珍指出《向导》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路径主要包括通过译载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进行传播、通过与其他思潮的辩论进行传播、通过介绍他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经验进行传播、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并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进行传播[45]。

(三)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特点研究

从整体上来说,吴向媛认为,五四时期报刊具有刊期密集、灵活、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精悍,发行量大、发行范围广、影响广泛的特点,成为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媒介[46];张小叶则指出建党前后党报党刊传播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科学性、大众性等特点[47]。从报刊个案来说,付冉冉对中共创建时期创办的半公开理论性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分析,认为传播形式上具有时代化、大众化的特点,传播内容上具有中国化、时代化的特点[48];谢菲认为《向导》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具有鲜明的党性、突出的时效性、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35]。

目前,学界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方式、受众、特点的研究大多流于宏观评述和文本排列,对采用不同传播方式的效果、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以及呈现不同传播特点的原因关注不够,有些甚至尚未清晰,这将是未来关注的一个重点之一。

四、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内容的研究

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物质载体,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了哪些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以何种方式吸引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这是研究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对传播唯物史观的研究

从马克思主义三大体系来看,唯物史观是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这一点学界已经达成了共识。徐信华从梳理五四时期进步报刊刊登唯物史观理论文章的角度,认为《新青年》第6卷第5号实际出版时间为1919年9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1919年5月5日《晨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的推出等就已开始传播唯物史观,分析了五四时期进步报刊对唯物史观名称的认识历程,包括“唯物的历史观”“经济史观”等等[5]。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首要内容,那么为什么具有不同阶级立场的中国先进分子首先选择传播唯物史观,并将其直接运用于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主题。蔺淑英立足于报刊文本,从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特殊时代语境下中国社会发展主题的凸显等为中国先进分子选择唯物史观提供了可能,而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使其获得了中国先进分子的社会文化心理认同,这使中国先进分子选择唯物史观由可能变为现实[49]。耿春亮则对《晨报副刊》上所发表的若干典型文章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知识分子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主要是由日本学者通过归纳整理《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评〉序言》而来[36]。此外,孙张辉对国民党以《觉悟》《建设》为媒介传播唯物史观的背景、内容进行了研究,指出国民党不仅积极宣传唯物史观,还努力澄清对唯物史观的种种误解,并以此为指导,分析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问题[10]。当然,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任何外来理论在传播过程中,都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而是经过不断选择、理解、阐述。那么,五四时期进步报刊对唯物史观的传播经历了怎样的选择和理解、呈现何种特点、传播效果如何,是值得追问的问题。

(二)对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内涵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五四时期传播期间,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又有各种各样被称为“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流派。针对这一现象,徐信华指出,五四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报刊担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反击非马克思主义的驳难,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宣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5]。面对各种“主义”的攻击,并不是简单的反驳就可以让人信服的。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知识分子是如何借助报刊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内涵,产生了哪些影响?蔡艳宁以《新青年》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中国知识分子在与“基尔特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以及“科学与玄学派”的论战中对有关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阐释,指出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从最初的“自发宣传”到“努力与实际结合”的重要转变[50]。刘英以《共产党》月刊为研究对象,指出这一报刊批判了无政府主义思潮和机会主义思潮,防止左倾和右倾的出现,以此推进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51]。通过以上梳理可以发现,在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内涵研究的过程中,大多是宏观描述或者是文本排列,缺少对报刊剖析各种“主义”思想特点的横向分析,以及对不同报刊比较的纵向分析。

(三)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作为马克思主义三大体系之一,包含劳动思想、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等在内的政治经济学也是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的内容之一。吴向媛认为,五四时期报刊译文主要是从介绍劳工不易、阐述劳动运动、介绍世界工人运动、激励工人参与运动等方面介绍劳工学说[46];陈秋生则研究了国民党人戴季陶、朱执信以《建设》《觉悟》《民报》《星期评论》为渠道,对劳工思想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传播,同时也指出了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52]。与前面研究不同的是,张小叶梳理了建党前后党报党刊传播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的主要文章,指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翻译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将深奥的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变得通俗易懂,不断被早期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革命者所了解,并不断地向工人阶级传播,迫使中国工人阶级认识到了资本家剥削的本质,推动了中国工人阶级革命意识的觉醒,即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如何被“中国化”的问题[47]。这种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就是摆脱传统的宏观梳理模式,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出发,厘清它们缘何被接受,在接受传播过程中又进行了怎样的改造并逐渐实现了中国化,以此展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的内在逻辑与特点。

(四)对介绍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和国外社会主义运动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五四时期传播期间,社会发展该向何处去成为当时知识分子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五四时期共产党人充分发挥报刊的舆论功能,介绍各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情况,并宣传无产阶级建党理论,以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53]。王连杰指出《新青年》在介绍苏联经验的同时,也关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运动的状况以达“研究各国无产阶级运动之过去与现在,是中国得有所借鉴”之目的[54]。张小叶认为早期党报党刊传播建党理论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共产党》月刊中,《新青年》《向导》《前锋》只是偶尔有涉及,多是通过分析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使人民逐渐认识到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此外,还传播了建党理论中的党的纲领和组织原则等问题[47]。郑甜甜指出了浙籍知识分子通过报刊等媒介介绍俄国革命和苏俄政府思想[23]。耿春亮则是以《晨报》副刊为中心,对介绍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文本进行了分析[36]。当前学界对五四时期介绍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和国外社会主义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进步的党报党刊,但是值得追问的是其他党派、群体所创办的报刊是否也对这一内容有所介绍,以及不同报刊在传播的过程中有何不同。

五、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未来展望

近十年来,学界愈加重视五四时期进步报刊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研究,且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也存在着研究主题同质化现象严重、研究的系统性欠缺、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等问题。因此,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深化对报刊文章的文本研究

学界对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多是以整体性梳理为主,忽视了对报刊文章的研究。文字是传递思想的载体,深化对刊载文章的研究,对丰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渠道、了解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过程、分析不同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选择具有促进作用。所以,立足五四时期进步报刊所刊载的文章,在历史场景中了解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相关内容的论述,是未来研究应关注的重点之一。

(二)合理利用比较研究,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五四时期进步报刊的蓬勃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便利条件,但不同报刊对马克思主义具体内容的介绍是否存在不同;在社会众多思潮的影响之下,同一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是否会出现变化;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五四时期进步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何不同。合理利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拓展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成果具有促进作用。

(三)扩大研究视野,综合运用概念史、观念史、社会史等研究方法

科学丰富的研究成果的获得,不仅需要正确的研究理念,更需要合适的研究方法。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之下,除使用基本的研究方法之外,还应使用概念史、观念史、社会史等方法研究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中所呈现的概念、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如可以运用概念史的思路和方法,深入探究中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的认识变化;运用社会史的思路和方法,探析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如何以五四时期进步报刊为媒介,与受众实现互动,进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实现。

注释:

① 目前学界对五四时期尚未有统一、比较明确的时间界定,本文借鉴王跃《变迁中的心态——五四时期社会心理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中对“五四时期”的界定,选取新文化运动到国共合作前这一时间段,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报刊进行梳理。

② 一般而言,五四时期为挽救民族危机,传播进步思想的报刊均为进步报刊。

猜你喜欢

学界报刊时期
国内外学界象雄文明研究述评①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融合发展:少儿报刊的一次华丽转身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论近年来英语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