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赋能 千年文物活起来

2019-12-01沈佳

科学之友 2019年11期
关键词:青铜器青铜文物

沈佳

沉浸式感受青铜文化

走进山西青铜博物馆,仿佛进入青铜器的海洋。庄重威严的鼎,造型独特的卣,成排的编钟、镈钟,寒气逼人的匕首、短剑……各种类型的青铜器让人目不暇接。如果对青铜器知识了解不足,作为新手“小白”,不妨先去数字青铜展厅转转。通过数字化的模拟、演示和互动,青铜器的由来、用途和制作技艺,在这里便可获知一二。

数字青铜展厅的科技含量可以说是国内一流,兼具互动、体验和三维展示等多种科技元素,设计者更是站在公众的角度去考虑,用最现代的科技手段讓观众沉浸式体验青铜艺术之美,揭开青铜器的神秘感。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鼎、簋、觥、尊、卣、钟、剑、镞……大型的等身幻影技术再现当年汾河岸边诸侯国“钟鸣鼎食”的场景。将晋国祭祀、战争、农桑以及晋风乐舞一一呈现,前来参观的游客拍手称好。

“当你站在大屏幕前,伸出手,屏幕上立刻得到感应,按图索骥,车马器放置到马车的正确位置上,待车马器全部到位,屏幕上的马匹就飞奔起来,直奔硝烟弥漫的战场,颇为震撼。”热爱青铜文化的游客王齐昊体验过赵卿墓驷马战车的拆解与分装后,心中充满惊喜。

互动体验读懂上古智慧

以往,参观者只能通过博物馆展台、展架、文字展板等传统方式,了解文物的相关信息。展台上的文物藏品都是静态的、冷冰冰的。参观者隔着玻璃远观,不可近看,更谈不上触摸。现如今借助科技,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博物馆馆藏展示以数字化的方式,变成“智慧博物馆”,全新的呈现方式让博物馆萌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互动体验设备上,观众可以360°欣赏文物的细节,并能了解有关的背景知识。“博物馆运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让观众能更好地贴近文物和历史,感触到青铜器当年的温度。馆内有一些可以触摸的展品,呈现出青铜器原始的状态。这些复制品大多是与山西历史文化相关的重要文物,有的是我们在历史书上看过的,有的是收藏于国外博物馆的,平时难得一见,如今能在这里看到。”工作人员介绍道。

互动式的展现,让观众对文化背后的故事有更深层次的感知和了解,更能帮助观众了解古人的智慧和创作。电子书、体感互动发挥了博物馆重要的“解说”功能。特定展区的内容以“书”的形式呈现出来,观众自行“翻阅”,加上互动投影,“解说”变得更生动有趣。特别是在“猛兽互搏”互动投影环节,观众一旦靠近触控区,自动触发特定的动画演示,让观众在观赏之余,更添一份亲身体验乐趣。

数字赋能活化中华文化

古时候,在没有机器、没有流水线工厂的条件下,青铜器是如何制作的?还在读小学的丁丁趁着周末跟随家长来馆参观。一进展馆,他对青铜器的前世今生充满好奇。4个投影放射灯光演示的三维效果给出了答案,青铜器制范、脱模、浇铸等各个环节一一呈现,从刚铸造出来时的金光闪闪到经过岁月涤荡后的锈迹斑斑……正是古代青铜工艺从合金成分、铸造手段到造型艺术上的特性,才造就了青铜器的独特魅力。

一件浅腹平底的青铜盘,盘下由3个圆雕小人支撑,盘内饰有30多只形态各异的动物:盘绕的龙、遨游的鱼、跳跃的青蛙、展翅欲飞的水鸟、爬行的龟……其中圆雕的动物都能360°转动,水鸟的嘴可以开合,乌龟的头可以伸缩,栩栩如生,情趣盎然。这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长女孟姬所铸的陪嫁礼器,体现了当时青铜器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

用新技术、新体验赋能,已逐渐成为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数字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博物馆使用数字展示青铜器或者其他文物成为一种可能,这种模式有利于保护青铜器、研究青铜器以及对青铜器更好地解读,便于百姓理解,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和一个全新的形式。

数字赋能,活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两年,全国各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借助数字化传播,不仅站上C位、吸粉无数,更在传承与传播中完成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数字技术融合现代审美,传统文化亦得以用全新方式拥抱时代,推动中华文脉的创新表达与创新发展。文物不能孤芳自赏,在“网生代”的今天,自当在数字的舞台上绽放灵魂的光芒。

猜你喜欢

青铜器青铜文物
生僻字里识青铜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青铜器辨伪概论
青铜之光
青铜史 [外一首]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青铜古鼎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