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课程教学与实践

2019-12-01吕鑫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田丽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应用理学院孙颖馨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数码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数据库内容

吕鑫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田丽华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应用理学院 孙颖馨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前言

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而言,是指在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上,教课的老师提前把将要教授的课程,制作成数字影像、声音、图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授的一个过程。这些形式可以包括有音频的PPT,有人物活动的视频等。而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要求,则是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提前将所要学习内容的音频内容,进行一个预习,先大致掌握具体内容。老师则是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将教学重点则是放在为学生解决不能理解的问题、和学生合作学习,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1 翻转课堂式改革

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从根源上对其进行了改变,对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极力倡导。学生针对在课前预习资料期间,发现的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可以多次重复观看预习资料、上网查询答案进行解决。而老师在课堂上的任务,则是将学生最终没有解决的问题给与答复,最主要的是将所学知识进行内部消化。

数据库具有的特点是高度的信息化资讯,而传统的硬性教育课堂,已经无法满足数据库的庞大需求。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融入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对大限度的利用数据库的优势,使学生能够跳脱出传统教学的束缚,在庞大的数据库中寻找相关信息,是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入到实际的教学中以后,数据库里的知识不仅能够通过视频的方式,被教师提前教授给学生,而且还能够有方向性的指导学生对数据库更深一层的课程以外的知识进行自主的学习。与此同时,将课程设计作为课后作业安排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相交流、课堂展示。

1.1 课前学习

现在的大学生对于视频学习也越来越适应。数据库授课教师可以借鉴这类网络课程的形式,录制一些微课。微课可以是真人录像,也可以是带有声音讲解的PPT视频,形式不限。课前学习内容也可以是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

传统课堂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教师真正用来讲授知识的时间也许还不到一半,课堂提问学生作答效率也不高。在翻转课堂的数据库教学中,教师可提前制作半个小时左右的视频内容来对数据库基本内容进行讲解,包括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或者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并留下基础问题和进阶问题供学生课下作答。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与课堂授课不同的是,他可以后退、快进、重复观看。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的把握。如果学生有不懂的地方,他们可以网络查询解答,也可以保留疑惑课堂提问。基本内容的讲解不必过分深入,要注重循循善诱。课后进阶题目需要有一定的发散性。

1.2 课堂进阶讲授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需要数据库授课老师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在第一阶段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去解答他们的疑惑,并对课程难点进行讲解。如关系数据模型中的设计重点难点问题、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中的疑点等。除此之外,授课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第一阶段中的学习内容。

1.3 课程设计阶段

数据库是一个重实践性的课程,学生所学到的所有知识,最终都是要转化为能够实际进行项目操作的技能。因此,数据库授课教师可以安排一次课程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阅,并督促他们自主学习更多的数据库知识。

由于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中,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景在课下,课程设计的完成时间也是在课下,教师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拟出若干个数据库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自选。题目可以是常见的图书管理系统、医院就诊管理系统等,也可以是新颖的具有社会应用潜力的新题目。在这一阶段中,老师也可以准备一些具有挑战性开拓性的题目随课程设计任务一并布置。学生在课程设计中,不仅要运用到关系数据模型、流程图,还要涉及到具体的数据库设计。课程设计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测,也是一种督促。课程设计考核,可以设计报告的完善程度和课堂展示为主要参考因素。课堂展示主要是为了促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提升对不同数据库系统的理解程度,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引入了翻转课堂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大致可分为以上三个部分,授课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受众的接受程度的不同,在不同阶段中进行丰富和着重。翻转课堂强调高度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但是又并不完全受制于信息网络,主要还是依靠授课教师的指引和提点。

2 优点和不足

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可以将功能全面的学习管理系统来将线下课堂和先进的网络空间进行整合,通过线下学习的安排为正式课堂留出时间进行课程的深度拓展和答疑解惑,通过课程设计的任务安排增强学生在数据库系统设计方面的实践能力。同时,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较大的要求,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一个良好契机。

但是引入翻转课堂之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里需要进行讨论以便授课教师提前做出更好的应对。其一,就是学生自学的难度比传统课堂要大。这就要求教师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要从最基础的开始抓起,循序渐进,并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材料和网络资源自主解决疑惑。其二,就是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难以明确把握。因为第一阶段的学习中教师没有随程参与,这样导致第一阶段很容易成为教学的盲区。因此教师最好能够在这一阶段利用一些比较好的在线学习平台,教师能够在后台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布置小测试。同时,精制教学视频也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三,是教师的教学效果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学生的疑惑是在后续的第二阶段的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其四,是课程设计的小组成员表现差异无法直接量化。由于课程设计强调组内合作,集中展示,因此教师会对成员的具体参与程度把握不清。这就需要教师改进评价方式,尽量公平客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以翻转课堂为基础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课程教学所展开的一系列讨论能够发现,翻转课堂的的教育模式是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对于数据库课程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时间投入要求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的要求,翻转课堂能够一一满足。虽然到目前为止,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只要老师具有娴熟的教学手段,又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的优势,翻转课堂的优势一定会突显出来,存在的问题也必然会被完善解决。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数据库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基于手机的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数据库
主要内容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