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2019-12-01吴小淼长沙南方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208

数码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基础计算机院校

吴小淼 长沙南方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8

信息技术在改变现有教育的同时还在塑造未来教育,未来教育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化的教育,带领学生主动探索,是更加强调终身学习的教育。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学生进入校园中的第一门信息化课程,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以及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让学生可以具备处理信息、应用数字、自我学习等能力,让学生具备初步的信息素养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之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信息技术广泛出现。具体来讲是指目前的信息数量庞大,经过高速精准的信息收集,可以获得有用的信息。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由于职业教育具备培养实践性人才的特点,在相应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要求学生们不但要充分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实际操作计算机的能力,特别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铺垫,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竞争实力。从而可见,信息化时代背景的变化,要求高职教学活动展开相应的改革,特别是针对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来讲,更需要进行改革。

2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2.1 学生计算机基础薄弱

高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初高中毕业之后直接进入职业教育,实际针对计算机的学习并不熟悉,伴随着高职学校扩大招生的形势下,高职学校收取学生的标准较为宽泛,限制条件非常少,所以学生们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有很大差距。并且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又不可能实现单独的教育,只能根据中等学生的学习水平来展开教学。这样一来,导致大部分专业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跟上学校的教学进度,导致学生学习计算机的难度加大,可能失去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无法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2.2 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需求

现如今大部分行业的工作中都不能缺少计算机,可是每个行业应用计算机的侧重点却不同。例如,在管理以及金融行业中偏向于应用电子表格,行政行业倾向于应用文字处理软件,在广告行业倾向于使用演示文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属于一门公共课,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操作,熟练应用各种办公软件,充分的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无法让学生可以良好的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

2.3 教学方式落后

现如今依然有非常多的高职院校教师应用落后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始终将教师作为中心,教师只是为学生们传授教材上的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无法良好的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

2.4 不注重实践环节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实践教学当中,始终依赖学校的机房展开练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从现如今的情况来讲,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学不能充分的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在任务布置过程中,也并没有追求效果,产生了后期反馈不积极的现象,这样一来,很难让教师充分了解当前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情况。

2.5 考核方式不到位

受到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影响,有些教师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当成是等级考试的训练课,教师上课教学内容都是考试内容,等级考试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具体方向,与等级考试无关的内容讲的少或者不讲。这种考核方法无法良好的评价学生掌握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

3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3.1 注重学生的基本训练

许多高职院校认为,录入汉字以及键盘应用这两项基本功是非常基础的操作,不用教要让学生展开自我学习,可是现如今大部分的用人单位反馈有许多学生在单位的上机考核过程中限时汉字录入、文字处理以及应用电子表格环节,有超出二分之一的学生都不合格,这充分的表现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应该将这个现象高度重视,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规范学生的汉字录入与键盘应用,提高学生汉字录入速度,把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当作教学目标,在考核内容当中适当的加入这两项内容,并且规定这两项不达标就无法获得合格的成绩。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应该良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让学生多多展开实践,比如让学生可以自己制作出自己的简历或者是考试成绩表格,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实践水平。

3.2 教学内容改革

首先,按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情况、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实际需求和学生学习思维的特点,来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根据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紧紧的围绕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应的调整教学内容与计划。同时要把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内容归入到教学计划当中,与课程内容相衔接。将技能鉴定考核内容当作重点教学模块,直接应用考核大纲技能训练项目,来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让学生可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灵活应用,获得职业技能证书。

其次,学校可以开设第二课堂,为学生补充最先进的计算机知识,从而良好的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比如开设选修课、安排教学讲座或者是具备教师指导的自我学习。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学生学习之后都要进行考试,通过这些灵活的方法,主要是为了符合计算机学科知识快速更新的特征。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讲座或者是具有教师指导的自我学习,来弥补由于软件升级而没有及时展开的课程内容,或者是在专业范围内所需要的部分计算机知识。此外,因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较为复杂,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各有不同,还可以通过开设多种选修课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3.3 教学方法改革

3.3.1 任务驱动教学法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当中,要科学合理的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尤其是学生在展开上机操作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与专业内容相关的目标任务,最大程度上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盲目学习的情况,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计算机知识体系。例如让高职院校学生设计电子表格的教学实例当中:让学生们掌握利用电子表格来制作出某一个商店的季度销售报表。学生们要掌握快速输入数据、编辑操作工作表、使用公式与函数、设置格式、排序数据、创建图表、引用跨工作表单元格等能力。利用这个实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到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作用,推进学生练习专业课程的基础操作,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3.2 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学生获得信息与知识的方法得到了改变,冲破了时空对教育方式的限制,为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提供了保障课堂教学,因为受到时间的限制,通过课堂被学生传授的知识非常有限,加上计算机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有越来越多的新的知识需要学生进行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把部分的教学活动放到网络上,在网络上将教育活动内容分为四大部分:教师工作部分、学生学习部分、论坛部分以及教学材料部分。教师的工作部分主要是用来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管理,发布教学信息,为学生布置和批改作业;学生的学习部分包括教师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全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做作业以及提问题。论坛部分主要是为学生们提供分享学习经验的场所,学生可以在这个论坛上表达自己对问题的想法;教学材料部分主要是将本专业课程的大纲与要求提出来,通过网络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学习与复习带来便利,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

3.4 营造良好教育实践环境

为了更好地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效率,确保课程安排与高职院校的特点相吻合,充分激发出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实践环境十分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真正的意识到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要比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更有优势。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良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与消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应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将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生动易懂,降低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难度。因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操作性与应用性非常明显,所以不但要在理论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还要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改善加强实践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可以在理论和实践的整合当中解决学习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实践环节教学进程,需要完善机房和多媒体教室,适当的增添机房和多媒体教室的课程,科学的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重。与此同时,在课下时间为学生开放机房,配备专业的值班教师,为学生解决疑问。

3.5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不同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考核评价体系都是指导具体教学活动的重要标准。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来讲,也并不例外。现如今,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并不全面,无法精准的反馈出教学效果。由此,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说要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具体来讲,要充分将考核评价体系的作用发挥出来,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在教学当中的引导地位,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与创新能力。值得关注的是,要综合现如今的信息时代背景,从而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详细来讲,通过评价体系的应用全面记录评价过程,高速有效的分析数据,找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师生互动间的关系,让教师可以有效的把教学过程与效果进行反馈,完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改革。

总而言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为培养学生计算机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发挥出不可小视的作用,增强学生信息意识的基础上,为学生可以独立适应社会,独立使用计算机,更好工作打下基础。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也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进行创新,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逐渐增长的计算机学习需要。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把培养应用型人才当做重要任务,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来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基础计算机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