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9-12-01王俊英枣庄职业学院

数码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计算机教材

王俊英 枣庄职业学院

1 研究背景

在当前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在当前的高校教育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在当前的高校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同时应试教育的影响也使得学生的思维模式比较固定,局限性比较大,创新意识不高。因此培养出的学生也不能够满足当前用人单位的需要,尤其是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这样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也需要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发展相脱节,不能够紧跟时代的潮流。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新的速度更快,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这样就会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处于落后的状态,很难脱颖而出,而当前许多高校的计算机教材很长时间都没有进行更新。甚至有一些教材当中还包括一些十几年前已经被时代淘汰了的知识,教学内容和时代的发展严重脱节,而学习这些知识不仅不利于学生接触前沿的信息技术,同时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也很难获得优势。

2.2 不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忽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计算机学科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而在当前许多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只重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教学,很少有机会给学生提供上机实践的课程,因此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的机会,没有遇到过实际问题,因此当他们遇到实际的问题时,很难独立的解决,往往手足无措。

2.3 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高校教师往往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开展计算机教学,并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同时给学生进行上机实践的机会也比较少。在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考核当中,也是笔试成绩占了很大一部分,而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不高。并且许多实验的考核都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考查内容,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和创新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背诵一些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忽略了培养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3.1 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潮流。针对当前许多高校计算机教材内容比较落后的问题,就需要相关的教材编写部门及时的把一些前沿的信息技术知识编入到教材当中,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前沿的信息技术,学校也需要选取一些版本较新的计算机教材作为开展教学的依据。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学习前沿信息技术,及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并且在课堂上适当的渗透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案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高校相关的教学管理部门也需要定期的组织教师培训,充分的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让教师能够掌握更新的计算机知识。

3.2 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比较差的问题,教师就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结合一些具体的实践案例来开展理论教学,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除此之外,高校也需要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给学生创造更多上机实践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除此之外在当前对于计算机的考核机制也需要进行改革,适当的增加实践操作在考核成绩中的比例,这样就能够有效地督促学生进行上机实践,从而提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3 转变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在当前的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进行大胆创新,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在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利用启发式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和其他同学之间加强交流和沟通,利用问题式教学的形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共同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要认识到“授人予鱼,不如授人渔。”在课堂上除了要讲解前沿的信息技术知识,还需要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4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的效果。在当前的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计算机教室来开展教学。例如,教师就可以利用PPT的形式开展教学,在课前提前制作好PPT,结合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的特点开展理论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5 开展分组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在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分组的形式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把每五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让他们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给他们布置题目,让他们在小组内通过讨论来共同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能够相互交流沟通,激发学习的热情,同时拓展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头脑风暴的形式来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来讨论自己身边关于信息技术的一些趣事。这样就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的发言,主动的思考。

3.6 因材施教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大学计算机新课程标准是针对全体学生而制定的,因此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是由于不同学生之间也是存在的差异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够通过学习有所提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避免过多的重复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要把握好教学的时间,掌握教学的基本进度,利用视频讲授和口头讲授的方式相结合,使得课堂教学的事件得到充分地利用,教学进度能够得到有效地保障。

4 总结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计算机教材
教材精读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