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视频监控建设、管理及应用模式探析

2019-12-01张义泰肖轶涛河南省新乡市公安局

数码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公安监控建设

张义泰 肖轶涛 河南省新乡市公安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明显,有效助推了警务工作模式的转变,成为支撑“智慧公安”建设、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的重要载体。

一、公安视频监控建设的意义

(一)织密治安防控网络。视频监控建设是新形势下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的重要载体,是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视频监控建设,实现对治安重点区域、重点路段的视频全覆盖。视频监控人员依托街面视频探头,可对城区主次干道、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视频巡屏,在优化警力部署的同时,将在第一时间获取异常线索,地面警力与空间警力结合,实现快速发现、准确打击。

(二)支撑公安侦查破案。在满足案件现场视频调阅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可开发视频侦查、视频浓缩、视频摘要等专业分析工具,有效服务基层不同场景下侦查破案需要。其中,通过视频结构化处理,可实现对特定人员、车辆的快速检索,大大提升破案效率。此外,在街面抓捕工作中,通过后台对目标人员、车辆的实时视频追踪,有效提升了一线民警的抓捕效率。

(三)服务公安行政管理。通过植入不同模型算法,公安交管部门可以准确抓拍闯红灯、压线、接打电话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人员进行处罚,有效维护交通秩序。此外,在重大活动安保、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中,通过视频监控可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实时掌握现场情况,有效服务领导指挥决策。

(四)强化关注人员管控。将视频图像信息与人脸识别技术相结合,在不侵犯公民个人自由与尊严的情况下获取人脸信息,并与在逃、涉毒、肇事肇祸精神病等关注人员基础库进行实时比对,实时掌控关注人员活动动向。同时,强化不同地区人脸比对系统之间数据资源汇聚整合和联网共享,打破地区和部门之间人脸数据应用壁垒,实现应用效果的最大化。

二、公安视频监控建设、管理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队伍缺乏。当前,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在视频监控工作方面尚无统一的组织机构。重视程度较高的地市,结合实际成立有专门的视频管理支队,并下设若干大队,负责视频监控建设、管理、应用等工作。而重视程度欠缺的地市,工作职能则分散在后勤、科信、治安等部门,实际牵头视频监控建设、管理、应用的人员往往仅有一至两人。这就造成视频监控工作缺乏连续性,前期顶层设计不足,后期运维、应用无法跟上,视频监控建设的效益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资金保障乏力。虽然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积极开展视频监控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和治安环境现状差异巨大, 各地区实施工作力度的差异, 造成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与应用程度的极不均衡。视频监控建设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多数地市“有钱就建、没钱不建”的局面未能打破。从不同地市看,经济较好的地市覆盖率较高,经济较差的地市覆盖率偏低;从同一地市看,城区主干道视频探头密度普遍较高,但背街小巷、郊区探头密度依然偏低。

(三)发展瓶颈凸显。当前,个别基层单位视频监控后台软硬件条件有限,难以满足视频监控几何级数增长的存储需求,部分单位的视频监控数据存储时间无法达到最低标准要求。特别是随着视频监控智能化应用的全面展开,一线单位提出将视频网与公安网数据同步应用的需求,但视频网与其他网络的数据同步只能依靠部门间共享平台来实现,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实战应用需求,视频网与其他网络数据同步应用功能亟需加强。

(四)联网共享不足。在视频资源整合过程中,社会单位自建的探头种类繁多、制式多样、标准不一,在一定程度上给公安机关联网整合带来较大困难。据不完全统计,公安机关目前联网共享的社会视频数量,在全部社会单位视频中的比例尚不足10%。此外,视频监控品牌的多样性导致视频监控从前端信号采集、传输,到中心点的交换、控制,再到后端信号的显示、存储无法进行统一兼容,大范围的图像联网和远程控制受限,视频监控联网的最终效果未能满足实战需求。

(五)应用效果不佳。视频建设归根结底还是要服务警务实战,当前已建成视频监控的实战应用很大程度还停留在事后调取视频这个初步层面,没有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将图像、图片等信息汇聚整合从而实现预防犯罪、综合查询的功效。“监巡对接”机制未真正发挥作用,少数基层单位领导不重视、没有投入警力用好视频监控资源,导致建设应用存在“上热下冷”现象。此外,由于前期规划不足,不同程度地还存在布点不够严密、仍有盲区死角等情况。

三、关于公安视频监控建设、管理及应用的几点建议

(一)成立组织机构,强化顶层设计。抓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关键在于成立组织机构,核心在于强化顶层设计。在组织机构方面,各级公安机关应按照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应用工作的意见》中有关视频监看、视频管理和视频应用三支专业队伍的工作内容,建立专职的视频监控建设人才队伍,围绕视频监控开展招标建设、运维管理、实战应用等具体工作。在顶层设计方面,要按照规划布点合理、技术标准统一、视频资源共享以及先重点后一般、既满足当前需要又着眼长远发展的建设原则,科学规划本地视频监控建设。特别是要围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视频接入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化处理情况,科学分配后台计算、存储资源,实现云存储、云计算, 打造本地“视频云”。

(二)明确资金来源,分期分批建设。要按照“党政领导、综治协调、公安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工作模式,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将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维护经费列入地方年度财政预算,拨付比例逐年递增,以满足设备更新、维护、新增建设的需要。在建设模式上,可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拓展社会化投资途径,广泛吸收、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在坚持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基础上,采取“投资商带资建设、政府分期租赁”的方式,支持主流网络运营企业和大型安防企业开展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综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提升科技含量,有效服务实战。要与高校院所等科研部门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增加具有低照度、视频结构化功能摄像机及高空

望摄像机等高新科技产品的布建比例,将视频结构化处理、图像分析比对、智能检索等需求转化为实战成果。要升级视综应用平台,增加更简单有效的图像处理工具、提高视频分析检索效能、完善监控点基础信息及电子地图标注,充分提升视频侦查工作的效率。要根据本地公安机关实际制定下发视频图像相关工作制度,规范案件视频图像信息的采集、存档及应用,形成案件视频“有图必采、有图必存、有图必用”的工作机制。要指导实战部门对采集的视频信息进行上传、研判与串并案分析,有效提高公安机关破小案、破串案的能力。

(四)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视频整合。要落实视频资源整合公安主体责任,强化各地现有视频监控资源的摸排,持续推进视频图像资源整合,确保点位互补、网络联通、平台对接,最大限度实现社会视频图像资源的联网共享。要重点推进公安视频专网和政府视频专网汇聚平台建设,将重点行业、领域内涉及社会管理的重要部位、易发案部位的视频监控资源联网接入平台,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政府各部门的共享共用。

(五)狠抓后期运维,确保系统正常。视频监控系统建成后,如果不能加强维护和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视频监控系统的在线率和可用性必将大幅下降。要把视频监控运行管理作为常态化抓落实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更加规范高效的运维机制,

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维护”的原则,落实重点行业、领域视频监控系统的属地管理责任,落实运维资金和管理保障。对政府出资建设的重点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系统,要建立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将运维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按照城市基础公共设施进行管理,确保运维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快捷化。

猜你喜欢

公安监控建设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基于无人机的监控系统设计
“疫情当下,我们上前”——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的港航公安掠影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