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公共交通智能服务研究

2019-12-01杜泽豪大连外国语大学商学院

数码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购票公共交通校车

杜泽豪 大连外国语大学 商学院

如今,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日渐成熟,再加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设备的出现,移动支付成为潮流,同时对于各类信息的搜集也越加方便快捷。公共交通系统也随着数字化潮流向智能化发展,致力于提高交通效率,为智慧城市与智慧交通建设夯实基础。

1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现状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维持城市完整的一条至关重要的纽带,它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标志,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基础系统,它直接影响着老百姓们的日常出行。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是维持一个城市运作的重要纽带 。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日渐进步,我国大部分城市公共交通选择日趋多样化,包括地铁、有轨电车、公交车、轻轨等交通方式,并且共享经济带来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甚至共享汽车也成为人们出行的选择。交通方式选择的多样,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日常出行,与此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特殊情况下交通效率过低,闲置交通资源无法有效利用造成浪费,候车成本过高等。

2 互联网+时代下新型公共交通模式概述

现代公共交通系统逐渐在向智能交通服务并最终向智慧交通服务趋势发展完善,不断融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高新IT技术,通过高新技术汇集交通信息,提供实时交通数据下的交通信息服务。通过使用数据模型、数据挖掘等数据处理技术,及时处理各种复杂的交通信息数据,最终目标是实现智慧交通的系统性、实时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

数据是智慧交通的基础和命脉。智慧交通正是基于海量数据的实时获取和分析而得以实现的,其中包括位置信息、交通流量、速度、排队长度、行程时间、区间速度、形式环境等各种重要的交通数据。

未来智慧交通的建成,将对公共交通系统产生重大影响,交通服务中心将会实时掌握各交通路段的实时路况,并根据实况对路口红绿灯的间隔时间做出自动智能调整,提高交通效率,降低拥堵概率。同时也可根据所收集的各类交通数据,在不同时段根据实际乘客流量大小、交通高低峰等来调整公交车、地铁、轻轨等的发车时间和间隔,并可实现通过APP应用等方式使民众能够及时了解交通信息,合理安排出行。

如今,公共交通的发展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以上海市公交系统为例,上海市公交站牌已实现电子化,站牌上不仅显示当地的天气预报,还会滚动显示经停本站的各辆车辆的预计到达时间。不仅仅方便居民日常出行,期间播放的公益广告宣传等有利于城市形象的建立与宣传。

同样,现代公共交通出行的支付手段也同样趋于网络化,已经不仅仅包括现金支付,普通的IC卡、NFC卡支付,还包括支付宝乘车码、相关银行推出的乘车专用APP、网络购票扫码出行。目前,在西安、郑州等城市的地铁、公交交通系统已完全支持支付宝乘车码扫码入站出站,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升了出行满意度。

3 以我校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共交通出行分析

目前,大连市不少高校距离市区或相对繁华地段较远,以我校大连外国语大学为例,大外至高新区万达购物中心大约有27公里,公交出行约80分钟左右(不包括等车时间);选择轻轨交通则需要50分钟左右(不包括等车时间),而最近的轻轨站塔河湾站距离约4公里。我校校车点在周五周末高峰期和假期高峰期,往往会出现侯车队伍较长的情况。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运气不佳没能排到校车的还得等下一辆校车,浪费了时间,甚至可能赶不上预定的火车或高铁。日常出行期,车费由工作人员上车扫每个人出示付款码(微信/支付宝)收取。节假日高峰期,前往高铁站和机场的学生需自行到校车点购票窗口购票,记录学生的出行日期和电话,之后整理记录安排车辆,而现在校车平台方虽推出线上购票,但仍需保存二维码上车出示现场核销人员。

我们团队拟推出“易行”项目——集订票、购票、在线选座等功能为一体的公众号/小程序,节省候车时间,避免校车资源浪费,我们拟以与校车平台方烤荔枝平台合作,将实时发布校车预计抵达时间,并提供相应班次的购票预订服务,同时也将根据具体车型供同学们在线选座,一系列步骤完成后,将生成专属二维码,在校车点扫码上车即可。

在我们所做出的线上+线下调查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校车刚性需求较为旺盛。在大一至大四的学生群体里,有84.67%的学生会选择校车作为经常出行方式,坐过校车出行的学生更是达到94.67%之高,每月乘校车频率在3次以下与3-10次同为占比45.33%。同时,根据校车平台方数据节选2018年清明假期和五一假期的校车数据可查,清明当天校车出行人次高达2242人次,乘坐大外-高新万达-火车站线占比同样高至96.2%。而五一假期节选4月26至4月30日数据显示,26日和27日虽是放假前夕,乘坐校车前往火车站、机场、高铁站人次却达到3504人次,而28到30日三天平均乘坐人次为1535次。由此可见,校车的需求在我校出行十分显著而有效,更加说明了推进校车智能化服务的必要性。

(2)校车平均候车时间过长。调查显示,候车时间10-30分钟的群体占65.33%,而校车智能化服务的推出将进一步根据后台数据、预定情况、出行时间等信息来科学合理安排校车资源。

(3)可接受程度高。据调查,78%的学生群体对于线上购票,实现选座、自由选择出行时间、在线支付、退还票等功能的方式持接受态度。学生群体偏年轻化,对于新事物可接受程度高,熟悉移动互联技术,多使用移动支付手段,利于推广和发展。

4 现有存在发展问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同样也会带来一些问题,面对目标人群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适应性和抗拒性,只有积极面对并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完善。

以大连市为例,2018年5月22日,大连地铁集团联合中国银联共同推出了地铁手机扫码购票和网上购票车站取票服务功能,实现手机购买地铁票进站。2018 年 6 月 30 日起,大连金州区、开发区、旅顺口区等周边地区设置了700 台公交车明珠卡二维码刷卡。对此信息进行了抽样调研,发现城市居民对地铁网络购票刷手机二维码取票的便民措施并不觉得便利,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城市居民不愿意下载相关的银联 APP,一方面觉得绑定银行卡不安全,另一方面觉得下载新的 APP 太麻烦,更愿意使用现有明珠卡。大多数被调研对象表示希望直接使用现有支付 APP 直接完成刷卡进站消费,而不是通过网络买票。同时,针对大连周边地区公交明珠卡的刷卡乘车进行调研时发现,城市居民对此关注度不高,大连明珠公交 APP 下载率也不高。分析得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该措施推出时间较短,暂时无法评估其发展速度和居民认可度;第二,该措施覆盖面主要集中在大连市周边地区,使用对象局限性较大,无法实现具有代表性和群体性的调查分析。

大连市地铁交通系统传统的现金购票由于购票机器本身对货币的识别度低造成购票时间成本大幅提升。虽然已经推广使用网络购票二维码取票,但普遍接受认可度并不高,尤其对大连每年的外地旅游者和探亲访友的人来说并没有增加任何便利性。即使对于本地居民而言,也由于考虑安全性使用方便性等原因放弃使用该功能,更倾向于使用明珠卡IC卡。

5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也不断完善,其服务也在趋于智能化、智慧化。未来数据信息对于智能公共交通服务的作用将会愈发显著,更应加大对互联互通信息交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积极推广发展,致力于为广大居民群体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猜你喜欢

购票公共交通校车
校车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坐校车
直击痛点的“候补购票”可多来一些
抢不到票?铁路候补购票服务扩大到全部旅客列车
乘坐校车十注意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网络购票时代 莫让农民工掉队
二次规划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The School Bus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