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进步

2019-11-30果果邓鑫

健康之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医学奖超低温黑色素瘤

果果 邓鑫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细胞感知氧气通路”摘得桂冠

近日,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哈佛医学院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威廉·乔治·凯林( William G. Kaelin, Jr.),牛津大学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彼得·拉特克利夫( Peter J. Ratcliffe)以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获此殊荣。这三位科学家曾共同获2016年拉斯克基础医学奖。动物需要氧气才能将食物转化为有用的能量。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了解了氧的基本重要性,但细胞如何适应氧水平的变化一直是未知的。今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开创性发现,解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适应过程的机制。他们为我们了解氧水平如何影响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发现也为开发抑制或激活氧调节机制的新药,抗击贫血、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

癌症免疫治疗领域又取得突破性进展

来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的Yardena Samuels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Eytan Ruppin联合团队发现,在黑色素瘤中,肿瘤内异质性(ITH)越高,免疫系統抗癌的能力就越容易被抑制,癌症进展得就更快。而且,他们还发现,在黑色素瘤中,相比于肿瘤突变负荷(TMB)等因素,ITH对免疫治疗的效果影响更大。甚至肿瘤内异质性对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比TMB更好。说起肿瘤免疫治疗,我们都知道,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有个非常重要的假设:肿瘤的突变负担,也就是TMB越大,新抗原就越多,肿瘤的免疫原性就越强。也就是说TMB越高,免疫治疗效果应当更好。去年,全球首个Ⅲ期前瞻性临床研究表明,TMB可以作为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方法。但与此同时,很多科学家也观察到,TMB高的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也不一致,很多TMB低的患者对免疫治疗也有反应。于是人们怀疑TMB是否靠谱。而新研究则发现,ITH是个很好的预测黑色素瘤疗效的标志物,而且可以与TMB联合使用。 Journal Cell /细胞杂志

我国科学家首创新型无毒超低温细胞保存技术

近日,天津大学校化工学院张雷、杨静团队成功研发新型细胞超低温保存术,首次实现低成本无毒副作用超低温保存人类软骨细胞,有望成为细胞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为血液病、癌症患者等人群带来福音。细胞治疗是指将细胞在体外培养后移植到患者体内,以修复或替换人体受损的组织或细胞,从而达到治愈目的。将细胞超低温冷冻保存用于未来“唤醒”与治疗,被称人类医学发展史上最具想象力的“后悔药”。其原理为:在-80℃或-196℃下使细胞新陈代谢完全停止而处于“假死”或“休眠”的状态,从而实现长期保存细胞的活性和功能。目前相关技术存在严重“瓶颈”:降温过程中形成生长的冰晶会给细胞造成致命的冷冻损伤。杨静在研究中创造性地选取天然两性离子甜菜碱作为细胞内冻存保护剂,成功实现了人体软骨细胞的超低温保存,细胞复苏成活率可达90%以上,从而创造了新型超低温细胞保存技术。Biomacromolecules/《生物大分子》

猜你喜欢

医学奖超低温黑色素瘤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探索古人类基因
享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镇痛成果
不同超低温及其再回至常温时混凝土受压强度试验研究*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内喷式超低温加工机床的温度场仿真分析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
颅内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
左拇指巨大黑色素瘤1例
麻省理工学院创造超低温纪录
细叶小羽藓孢子的超低温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