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外院校大学生国家意识及其建构

2019-11-30万继蓉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6期
关键词:建构

摘 要:为了直观准确了解涉外院校大学生国家意识状况,课题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采取抽样调查与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涉外大学生对国家的身份认同、文化自觉、政治国情认知与行为倾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育引导方案。

关键词:涉外院校;国家意识;建构

所谓国家意识,是国民对自己国家的认知深度与认可程度。大学生国家意识是大学生在成长与接受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国家的情感与认知。涉外院校大学生处于国际交流前沿,其对国家的认知理解程度与情感深度,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身在国际交往中是否自信、是否具有身份与精神归属感、能否实现内心和谐,更是直接关系着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

一、涉外高校大学生国家意识现状

为了直观准确了解涉外院校大学生国家意识状况,课题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采取抽样调查与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在上外大学生中进行信息采集分析。其中抽样调查是从基本情况、身份认同、文化自觉、政治国情认知、行为倾向五个方面进行问卷设计, 共17个问题。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生中随机发放问卷410份,有效问卷回收398份,有效回收率为97.1%。其中女生318名,占比79.9%;男生80名,占比20.1%。四个年级人数分别占比30.7%、26.6%、26.9%、15.8%,涵盖各个学院与专业。

(一)涉外高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情况。

调查显示,大多数涉外大学生认同自己的中国人身份,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情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但也有少数大学生有身份认同危机,更希望自己拥有其他国家的身份。关于“您对祖国的情感”问题,有69.8%的大学生表示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情感;但是也有24.6%的大学生选择对祖国感情一般,5.6%的人认为自己对祖国没有感情;有71.9%的大学生表示,在与外国人交往时,作为中国人会感到非常自豪或是比較自豪; 26.1%的人感到无所谓,但是也有占比0.5的2人感到不自豪,1.5%的6位大学生表示会感到自卑;在国籍身份上,有64.3%的大学生表示,如果可以选择,还是会选择中国国籍,13.1%的大学生选择加入其他国家的国籍,还有高达22.6%的大学生表示会犹豫不决。

(二)涉外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状况

涉外院校大学生比其他大学生接触更多的外来文化,能够用开放心态去接受外来文化,但也存有对传统文化理解不够深入,兴趣不足,缺乏文化自觉的现象。

根据统计,有80.7%的大学生认为现代社会学习传统文化还是非常有意义,因为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基,但是也有17.8%的大学生认为意义有限;还有占比1.5%的6位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没有用,没有必要学习;在学习兴趣上,8.0%的大学生对中国文化更感兴趣,少于9.3%的对外国文化更感兴趣的大学生,绝大部分即81.2的大学生对中外文化都有兴趣,这是符合涉外院校的专业特点的,也有占比1.5%的6为大学生对中外文化都没有兴趣,觉得学习很累,这可能跟目前的学习压力与教育方式有关。在三观形成上,23.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受传统文化影响比较深,66.0%的大学生认为中外文化影响都比较深,但是更多的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有合计10.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受外国文化影响比较深。

(三)涉外高校大学生政治国情认知情况

对于政治、国情认知,涉外高校大学生一直比较欠缺。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涉外高校大学生缺乏基本政治常识,极少数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国家立场。关于“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简单常识,有89.9%的大学生判断正确,但也有8.1%的32位大学生认为是错误的,还有占比2.0%的8位大学生表示不清楚;当问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几年召开一次时,只有不到一半的49.9%的大学生回答正确,有占比25.7%的102位大学生认为四年召开一次,有23.7%的大学生认为五年召开一次,还有占比0.8%的3位大学生认为三年召开一次;还有对于“每年春季召开的全国性的两会具体是指哪两会”问题,能够准确选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大学生只有71.4%,还有28.6%的大学生不知道两会具体是指哪两会;在座谈中,有学习日语的学生曾表示钓鱼岛是属于日本的,而南京大屠杀数据是捏造的,我们因此设计了钓鱼岛归属、南京大屠杀是否存在这两个基本国家立场问题,有6名占比1.5%的日语专业大学生认为钓鱼岛地位未定,10位占比2.5%的大学生认为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远少于30万人。

(四)涉外高校大学生的行为倾向调查

关于大学生的行为倾向,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但是在具体行为选择上比较多元。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6.7%的涉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只有2.8%的大学生表示“不明朗”,没有人认为会失败;但是对于“留学后会不会回来工作”的问题,也有合计7.8%的31位大学生选择如果留学会留在国外发展,其中5位大学生认为国外的发展空间更大,26位大学生更喜欢外国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选择留学后会回国发展的有45.1%的大学生表面要为国人服务,16.4%的大学生认为国内发展空间更大,30.7%的大学生因为亲朋都在国内、更适应国内的生活。

二、涉外高校大学生国家意识存在偏差的原因分析

涉外高校大学生在国家意识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在行为选择上做出错误判断,我们在媒体上看到极少数留学生在国外为迎合部分美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发表的不当言论,是此类行为的极端表现。出现偏差的原因如下:

(一)从涉外大学专业课程特色上看。涉外高校大部分专业是语言类专业,而且复合型专业也极具语言特色,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对语言所在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同理心;但是有的大学生会过分植入,也容易对中国产生不满情绪,若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与政策理解,会存在误区;不加评判和鉴别地盲目推崇外来文化,就会失去国家立场。如有少数学习日语的学生,会对历史有错误的认识,以及对钓鱼岛归属的问题,有错误的判断。

(二)从涉外院校学生特点来看。涉外院校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性格比较开放,而且涉外高校女生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女生比较感性,更多关心情感、心理、细节上的问题,对一些宏大的社会命题兴趣不大。这在平时的课堂讨论中也可以发现,往往细小的、心理的问题可以引起热烈讨论,关于国家、社会的问题容易冷场。

三、构建适合涉外高校大学生特点的国家意识培育与引导方案

涉外高校大学生若是对国家有深刻的认知与强烈的情感,具有身份与精神归属感,在国际交往中往往更加自信,内心也更加和谐;而涉外大学生对外交往比较频繁,他们的认知与行为选择更是直接关系着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

(一)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涉外大学生国家意识培养和引导的主渠道功能。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针对性,根据语言类高校的學生特点、专业特色进行分类教学。如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大学生对中国的国体、政体等基本常识性问题不清楚,而在日常教学中思政教师往往高估学生的认知,现在要根据调查情况,加强基本知识点的讲述与考核。

(二)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突出国家意识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此后很多高校提出课程思政的理念,即在专业课等各门课程中加强思想政治引导。上海外国语大学也有很多学院与语言教师提出相关课程设置,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国家意识。

(三)在管理中加强国家意识的培养。学生管理工作是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环节,在过程中吸引吸收学生参加民主管理,参加勤工俭学和公益劳动,培养学生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与社会; 上海外国语大学则整合全校学生管理的块面,建立大学工体系,将学生的培养、实践、就业、心理建设、安保等都归口到学生处,建立下属校党委的学工委,搭建管理育人平台。

(四)搭建新媒体平台,在新媒体上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宣传与政策解读。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对重大事件、重要政策宣传解读,对重要舆情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基金项目:根据上海市2018年度德育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8-D-033)“涉外院校大学生国家意识及其建构”研究过程与成果整理, 课题负责人:万继蓉。

作者简介:万继蓉,女,汉族,安徽人,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猜你喜欢

建构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