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多元交互式教学模式
2019-11-30黄美燕
黄美燕
摘 要:高职院校教学应以培养具有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该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以路桥专业为例,分析了当前路桥专业教学实践中的不足,探析了多元化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技能类专业的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互联网+ 多元交互式教学 路桥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b)-0147-02
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与各个方面的结合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模式,教育教学领域也不例外。互联网+教育能够更新教学理念,重新整合已有教学资源,改变原本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方式。因此,路桥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顺应互联网+的趋势,采取多元交互式教学模式,更为充分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实现各实践教学模块间的交互协作,发挥整体作用。
1 互联网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模式转变
互联网技术与各个行业、不同领域相互结合,产生了互联网+。互联网+传统行业相互结合,借助互联网平台创造新的模式[1]。比如,互联网+职业教育。技术的发展、产业的推动都会影响职业教育的推进,因而主动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2]。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需要革新的重要方面是教学模式,打破以往教学实践中侧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开展不充分的局面,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弥补传统教育不足,提升学生实践素质与创新能力,不断创新实践性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2 路桥专业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2.1 课程设置缺少灵活性
通常的路桥专业教育按照逐渐递进的方式开展,从公共课程到基础专业课程,从深度专业课程到专业课程实践阶梯式推进。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当然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其缺少靈活性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而且有可能出现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情况,学生难以对所学理论进行恰当运用。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革新路桥专业以符合市场需求,需要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与实践。
2.2 实验项目单一、不够创新
高职院校基础性实现设备一般比较齐全,能够满足初步训练需要,然而大多数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固定、程式的学习与实验。虽然学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训练,但是实验内容不够丰富化,缺少多方面能力的训练。此外,实验项目单一,综合性项目缺乏,师生互动不够充分,挫伤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创新性培养。
2.3 社会实践开展不够扎实
虽然学校在寒暑假或者学习结束会对学生提出社会实践要求,或者安排学生深入社会进行专业训练,以期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打基础。但是,实践效果的最终检查与检验方式是提交社会综合实践报告。这种方式的考核难以对学生的具体实践效果进行监督管理,导致社会实践效果不理想,出现“走过场”的情况,学生往往以完成报告或心得为目的应付考核。
2.4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新时期,不少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联合培养,实现学习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对接,既能提升教学质量和就业率,又能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供给。然而,在实际的校外学习基地或联合培养点地学习中,或因企业追逐经济效益,多把学生看作临时工,重复基础性操作,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或因投资成本较高,长期才能看到效果,企业不注重对实习学生的培养,导致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质量不高,影响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增强。
3 多元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基于互联网+大背景,多元化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为路桥专业教学革新提供了新的路径与实践方向。
3.1 学生与互联网+学习模式交互
路桥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开展实践。在课程进行过程中,需要穿插很多实践性的内容,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授课教师仅仅围绕理论开展课程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吃力、被动。而在课程上进行工程的具体实践又不具有现实条件。互联网+能够破解被动状况。教师通过互联网+整合和展示不同的教学资源,利用在线数据库资源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课程理论[3]。比如,教师进行路桥项目施工过程视频的播放,或者具体操作步骤的动画呈现,可以让学生在观看中学习、巩固、掌握理论。课外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掌握水平、知识兴趣点等从在线数据库资源中挑选适合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分享的资源形成自主学习资源库,并且利用电脑软件进行模型的制作,在交互中开展学习与实践。
3.2 学生与教师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中交互
学生与教师是教学过程中两大参与主体。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路桥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是其重要方面。这些互动的开展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教学实践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沟通、开展活动。需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核心的课程设置,充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与主动性。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组织者,激发学生发挥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通过实验类、设计类、创新类、职业性等教学课程体系促进教学改革,增加师生之间的交互与教学互动。在实验类教学中,以实验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衡量学生对于理论的把握,改变教师演示的模式,让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训练任务[4]。设计类教学中,利用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两个计划,结合具体工程案例,让学生初步在实际工程中积累技能与经验。创新类教学中,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性尝试,加强对校外实践的监督、管理。在职业性教学中,既要强调获得职业资格的重要性,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综合能力。
3.3 注重建立多元化、创新性实践模式
教学模式的革新与完备终究离不开教学实践的开展,只有具备了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才能为教学的生动开展创造前提条件。因而,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性具体项目,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双向培养机制,让学生在项目的实践中积累经验。这些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为多元交互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探索实践环境,能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应用、学习实践能力,也为教师开展交互式教学的探索提供实践策略。学校还需逐步完善教学评估体系,通过评估考核保证课程实践与项目开展的效果,促进教学管理。这样才能在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中促进教学模式变革适,应互联网+大背景的时代发展需要。
4 结语
互联网+的时代趋势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很多选择、,以此为背景,该文探讨了开展多元交互式教学的时代要求与现实必要性,并且从教学资源、教学主体和教学制度方面提出交互关系实现的路径,为以后路桥专业教学中提升课程吸引力,增加课程实践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与创造能力等提供参考。以期借助教学模式的更新为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体系的完善、教学内容的丰富提供可行性方案,切实促进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高丽贤.“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实践课堂交互式教学研究——以印染产品检测技术课程为例[J].职业,2018,488(26):89-90.
[2] 宋扬.“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247(6):142-144.
[3] 程蒙蒙,汪涛.地理经验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课堂提问个案比较研究——基于“多元交互式”课堂观察平台[J].地理教学,2017(4):10-13.
[4] 许胜,李彦林,曹健.电气专业多元化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24):243-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