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络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创业就业带来的冲击及对策

2019-11-30张浩益

科技资讯 2019年25期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张浩益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教育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学生不仅仅在自身的学习生活中有了更加多样化的信息接收渠道,更使得教师在自身的教学方法上有了多样化的创新。对于我国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而言,需要更多地结合网络新媒体的特征,使得创业就业教育更多地与新媒体手段进行融合,提升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同时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该文就将具体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教育应当进行怎样的改革。

关键词:新媒體文化  大学生创业  创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a)-0237-02

目前社会上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促进我国的高校更多地对学生的创业就业教育给予关注,使得学生对创业有良好的理论认知,同时也能对目前社会上的经济环境和现实条件有良好的了解。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凸显出了极大的优势,高校的创业教育应当认识到新媒体的发展所带来的各类影响,吸纳网络新媒体所具备的优点,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信息接收环境、个人表达平台以及取得社会连接资源的空间,并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创业人才。

1  影响

1.1 提供丰富信息资源

在网络新媒体文化的作用下,各个互联网平台中的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人们能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而大学生要想在毕业之后进行创业或就业,没能掌握足够的信息资源是不可行的,如对于寻找就业机会的大学生来讲,由于传统环境下信息资源不够丰富,使得这些大学生的就业面比较窄,对应聘单位的详细资料不了解。而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不仅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海量需要其就读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还可以登入该用人单位的官网或相关论坛,查看该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以及晋升情况等,进而使大学生能对各个用人单位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选择符合自身的最佳就业方向[1]。

1.2 提升创业就业能力

在国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新媒体时代,传统的保守思想也逐渐被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所取代。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我国当代大学生也越来越倾向于运用新媒体工具进行信息资源的自主探索,而不在情愿过多的被动接受知识。在大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其就可以进行更多主动思维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锻炼,而这些都是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一部分。

1.3 拓展大学生知识面和交际网

对于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其是否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和人际关系,对于其后续的就业创业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在当前的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除了从课本和生活中获取相关知识之外,还能在互联网上阅读更多的学习资料,并参与各种网络培训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加牢固,也使具有更为广阔的知识面,在面对事情时有更合理的思维方式。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达,大学生和他人进行交流合作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如微信、QQ以及微博都是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交流工具,使得大学生的交际网得到了有效的拓展。

2  面临问题

2.1 信息安全性有待考证

出现在各类网络平台上的信息资源并非都是有用的,甚至还存在一些具有恶意的信息,如果大学生盲目地相信这些信息,那就很可能导致其在毕业之后误入歧途。虽然我国有关部门对网络上信息资源进行了有效的监控,尽量避免一些不安全的信息出现在互联网平台上,但由于监控系统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且网络上信息资源的数量过多,故很多平台上仍然存在很多不安全的信息。如何避免我国大学生对这些不完全信息进行阅读,进而对其思维方式产生影响,也是网络新媒体文化环境下面临的重大难题。

2.2 学生新媒体信息素养薄弱

虽然网络新媒体文化能为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带来很多帮助,但很多大学生却对这一功能进行忽略,更多是运用新媒体技术来进行娱乐活动和不法行为,如一些大学生运用新媒体技术在互联网上进行网络犯罪,骗取他人钱财,严重违背了我国培养大学生的教育目的。此外,由于很多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功用认识不够清楚,不能做好对自己的保护,使得其在新媒体文化环境下更易受到来自互联网的思想冲击,进而引起学生思想的不正确发展,这显然也利于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提升。

2.3 教师在新媒体运用上的专业素养不足

对于我国很多高校教师来讲,其思想观念都过于保守,使得很多高校教师都没能对当前的新环境进行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导致其不懂得如何运用新媒体文化来进行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甚至还有一些高校教师对新媒体文化环境有错误的认识,使得其在教育过程中将学生引入了错误的方向,导致学生创业就业的途径更加艰难[2]。

3  应对措施

3.1 运用新媒体加强社会连接

在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当中,学生只能够在自己的实际生活圈内构建社会关系。但网络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出现,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社交圈,使得学生能够与相隔千里或从未谋面的人建立线上的虚拟社交关系。同时网络上以共同爱好为连接点建立的各类虚拟社群,使得学生们有了多种多样的公共讨论空间,比如贴吧、微博超话、豆瓣小组等都是类似的虚拟社群,人们以虚拟的身份在这样的社群当中表达自身的观点,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进行讨论,形成了一个既松散又稳定的社交圈。目前的创业就业教育应当更多地培养学生运用各类社交媒体进行社会关系连接的能力,在各个社交社群当中寻找到符合自身兴趣以及信息需求的社群。

3.2 构建新媒体创新就业信息资源环境

学校在创业就业教育相关的信息发布时,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使得学生可以快速和方便地接收各类最新的创业就业信息。新型社交媒体已经融入了每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学生的信息接收渠道大部分都是以这类社交媒体为主,因此教师应当借助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或微博来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发布,将各大企业的最新招聘信息统一集中在这一新媒体上发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和意向进行相关信息的查找。另外,学校还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发布有关的创业教育课程视频,使得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对于自身的创业能力进行多维度的培养[3]。

3.3 开展虚拟就业实践活动

为增强学生在新环境下创业就业经验,使其能在步入社会后有能更好地面对各项工作,高校教师还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来带领学生进行虚拟的就业实践。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制作个人的动画简历,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展现自身能力。在各类实体创业大赛的举办过程当中,容易出现耗费成本过高、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现象。而借助网络新媒体所举办的虚拟创业实践大赛,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活动的宣传可以覆盖到更大范围的学生群体,使更多的学生能认识到该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其教育价值,同时,线上参与的便利性也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使得学生在这样的虚拟实践当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得到更多的个人能力提升。此外,高校也可以和校外企业进行合作,让这些企业派遣专业人员在这些虚拟活动中扮演评委,使得整个虚拟活动的价值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4  结语

新媒体使得学生能够拥有广泛的信息收集能力,提前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和经济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帮助学生在实际创业之时有更加准确的判断。同时网络新媒体也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能动性,学生可以自行利用网络技术和智能设备手段来进行个人形象的构建和社会关系的连接。同时针对新媒体对高校创业就业教育所带来的冲击,相关的专业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的新媒体素养,使得教师可以更好地借助网络新媒体来提升自身的就业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于磊.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就业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6(20):66-69.

[2] 刘剑霞.新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及对策[J].信息记录材料,2018(3):147-150.

[3] 魏榛,田静.新媒体时代网络创业就业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启示——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J].新闻爱好者,2018(3):109.

猜你喜欢

大学生创业
从“互联网+”分析大学生创业的未来发展
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研究
创业公司及项目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财务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的运用
编辑出版专业大学生的自出版创业模式研究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研究
“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思考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