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身份认同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2019-11-30程莉评
摘 要:随着新時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技术,更需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由此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同时,人们更加追求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身份认同。鉴于此,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在社会身份认同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十分有必要。通过对现状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提升辅导员身份认同,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社会身份认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我们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从他们的工作角色来看,他们不仅是学生日常工作的管理者,也是高校的服务者,更是学生思想工作的教育者,复杂多样的工作内容,模糊的职业化概念,变化的时代环境等等给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这也致使辅导员难以实现自我价值和组织目标,基于社会身份认同理论,人们会努力实现和保持积极的社会身份认同(Tajfel,1979),因此,从社会身份认同视域下探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能更好的帮助广大辅导员明确自身职业价值,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社会身份认同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挑战
新一代的大学生有个性,有想法,在美好生活的环境下,父母从小呵护,使得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自私自利等负面因素存在。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加强他们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是当下最为紧要的事情。然而,当下高校辅导员工作身份、角色复杂化使得辅导员身份定位出现异化,沈威于2016年通过问卷调查得知我国73%的高校辅导员认为自身地位比较低,有77.9%的辅导员经常或总是觉得承担的工作身份过多,被各种工作的时间表追赶前进,常常有很强烈的疲惫感和无力感。社会身份认同直接反映了个体对自身角色的反思与期待及社会对身份定位的认可与规定(沈威,2016)。面对社会认同与个体认同的双重压力,辅导员难以得到在自己所属领域的认可。进而,辅导员对自身工作身份迷茫,所获得的职业认同感低,辅导员的转岗离职率增加,对于高校而言,辅导员入职培训花了大量时间、金钱,面对辅导员的转岗离职,致使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受到阻碍,进而成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大挑战。
辅导员的多重角色:管理者、服务者、教育者,角色的冲突给辅导员工作职责带来了矛盾与不明确性,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辅导员需要严格按照学校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作为学生的服务者,辅导员又需要在学生出现心理危机、人际关系不和谐、就业迷茫等问题出现时,耐心开导学生,成为“大学精神的营造者和传播者,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作为学生思想的教育者,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他们又承担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形势政策、创新创业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需要引领学生正确思想,向学生传递正确政治价值导向,进而实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政治方向引领。
三个角色共同构成辅导员重要的工作内容,突显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基于社会身份认同理论,积极的社会身份认同是基于个体所属群体和非所属群体之间的倾斜比较产生的(Tajfel,1979),相比较学校其他专业老师,薪资待遇等的差别,会使得他们在经济回报这一方面有所落差,进而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社会身份认同理论认为,如果社会身份令人不满,人们会努力离开现属群体并加入更有利的群体,当辅导员在高校与教师的声望与地位有明显差别时,在学生面前和其他教师心目中的身份定位错位,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度降低,对辅导员工作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转岗、离职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
二、社会身份认同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构建
(一)辅导员自我角色转变
高校辅导员应当积极进行角色转变,他们既是管理者、服务者又是教育者,基于社会身份认同理论,人们努力实现和保持积极地社会身份认同,而积极的社会身份认同是基于自己所在群体和其他群体之间的比较产生的,面对多重角色,职责任务交叉,他们极有可能与其他群体如教师群体形成对比,或者与行政人员形成对比等,对比可能是工作内容,亦可能是绩效薪酬待遇、晋升机遇等,因此辅导员一定要树立自己正确的角色定位,拒绝做学生的“保姆”。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他们应当严格按照学校、学院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对待学生奖助学金、荣誉评比工作公平公正,党团建设有制度,组织开展活动有目的;作为大学生的服务者,工作内容涉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转换专业、就业指导、情感问题、社交问题、升学问题等等,对此辅导员应当做好大学生的引路人,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担任教育者的角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更要坚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
作为高校辅导员,积极的社会身份认同,建立在优秀工作体现之上,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高校辅导员应当紧抓实事前沿,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建设。(1)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平台。如微信公众平台,学会使用网络用语,关注时事,利用平台与学生之间有着良好的沟通。(2)开设教育与专业学术结合一起的网站。思想教育与学业一并严抓,通过网站教育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3)开启个人知心账号。如QQ、微信、微博等,方便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避免个别学生面对面交流时的拘谨,也能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更能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防止问题滞留,信息传递缓慢情况出现。
(三)加強以“学生为中心”的谈心谈话
当前辅导员多重角色、任务导致辅导员和学生谈心谈话时间逐渐减少,辅导员第一重任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是思想教育的客体和对象,“以人为本”的教育即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辅导员所做之事,所解之问题五一不是围绕学生开展,学生问题主要来源于与其之间的谈心谈话,深层交流,因此,辅导员在社会身份认同视域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的又一前提是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谈心谈话。通过谈心谈话,将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共同解决,更能促进对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具体形式可以为面对面的交流,但要尽量避免在办公室等正式场所,可以为校园散步等;还可以通过和学生组队参加各项比赛,促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团建活动,融入到班级里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等等。
(四)改善辅导员工作环境
目前社会对辅导员的支撑系统相对薄弱,对辅导员职能的不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和职位认同度,基于社会身份认同理论,人们往往是努力实现和保持积极的社会身份认同,辅导员需要一个对他们社会身份认同的环境,因此,相关行政部门应当做好促进辅导员身份认同的工作,提高社会对辅导员的认同度,强化辅导员的生活保障和晋升机制,积极为辅导员营造职业归属感,提升辅导员工作的幸福感。各高校也要完善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推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化,坚持工作内容和工作回报成正比,另一方面,高校也要为辅导员开设相关的业务培训机制,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学习机会,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专业素质,进而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奠定基础,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的开展。
总之,社会身份认同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关键在人,辅导员自我要做好角色定位,理清工作职责,学会与时俱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谈心谈话,从根本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学校也应当给辅导员建立良好工作氛围,助于他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06.09.
[2] 杰弗里·A.迈尔斯.管理与组织研究必读的40个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沈威.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的冲突与消解[J].思想教育研究.2016(05):96-100.
[4]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2.
作者简介:程莉评(1993- ),女,硕士在读,江西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