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家长期待研究
2019-11-30陈思张深宜
陈思 张深宜
摘 要: 当人们困惑于“入园难、入园贵”现象时,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期待。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焦点放在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上,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在当前民办幼儿园转型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背景下处于需求第一线的幼儿家长的期待需求,了解他们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识。当民办幼儿园转型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时,他们对转型的幼儿园又有哪些期待和要求,进而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尽一份努力。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和探究普惠性幼儿园的社会期待相关研究、探究家长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期待价值及他们理想中的普惠性幼儿园与实际的落差问题,并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 普惠性幼儿园 民办幼儿园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2010年国家相继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均提出学前教育要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在当前我国公办园不足、民办幼儿园所占比例过高的现实背景下,《意见》明确提出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同时,要“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自此,“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这一概念正式进入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促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成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目标①。本文从学前教育直接需求对象家长的视角了解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这一新生事物的期待状况和持有的态度,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提供参考。
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家长期待分析
(一)样本结构。
笔者主要从黄冈市三所普通私立民办幼儿园选取80名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问卷从四个方面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家长期待进行调查。一是家长的基本情况调查,家长的月收入、学历、年龄等。二是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园的认知情况调查,即包括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园的认识、对国家实行政策的了解等。三是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态度调查,包括对民办园转型为普惠性民办园的态度、期待原因的调查等。四是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园的建设期待,包括园舍建设、园舍规模、师资期待和人员配备的期待等。问卷于2018年4月起发出,总计80份,回收的问卷总计8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问卷总计74份,有效回收率为92.5%。
(二)家长基本情况。
(1)家长年龄
从表1可以看出31岁—35岁的家长居多,26岁—30岁的家长其次。说明家长群体大多属于“80”“90后”。这类家长群体既肩负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任,又忙于繁重的工作。不管是身心还是经济的压力都比较重。家长是幼儿园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幼儿园除了对适龄儿童进行教育以外,还为家长参与劳动活动提供方便。
(2)家庭月收入
从表2可以看出,在参与调查的80名家长中,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约占11%,3000元—5000元的约占81%,5000元以上的约占8%。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家庭属于中等收入水平,11%的家庭收入在3000元以下,弱势群体家庭。属于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在承担教育支出费用上可能略微吃力,对于弱势群体家庭来说,过高的教育支出是一个经济负担。普惠性民办园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长们的经济压力。
(3)家长文化程度
从表3可知,家长的文化程度以“大专或本科”居多,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没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7%,硕士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家长约占5%。文化程度不同会导致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园的认识有所差别,文化程度越高的家长对教育要求的敏感度会更高,期待也会进一步提高。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则更期待在经济可负担的情况下孩子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通过教育改变人生。
二、普惠性民办园的家长期待状况分析
(一)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园的认知情况调查。
(1)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园的了解情况
如表4所示,没有家长表示完全了解,表示基本了解的约占7%,表示不清楚的约占47%,表示完全不了解的约占19%。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不清楚和完全不了解”的家长居多,说明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这一名词是陌生的,说明部分家长可能在日常中听人提起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但是并没有深入了解过什么是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2)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园的看法情况
通过表5可以看出,41%的家长表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应该符合办园规范,收费低且有质量的要求,33%的家长表示应该符合以政府扶持和监管为主的要求。可见家长对政府介入支持和规范管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需求。
(3)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政策了解情况
笔者认为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园政策进行了解,主要是引起家长对自身受益方式的关注,特别是弱势群体家庭,了解普惠性民办园的相关政策能够有效减轻自身负担。从2016年3月份湖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的通知》来看,目前国家相关政策重点放在对民办园转型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工作上,严格把关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标准。目的是给家长提供价格合理、质量有保障的幼儿园,从根源上解决家长的“入园难”需求。但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完全不了解和不清楚”的家长占据多数,说明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园的相关政策是模糊的,应该加深家长的理解。
(二)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态度情况调查。
(1)家长对民办幼儿园转型为普惠性民办园的态度情况调查
从表6看出,对民办园转型为普惠性民办园表示期待的家长约占54%,由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普惠性民办园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大多数家长还是表达出了期待。少部分家长表示没有太大感觉或者一般,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少部分家长因为缺少对普惠性民办园的认知,不知道普惠性民办园与普通民办园的不同,没有期待。
(2)家长对民办幼儿园转型为普惠性民办园的期待情况
在表7“期待转型的原因”中,40.5%的家长选择期待政府能够积极参与,规范招生指标,13.5%的家长期待能带来更多的便利,20%的家長期待可以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26%的家长期待能够减轻家庭的教育支出。通过家长访谈发现家长期待民办园转型普惠园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政府参与与支持下,民办幼儿园硬件和软件上的规范性期待,特别是对优质幼儿园教师的期待,再者是经济负担的减轻,这些可以为普惠性民办园的发展提供指导。
(三)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园的建设期待情况调查。
(1)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园收费标准的期待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41%的家长表示希望普惠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园持平。据笔者调查,目前黄冈市黄州区大多数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为6000元/学期,公办幼儿园在政府的大力资助下,收费标准为2000元—3000元/学期,相对而言,民办幼儿园的收费相当于公办园的2倍—3倍,由于公办园数量不多,招生幼儿人数有限,大多数幼儿家长不得不选择高收费的民办幼儿园,必然会对一般收入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2)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园环境设施的期待情况
在对幼儿园的园区选址期待上,34%的家长选择在家附近,最好是小区幼儿园,有27%的家长选择只要教育质量保证,远近都可以接受;20%的家长选择只要交通便利,远近都可以接受。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更多的家长倾向于就近入园,选择小区幼儿园,再者家长对普惠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视。但据笔者调研发现小区幼儿园一般规模较小,属于比较弱势的民办园,所以政府在转型普惠性民办园的时候可以优先将小区幼儿园纳入考虑范围。
(3)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幼园教师资质的期待情况
由表10可以看出,大多数家长期待普惠性民办园在招聘教师的时候选择“只接受持有幼教资格证的教师”和“必须是学前专业”的教师。说明师资力量作为家长评价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师的质量决定一个家长对幼儿园的选择,家长们都希望由专业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
(4)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幼园教师配备的期待情况
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园保育工作的重要性,保育工作担负着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任务,在家长对“保育工作”的期待中,61%的家长选择两教一保,32%的家长选择三名专员老师。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家长期待有一名专门的保育老师对幼儿进行照顾,说明家长对保育工作的重视。
三、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家长期待的分析思考
综合80名幼儿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期待问卷调查及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笔者就普惠性民办园的家长期待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家长缺乏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深入理解。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与访谈记录分析,笔者发现普惠性民办园由于是一个新生概念,大多数幼儿家长并不了解甚至可以说是陌生的,也有小部分家长听别人说起过或者在新闻上看到过关于这方面的报道,但也是一带而过并没有深入了解。幼儿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在“好幼儿园”里成长,但是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现在孩子的入园问题已成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要想进入理想中的幼儿园就读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当国家为了解决“入园难”问题,提出要普及“普惠性幼儿园”时,作为受益主体的幼儿家长对什么是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都不清楚,对“普惠性”的理解只停滞在表面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必将影响家长为孩子选择普惠民办幼儿园的意愿。
(二)家长期待普惠性民办园生均收费与公办园持平或略高。
近年来,高价民办幼儿园成为社会焦点,所谓“入园贵”现象指民办幼儿园收费过于昂贵,给家长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民办幼儿园各地区生均经费的划分方式各异,不同等级的民办幼儿园在办园成本和保教质量上存在一定差异,意味着政府在将民办园转型为普惠性民办时要依据办园性质考虑对幼儿园的生均经费补助。在本研究调查中发现,家长表示期待普惠性民办园的收费可以和公办园持平。笔者认为,政府在对各地区普惠性民办园制定收费及生均经费的时候,要注意各地区转型民办园的等级和质量。
(三)家长希望普惠性民办园具有优质齐全的教师队伍。
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师资队伍的重要性,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是教师,教师担负着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期待中,教师资质和保育工作的开展是最看重的条件之一,充分说明优质的师资力量对家长选择幼儿园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性。在调查家长对普惠性民办园教师的入职标准要求中,34%的家长选择希望招聘的教师必须持有幼教资格证,27%的家长表示希望招聘的教师必须是学前教育本专业的,可以充分看出家长对教师入职条件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期待普惠性民办园严格把关教师的入职标准,打造一支优质齐全的教师队伍。
(四)家长期待孩子就近入学普惠性民办园。
一所幼儿园的设施质量是家长对其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包括幼儿园的园舍规模、活动材料和玩具种类、幼儿园与家距离等方面。笔者通过调研发现,相比对普惠性民办园的园舍规模、活动材料等方面的关注而言,家长们更关注普惠性民办园能否满足“就近入园”的诉求。说明对年轻家长群体来说,在平时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每天还要接送孩子,如果幼儿园离家太远了,必将耗费很大精力。对此,笔者认为现在各地区在将民办园转型为普惠性民办园时,最先把目光投到小区配套幼儿园身上。因为这部分幼儿园的园舍规模是以居住区规划的居住人口划分建设的,招生人数因园舍规模衡量。比起其他私立民办园,小区配套幼儿园能在短期内转型成功,满足家长的入园需求。
四、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家长期待的建议
(一)提高普惠性民办园的普及度,更新家长的理解。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各地市的决策者必须先对普惠性民办园具有深刻的认识,让各地市政府主管部门和从事学前教育的工作者及各社区的工作人员先学习普惠性民办园的价值取向,一层一层地向下宣传学习。其次由社区工作人员和从事学前教育的工作者将自己的深刻理解传达给家长和其他社会成员。笔者认为,社区是政府扩大普惠性民办园普及度的有效基础依托。因为每个社区的工人员都有固定的管理家庭,社区工作人员与本社区的家长和其他社会成员联系紧密。社区可以邀请部分学前教育工作者或者普惠性民办园的幼儿园管理者来区进行普惠性民办园宣讲,面对面解决家长的疑问,使家长了解什么是普惠性民办园、普惠性民办园的政策内容,普通民办园转型为普惠性民办园得到大力发展。
(二)完善普惠性民办园的政策规范,出台具体、可操作的收费标准。
不同家庭背景对普惠性民办园收费标準的期待不同,普惠性民办园的发展初衷是延续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使广大老百姓都能受益,包括中等收入家庭和贫困家庭。因此,要真正落实普惠性民办园的普惠性和公平性,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并出台普惠性民办园统一的收费标准,将收费规范在普通大众家庭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特别一定程度上减轻弱势群体家庭的负担。同时,政府还需要制定一系列补助措施,如:对贫困家庭给予一定的补助,根据幼儿园规模大小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根据低保证明决定减少保教费还是提供免费的保教、规定拨款的经费专款专用等。各地区还可以制定关于普惠性幼儿园的管理监督体制,指定监督部门和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家庭和社会等各方力量对普惠性民办园运行各方面,特别是经费使用上进行监督。
(三)稳定和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队伍。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民办园师资匮乏是一个软肋,有些民办园的整体教学水平普遍较低,教师流动性强,民办园招聘教师门槛较低。普惠性民办园招聘教师时应该建立统一的招聘程序,教师资格证和是否接受过一定课时的职前教育训练作为招聘第一关,主要了解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因为需要长期面对一群懵懂无知的幼儿,所以要观察和考察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应尽快制定科学详细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规划,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帮助教师认识自身的不足,给教师提供专业方面的支持降低流动性。
(四)注重对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普惠转型,满足家长“就近入园”需求。
政府应注重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转型,因为小区配套幼儿园对家长而言交通便利,根据小区人口招生计划对家长来说是最便利的选择。但是在小区配套幼儿园转型上,政府要严格监督幼儿园资金的去向,确保资金是否用在幼儿园建设上,或者用于幼儿生活环境的改善、教师补贴及幼儿园玩教具的购买上,落实资金的使用。
注释:
①苑小娣.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成长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是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根本[J].学前教育研究,2010(05):4-6.
[2]王声平,姚亚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管理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J].教育评论,2018(03):58-61,150.
[3]宋卫斌,郑一斌,刘新荣.武汉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公用经费投入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7,28(03):86-90.
[4]苑小娣.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成长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5]袁志华.昆明市官渡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资管理现状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6]冯学珍.家长心目中的“好幼儿园”调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7]姜晓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8]秦旭芳,王默.普惠性幼儿园的社会期待比较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3(12):12-17.
[9]李晔明.普惠性幼儿园学习环境现状调查及思考[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10]胡慧睿.民办幼儿园普惠性转型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大别山革命老区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YJCZH024)、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研究——基于黄冈市的调查》(项目编号:17Y113)、黄冈师范学院鄂东文化与教育中心科研项目《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