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念的传统文化底蕴

2019-11-30管淑娇李文倩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6期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

管淑娇 李文倩

摘 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世人留下立言修身名言警句,同样为治国提供了珍贵财富。本文对传统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从德治、民治、法治这三个方面对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念进行阐述,使古典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重新迸发出其勃勃生机。

关键词:古典传统文化;治国思想;现代化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思想。儒家思想家主张“为政以德”。儒学创始人孔子曾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战国时儒家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荀子也曾言,治理有序的国家必然昌盛,毫无章法的国家必定疲弱,而想要国家治理有序,需要清明的执政者,同时还必须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完善出规章制度。中国悠久历史中逐步形成以下几种治国思想:

(一)“为政以德”的德治

春秋末年,孔子已经认识到了多元化社会思潮对皇权的冲击,对社会治理的危害。他一边在破除旧德,反对违背集权的观念;一边在树立新道德,积极提倡“仁者爱人”的观念。 孔子认为通过礼可以调节世间人际关系,更可以调节人神关系。其德治思想具有两方面的侧重点,既侧重于教化民众,要求百姓拥护统治者;又提出民本思想,“取信于民”是立邦之根,“安民”则是最终目标。为实现取信、安民的目标要求,必然提出照顾百姓利益,使人民有所得,有所依靠的政策,但是其侧重点更在于规范、约束领导者的思想和行为:首先,发挥好领导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其道德实践和自身修养,只有当领导者自身思想、行为、品质,态度端正之后,才能为成为合格的统治者,才能实现利国安民的目的;其次,强调一国之主要节约民力,不能为满足自己私欲而浪费民力、物力,同时要兼济爱民,关心民众之疾苦,协调双方关系,缓和二者矛盾,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才能安定;最后,孔子认为在选拔官吏时要考虑百姓的诉求和愿望,只有把私心严重、鱼肉人民的人弃如敝履,选拔正直不阿的人当官员,人民才能信服拥戴,社会才能和谐稳定。虽然孔子认为要以德治为主,但他并不排斥必要的刑罚措施。他认为只有把教化和刑罚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有效治理,以德主刑辅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总而言之,德治思想的根本不在于“治民”而在于“治官”,“治官”和“治民”共同构成其德治思想。

(二)“为政以民”的民治

从儒学起源发展到其逐渐完善无疑不体现儒家思想本质上是一种人治为主的理政模式。虽然在“民治”产生之前有德治、礼治,甚至仁政思想的提出,但是最终都是要回到“人”这一核心本质上,通過才德兼备的统治者来维护统治,维护国家稳定。春秋末期礼乐全面崩溃,神权思想失去其本有的作用,孔子将思想重心从鬼神之上转移到人的角度,孔子认为统治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想而知,‘人是其理论体系中的关键所在,贤君更是国家存在发展的依赖所在。孟子主张“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的人治,孟子认为国家应重视荣誉,避免耻辱,要选用贤才兼备的人作为官员,其对“仁”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仁政”的思想观点,同时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仁政”对于统治者而言,更看重的是其能否安抚民众的异化心态,缓解社会矛盾,从而更加有利于法令规章制度的统一实行。儒家思想早期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其思想理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王的私心,使统治者在位期间时刻注意克己省察,另外其理论对平民也产生深远的影响,培养了其服从敬畏之心,使其便于被统治。儒家虽重视人治,但并不是完全排斥法,只能说儒家重视人治超过法治,君主及其统治集团都是他统治的工具,区别在于有无生命而已。世间万事存在正反两个方面,孔孟这极为“人治”的观念却正好是法治得以出现的前提,因此,造就了不同面思想观念--法治观念。

(三)“为政以法”的法治

在法家思想中,治理国家绝不能依靠道德进行说教,必须靠奖善罚恶来治理。在法家看来,“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行为,是人生存发展进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恰恰是基于人存在这种人性好恶,“法治”思想由此诞生。正是由于充分了解到了人类天性中的趋利避害的存在,法家便提出“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主张政事“一断于法”,不能容忍个人的私心,并强化某些社会行为规范的强制性,使其不可被违。因此在某些意义上,法家的法治主张是积极的,但是法家的思想终归是君主和皇权的产物,其最终目标仍然是要维护统治阶级的权力及其利益,其思想仍然具有明显缺陷:首先,法的来源是君主的意志,并非天下百姓公意,故黄宗羲言“三代以下无法,但人们却都在说法,故而只能是“非法之‘法”;再者,因君王是法的诞生来源,所以君主超越法的束缚。更重要的是,君主是法的主体,法为君主服务,为伸张君权、王权。这样的法,只能够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二、汲取传统文化治国智慧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

九十多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独特魅力,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正是基于此,在推进国家的治理和发展过程当中,党中央继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在深入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及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发展的趋势特点,积极实现国家的有效治理。

(一)法治与德治并举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就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道德是法治建设实施的基石,法治建设需要道德建设先行。没有道德观作基础,法律可能成为专制暴政的工具,法治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制度建设,不可能规制社会存在的所有事物,法律规制范畴之外的事物则需要道德的力量来约束,因此厉行法治,需辅以道德治理。同时法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公平正义,立法者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立法者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才能制定符合社会公序良俗的法律,才能维护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的利益,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法治才具备实施的前提,因此,德治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法治是德治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建构思想体系与以民为本并行

新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种种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实力是社会建设方面极其重要的因素,决定社会发展的前途,只有建构一个完善积极的思想文化体系,才能具有强大凝聚力,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同时,我们党必须建立健全治理体系,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窗体顶端。

新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在经过分析总结我国实际的基础上,指出文化实力是社会建设方面极其重要的因素,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前途,只有建构一个完善积极的文化体系,才能具有强大凝聚力,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关系才能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在吸收世界范围内优秀文化的同时,加以创新融合,才能切实提高文化软实力,抵御敌对文化冲击与“和平演变”攻势,守住固有的价值观和思想阵地防线。同时,政者要具有民为本思想,注意发挥民众作用,积极建立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把人民群众冷暖放在首位,服务于民众,奉献社会,勤政为民。

三、结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新时代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和阐述,使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相适应、与社会相协调。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凭借以超凡的理论、高超的思维、坚忍不拔的担当,顺应大众新要求,围绕治理国家过程中的新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法,开创了富有创新性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思想﹑新发展策略,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继续推向前进。历史发展表明,不断汲取古典文化中积极的成分,才能使国家不断前进,建成小康,实现“美梦”,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廖生智.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古代治国安邦思想的传承和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28(02):10-14.

[2] 魏绍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治国理念及其对实现“中国梦”之启示——以道家、儒家、法家思想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34):55-57.

[3] 裴传永.治官而非治民:孔子德治思想的核心诉求与当代价值[J].孔子研究,2014(06):48-54.

[4] 魏绍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治国理念及其对实现“中国梦”之启示——以道家、儒家、法家思想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34):55-57.

[5] 姜洋.论习近平传统文化觀对我国党建现代化的影响[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107.

[6] 肖金萍.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和提升基层党的建设水平研究[J].世纪桥,2018(09):72-73.

作者简介:管淑娇(1995- ),女,汉族,山东青岛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李文倩(1993- ),女,汉族,山西高平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猜你喜欢

现代化建设
探析影响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因素及其措施
新形势下老年教育现代化建设之初探
试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
推进锡林郭勒盟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