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系统性、创新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理论成果
2019-11-30王晓哲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南。十九大报告中突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也指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方向和发展道路,是新时代条件下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政策方针。
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思想引领。行走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社会实践中,我们亟需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头追溯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源头,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指引新时代条件下的生态文明建设。20世纪70年代,很多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学理论的研究中,逐步形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扬弃苏东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回归,实现了在实践唯物论基础上的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有机统一。
我国学界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已近三十年,涌现了不少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成果当中,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副院长刘晓勇先生撰写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书,为系统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最新的视角和方法。正如作者在序言里所说:“笔者试图通过本书的写作解决困扰当前国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三大理论问题:一是厘清理论前提;二是建立理论体系;三是回答中国问题。”该书从此三大问题入手,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几个热点问题的回答等方面做了深刻剖析和论述,是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一部最新力作。全面分析此书,可以发现本书在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取得了以下成就:
系统性: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的整体认知和实用分析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流派,通过发掘马克思主义在生态学上的观点,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同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开展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强调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在于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刘晓勇《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书,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等都做了系统而扎实的剖析说明。通读此书,读者首先会获得全面丰富的阅读体验:书中每一个新观点的确立,都建立在丰富真切的事实之上,建立在精确而细密的论证之上!为了论证每个新观点,作者展开大量篇幅,运用事实论据,展示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全面分析社会制度的组织和管理形式,分别介绍不同思想流派的观点方法,从而严密审慎地得出结论。
为了说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作者分别对20世纪以来西方世界的环境问题、西方生态思潮和绿色运动的兴起等社会背景作了详细的说明。在20世纪以来西方世界的环境问题中,运用了大量数字和数据,列举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所造成的岩石土壤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系统空前破坏的实例,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甚至怀疑是否在阅读地理科学,待到结论出现的时候,读者才恍然大悟,自然环境问题会引发社会管理制度的调整,不同的管理方式体现了不同经济基础的需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直接表象的自然环境问题,其实是不同社会制度管理下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天局限性決定了它不可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被遮蔽的生态学视角,集中讨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自然观。比较“生态空场派”和“生态在场派”,论证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通过分析资本扩张、消费社会、科学技术、控制自然观念、生态殖民主义与生态危机的关系,论述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批判、技术批判和消费批判,体现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超越性和科学性。红绿结合的生态革命论探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革命的动力机制、社会力量、革命目标和方法。在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自然引申出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设想,通过反思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误及经验教训,阐述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观。
经过对当代中国客观存在的生态问题分析,作者阐明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并回答了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热点问题。综观全书,大量运用了举例、对比、归纳、演绎等论证方法,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发展演绎和指导作用等方面做了全面深刻的总结和分析。从整体来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力作,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积极而现实的重要意义。
创新性: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五个基本特征”的概括
学术著作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性,创新性也决定了作品视阈的宽广性和前瞻性,是有别于同类著作的重要依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高度就在于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在理论界初次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观概括为“五个基本特征”,即以“物质变化”为基础理论,以“劳动解放”为根本方法,以“政治民主”为内在要求,以“生态伦理”为基本保障,以“稳态经济”为总体面貌,谋求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改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发展。“五个基本特征”的提出,标志着学术界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特征的研究形成了新的主题建构,为后来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架构和学理依据。
作者对“五个基本特征”的概括,是从自然界、人的解放、科学管理、生态系统和发展经济等几个方面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似自然界的问题,实则与人类社会紧密相关,与人类社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紧密相关。违背自然发展和违背人性的管理方式会取得暂时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只有符合自然发展规律,顺应现代人健康有益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才会获得持久而繁荣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作为整体的存在,在寻找三者的协调发展中找到了科学的解决途径。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将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最高目标确定为谋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明确提出未来新社会应该是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形式。作者概括的“五个基本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把普通人的生产生活、身心健康、个性解放、消费理念置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之中,并指出社会的发展要落实到全体人民的健康生活、舒心工作、健康消费等方方面面,也是马克思主义对劳动者人文关怀的新阐释和新论断。“五个基本特征”完全可以作为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特征的新名词、新论断和新概括,后来者可以借助和运用这个名词一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可谓精准有力。
时代性:对当代中国可持续
发展提供生态文明建设借鉴
把学术研究成果应用到社会现实的改造中,是科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之上,并对客观现实产生正确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对促进社会主义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可持續发展研究》没有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而是积极发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功能,把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时局中来,从生态学角度为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作者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阐述建立在两大反思中:一是对全面反生态的资本主义的深刻反思;二是对苏东社会主义实验失败的生态原因的深刻反思。有破才有立,这两大反思给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能够提供最直接和最现实的例证。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经过螺旋式上升,新的认识必然区别于原来的认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学术研究的成果和两大反思的现实依据结合起来,得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通过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驾驭和导控资本力量;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创建人的新的存在方式相结合;发展生态友好型科技,促进科学技术的民主化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这些启示,分别从社会管理、个体存在、经济发展、生产改进方式等角度启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努力的方向。读者会发现,这几个方面的切入角度很具体,很有针对性,不是泛泛而谈重要意义,而是结结实实抓住了牛鼻子,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操作性,根据每条启示只要再往前深化一步,就会成为每个行业具体可行的建设性方案,这对推进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无疑具有现实的意义。
这部著作选题新颖,把学术界鲜有关注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引入视野,把理论前沿的学术探索、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指导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熔铸于一炉,系统性、创新性、时代性有机统一于全书,显示了作者扎实深厚的学术水平、精益求精的治学方法和独到精确的思想洞见。学术只有积极干预现实,推动实践,才能在社会发展中绽放华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需要深入学习借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和方法,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解决新时代的社会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道路上,刘晓勇先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给我们提供了最新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启示。
作者简介
王晓哲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宝鸡市分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