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基础知识,提高思维能力,打造高效课堂
2019-11-30张文亭
张文亭
笔者听取了一节椭圆高三复习课,通过这堂课引发了我对高三一轮复习课的一些思考.现根据“椭圆复习”的课堂教学来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课堂教学回顾
1.知识回顾:和学生共同回顾椭圆中学习了哪些内容,并构建简单的知识结构图:
椭圆定义
建系
标准方程
数形结合
几何性质
2.热身练习(学生上黑板板演)
(1)若椭圆x236+y2m=1的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e=23,则m=.
生:由题意得:a=6,b=m,则c=36-m,根据e=ca=36-m6=23,解得m=20.
师:让学生自己再对本题出一道变式题并解答.
生:将题中的“焦点在x轴上”这一条件去掉,则这时需要分a=6,b=m和a=m,b=6这两种情况去讨论求解.
(2)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4,一条准线为y=-4,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生:由题意得:2c=4,a2c=4解得:c=2,a2=8,∴b2=4,则椭圆方程为:x28+y24=1.
(3)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并与椭圆x29+y24=1有相同的焦点,且经过点Q(25,2),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生:由题意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a2+y2b2=1(a>b>0),根据c2=5a2-b2=5,再根据点Q得:20a2+4b2=1从而解出a,b,所以椭圆方程为:x225+y220=1.
师:再观察问题:根据与已知椭圆焦点相同就可以求出焦点了,又已知椭圆上一点,则该通过椭圆的定义求解.
另解:由题意知所求椭圆的两焦点为F1(-5,0),F2(5,0),再根据椭圆定义:F1Q+F2Q=2a,求出a,b,从而得到椭圆方程.
(4)设F1,F2是椭圆E: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P为直线x=3a2上一点,△F2PF1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则椭圆E的离心率e为.
生:∵△F2PF1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PF2F1=120°,PF2=F1F2且PF2=2F2M,又由P为直线x=3a2上一点可得:2c=23a2-c,从而解得:e=34.
3.知识完善
通过这四道热身练习将一开始总结的知识结构图完善为:
椭圆定义PF1+PF2=2a(a>c)
PF1d=e(0 标准方程定型(先确定椭圆的焦点在哪条坐标轴上) 方法选择(定义法,待定系数法) 几何性质:e 将知识结构图完善后再将热身练习的第(4)小题进行变式训练: 变式:设F1,F2是椭圆E: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A为直线x=a2c与x轴的交点,若椭圆上存在点P满足AP的中垂线过右焦点F2,求椭圆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生:设P(x,y),因为AP的中垂线过右焦点F2,则有PF2=AF2.又∵AF2=a2c-c,PF2∈(a-c,a+c],从而有:a-c 4.能力提升 例题 设椭圆C: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c,0),F2(c,0). (1)过点F2作x轴的垂线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连接F1B与y轴交于点D,若AD⊥F1B,求椭圆的离心率e; (2)若点A为椭圆C上异于顶点的一点,M是∠F1AF2的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且F1M⊥MA,求|OM|的取值范围(用c表示). 生:(1)法一:令x=c,则y=±b2a,∴Ac,b2a,Bc,-b2a,则直线BF1为:y=-b22ac(x+c),令x=0,∴y=-b22a,所以直线AD的斜率为3b22ac,再根据直线AD⊥BF1即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从而求得e2=13,∴e=33. 另解:∵OD∥AB,O为F1F2的中点,∴D为BF1的中点,又∵AD⊥BF1,∴AF1=AB,所以就有AF1=2AF22c=3b2a从而求得:e=33. 师:第(2)小题由于时间关系作为课后思考题. 二、课堂整体点评 本堂课是属于一节很常规的高三复习课,但课堂效果非常好.教师不仅帮助学生深化理解了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达到了夯实基础的效果;同时,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还不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一些思维训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也树立了学生对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信心,本堂课非常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本堂课的收获 高三一轮复习课如何提高效率一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堂课让我感受到对高三一轮复习应做到以下几点,课堂自然得到優化和提升. (一)重视课堂情境的设置,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 一进入高三,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对所学知识的遗忘程度也有很大区别.而一轮复习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回忆起所有学过的知识点和方法.本堂课教师首先进行了知识回顾,让学生回忆起最基本的概念,然后让学生上黑板解答热身练习.热身练习习题的难度都不是很大,但每个习题都有各自的教学目的,层层递进.通过学生的解答,不同学生的点评,教师就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基础,目前对椭圆部分能解决哪些问题,掌握了哪些知识点,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别人的帮助,哪些问题只是一知半解,通过讲解让学生从简单的问题中进一步构建了椭圆的知识脉络,明确了解决椭圆问题的一些基本技能,并将知识结构框图进行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