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大开发宁夏发展报告

2019-11-30李文庆

新西部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宁夏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宁夏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特色优势农业快速发展,农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高;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工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第三产业发展充满活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不断凸显;交通、邮电、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迅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为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基础。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带领全区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三大战略”,振奋精神,实干兴宁,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显著提升,为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数字看西部大开发中宁夏发展成就

西部大开发二十年,是宁夏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二十年。宁夏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一)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地域面积小、经济发展总量小、少数民族聚集、农业人口多的实际,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宁夏积极推进结构调整,通过优先发展基础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产业结构得到了全面改善,三大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5.6∶41.2∶43.2,调整为2018年的7.6∶44.5∶47.9 ,经济总量显著增加,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2018年宁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5.2亿元,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4.5亿元,同口径增长8.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00元、增长8.9%,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895元和11708元、增长8.2%和9.0%。

(二) 城乡面貌发生根本变化

宁夏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双赢,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新设地级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实现山川互济,城乡统筹,倾力打造银川都市圈,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2000年宁夏城镇化率只有32.54%,2012年城镇化率超过50%,2018年达到58.88%。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意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7.2%,森林覆盖率达14.6%。启动银川都市圈建设,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成了一大批水、电、路、气、暖、通讯等基础设施工程和环境保护工程,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显著增强,“三市一地”一体化态势正在形成,银川市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固原海绵城市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中卫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步伐加快。建设美丽小城镇和美丽村庄,所有行政村通了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

(三)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改善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宁夏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使全区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分配体制的改革,收入渠道的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分别于2007年和2017年突破万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把增进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成果充分惠及民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9507元、6776元增加到2018年的31895元和11708元。二是居民就业更加充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2013-2018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6.9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12年的4.18%回落到2018年的3.89%。三是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升,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0年的4231元提高到2018年的21977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0年的2583元提高到2018年的10790元。2018年,城乡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分别达到42.8辆和32辆。恩格尔系数持续回落,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西部大开发在宁夏的进展及特点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宁夏特色优势农业快速发展,农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高;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工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第三产业发展充满活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不断凸显,一个现代化的生产体系正在形成。持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交通、邮电、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迅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为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宁夏的西海固地区是全国著名的“三西”贫困地區之一,西部大开发以来,宁夏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脱贫致富问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和促进贫困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务输出、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移民扶贫、社会帮扶等扶贫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按照到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贫困人口减少到2018年的12万人,贫困发生率回落到3%。盐池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已实现脱贫摘帽。

(二)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宁夏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三农”改革重大举措,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4”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201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79.85亿元,是2000年46.03亿元的6倍。2018年全区粮食总产量392.58万吨,比上年增长6.1%,实现连续十五年丰收,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产量573公斤,居全国前列。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6.7%。宁夏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枸杞、清真牛羊肉、奶业、马钤薯、优质粮食、瓜菜、淡水鱼、葡萄、红枣、优质牧草、农作物制种、苹果、道地中药材等13个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

(三)工业体系逐步完善

西部大开发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着力实施工业强区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逐步建立起一个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机械、建材、食品和纺织工业为主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能源产业,重点推进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新型煤化工产业,建设煤制油项目,建成了一批煤基甲醇、煤基二甲醚、煤基烯烃项目;新材料产业,进一步发展钽、铌、铍等稀有金属功能材料和铝合金、镁合金及碳基材料及其加工产品,促进了多晶硅、微合金炉料等新型材料及加工产品的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依托,采取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造、自主研发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数控机床、大型轴承、煤矿综采设备、自动化仪表、大型精密铸件等优势产品,努力把宁夏建成全国重要的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仪表、煤矿综采设备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枸杞、葡萄、乳品、食品等产业及其加工产品,巩固提升全国最大的枸杞生产加工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马铃薯加工基地地位,逐步建成全国重要的发酵制品生产基地;新兴战略性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特色医药等产业。

2018年,宁夏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1124.50亿元,比上年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12.0%,重工业增长11.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1.1%,股份制企业增长7.3%,国有企业增长21.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3.8%,私营企业增长4.6%,非公有制工业增长5.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7.1%,制造业增长5.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7%。

(四)第三产业提速升级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有力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2018年,宁夏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775.07亿元,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6%,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宁夏抓住国家加快城镇发展的契机,进一步扩充银川空港、陆港、惠农陆港“三大口岸”功能,畅通车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使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随着银川至韩国、日本、马来西亚、阿联酋等国旅游包机和货运包机航线的开通,打通了宁夏连接世界的“空中走廊”。由银川、惠农陆港口岸,密切了与天津、青岛、连云港等港口的合作,“公铁”、“铁海”、“空地”联运,开辟出便捷畅通的“出海通道”,促进了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提速发展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加快金融开放步伐,促成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银川挂牌运营。2018年末全区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046.14亿元,比年初增加178.92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028.40亿元,增加179.96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038.52亿元,比年初增加577.14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807.52億元,增加475.00亿元。

依托特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塞上江南新天府、贺兰山历史文化、六盘山红色生态“三大板块”,建设阳光沙疗福地、塞上避暑宝地、民族风情家园等新型景点,使宁夏初步成为独具西部魅力的旅游胜地,宁夏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区旅游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全面增长。

(五)外贸规模跃上新台阶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宁夏利用举办中阿博览会、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的重大机遇,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对外贸易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18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7.81亿美元,年均增长11.0%。宁夏的贸易往来也由最初的港澳地区逐步扩大到2018年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对亚洲出口96.6亿元人民币,对欧洲出口34亿元人民币,对北美出口9.9亿元人民币,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出口65.1亿元人民币。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从1985年到2018年,宁夏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61亿美元,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亿美元,占全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53.1%。通过一系列深化对外开放的战略和举措,宁夏初步构建起了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体系,外贸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宁夏对外贸易总量虽小,但钽制品、枸杞、煤质活性炭产品、氰胺产品、加工无毛绒、风力发电设备——大型燃气轮机、四环素、硫氰酸红霉素出口分别占全球市场的40%、60%、30%、60%、40%、70%、80%、50%,在全球市场供应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六)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强化投资拉动效应,坚持投速投向投效并重,盯住不放、一抓到底,确保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恢复性增长。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发展基础进一步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改革投资体制、调整投资结构、拓展投资渠道,促进投资较快增长,成为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中的主要动力。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前的1998年,宁夏固定资产投资过百亿元,到2009年过千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投资领域逐步向社会资本开放,投资领域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资金多渠道、投资建设市场化、投资管理科学化的格局,2013-2018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9万亿元。交通运输能力明显提升,建成了“三纵六横”公路网络,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成为西部第二个实现县县(区)通高速公路的省份。2018年末,宁夏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1059.9公里、35405.24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678.34公里。重点推进银西高铁、包银高铁、中兰高铁、宝中铁路扩能改造、京藏高速改扩建、西线供水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银川国际航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加快建设宁夏美术馆、北师大银川学校、固原中医院扩建等一批社会民生项目,以项目大突破带动发展大提升,为全区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紧盯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聚焦5G商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投向,精心谋划、精准对接,最大限度争取国家支持。完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着力抓好沙比克高端烯烃、神华宁煤合成润滑油和液体石蜡、鲲鹏能源乙二醇、汉尧集团石墨烯储能材料等一批产业项目,目前,宁夏已形成了公路、铁路、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齐备、四通八达的综合运输网,交通可达性显著改善。

(七)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筑牢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取得重大成果,将“生态立区”战略提升到关乎全区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

一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完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自治区历届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强,以20世纪70年代实行的“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为起点,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治理,宁夏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治理能力持续增强。实施入黄排水沟及固原清水河、葫芦河、渝河等重点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全区12条重点入黄排水沟建成适宜地段人工湿地工程。推进固体废物治理工程,实施吴忠市、固原市等地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项目、宁夏环保产业聚合区项目、危险废物和化学品物流园项目、危险废物收集转运中转站项目、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四号渣场项目等。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集中开展“两处理、两改造”,建设提升全区行政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置处理项目,推进“卫生厕所”、“清洁厨房”建设。推进林业资源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宁夏共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345万亩。

三是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改善,2018年,全区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为75.9%,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二氧化硫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47.6%;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比2017年下降8.9%,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7年下降10.3%。2018年,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为优,监测的6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2015年的3个Ⅲ类水质断面到2017年全部提升为Ⅱ类。林业建设成效显著,森林面积由2010年的927万亩增加到2018年的1138万亩,累计增长22.8%,年均增长1.1%;森林蓄积量由2010年的492.1万立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93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1.9%增加到2018年的14.6%。草原保护与恢复取得显著进展,2018年,全区天然草原面积为3132万亩,比2010年增加117.9万亩。土地沙化趋势实现逆转,全区荒漠化面积由2009年的4348.0万亩减少到2015年的4183万亩,沙化面积由1743万亩减少到1686万亩,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全国首个“人进沙退”的省区。湿地保护和恢复成为新亮点,2018年,全区湿地面积达到20.7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4%左右,湿地保護率达到51.6%,宁夏平原湿地已成为欧亚大陆鸟类迁栖的重要通道之一。

宁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示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二十年,宁夏发展成就辉煌,来之不易。宁夏各族人民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实干兴宁,为“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新起点上展现新作为。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宁夏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各族人民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把党的领导、党的工作落实到宁夏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推进宁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结合起来,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和国家强盛。“三个离不开”思想已深深扎根宁夏各族人民心底,形成了回汉一家亲、民族大团结的生动局面,我们要始终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以造福各族人民为念,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发展。

(三)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好势头

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历届党委政府立足宁夏发展不足的区情实际,坚持经济发展这条主线,特别是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生态立区战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定不移向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奋进。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宁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发展已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更要锲而不舍谋发展,朝着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阔步迈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

作者简介

李文庆 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猜你喜欢

宁夏发展
Hometown of stars 遇见宁夏,星光灿烂
宁夏
宁夏
宁夏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宁夏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