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低年级学生数学情感培养的几点思考
2019-11-30尚倩
尚倩
【摘要】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抽象思维虽已开始,但还属于开始过渡的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数学要从直观开始,要有物质化的学具,便于学生观察和操作,才能吸引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从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寓学习于游戏中,寓学习于活动中,寓学习于趣味竞赛中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数学情境;系统运作;练习方式;游戏活动;学习竞赛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学生才能使他们的心里不跑野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一位教师想用知识去照耀一个置身于无知中的学生,就必须首先激起他的注意”.所以从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寓学习于游戏中,寓学习于活动中,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数学知识,保持持久的求知欲和注意力,从而加强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贴近生活的数学情境
《数學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针对中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提出建议: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生活与数学有密切联系.考虑到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经验的局限性,本阶段的教学主要是密切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中引入学习课题.根据《课标》的这一教学建议,我在设计“整数乘除法”实践活动课的时候,就从学生最熟悉不过,也普遍喜欢的“春游”这一课题聊起了!因为通过类似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尝试用数字去刻画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的状态,并从中进一步认识到定量刻画事物的方法,为做出选择或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学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事物除了用语言文字来刻画,也可以用数字来表述.
中低年级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数学素材的兴趣,所以,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提出一系列的实际问题,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数学意识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也会进一步加强.
二、进行手脑并用的系统运作
人们首先是利用感知的材料进行思维的.学生在接受前人总结的知识时,要充分运用感觉器官,直观形象地感知学习材料,然后由感知到表象,再逐步内化成自己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我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然后问:“怎样折,使我们看出长方形的两条边一样长?”学生迅速对折.“又怎样折,使我们能看出两条短边一样长?”学生把纸打开,又竖着对折.人人动手操作,对长方形对边相等这一特征加深了认识.当认识正方形时,我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问:“怎样折,使我们能看出它的四条边一样长?”学生重复长方形的折法,却没一个人折对.反复启发后,突然,我发现有一名学生在两角间对折了一下,我激动地请他高高举起,“太棒了!”大家恍然大悟,都迅速地对折两角,四条边重合了.学生又通过操作,对正方形边的特征加深了认识.学生的操作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学生根据问题自己探索,得出结论,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数学情感得到进一步完善!
三、设计活泼新颖的练习方式
要把知识变为技能,需要反复练习.面对单调重复的练习,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白白浪费时间.所以,在组织课堂练习时,注意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把个体的活动变为全班的活动,使每名学生的手、脑、口、眼等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练习的效率.
课堂上,我让学生用打手势的方法练习口算,一边用脑计算一边用手势表示出结果.由于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练习做到了“面向全体,及时反馈”.现在,“打手势”不仅用来表示数,还用来表示对错,用来表示“>”“<”和“=”,这使“打手势”得到进一步发展.
提高课堂练习的效果要注意:练习设计要新颖,练习安排要由浅入深,层层设疑、层层递进,练习方法也要多样化.
四、组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
这里所说的游戏,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游戏,游戏本身就是教学内容本身.学生在游戏中忘记外在压力,沉浸在游戏中,教师要通过游戏力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做数学的过程.
例如,学生十分喜欢“小马宝莉”,当“小马宝莉”的主角们一出现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喊出:“小马紫悦!还有小马云宝黛西!”教师问:“你们为什么喜欢‘小马宝莉呢?”学生回答:“因为她特别可爱,爱动脑筋,特别聪明.”教师说:“这节课,我们就要比比看,谁像‘小马宝莉一样爱动脑筋,像她们一样聪明!”一节新课就这样开始了.
在教学中组织游戏时要注意:游戏形式活泼新颖、易于吸引学生参加;游戏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学生参与,及时反馈.
五、开展生动有趣的学习竞赛
医学研究认为:当前人脑的功能只利用了10%,仍有90%的潜力未被开发.通过竞争可以使处于“休息”状态的部位进入工作状态.竞赛中,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尤为强烈.引导学生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必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当获得小小的胜利,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班级组建数学学习小组,各小组开展“夺星榜”活动,争当“数学小擂主”竞赛活动,在游戏中竞赛,在竞赛中提高.
竞赛有很强的竞争性,它促使学生用全部精力和智慧投入比赛中;它培养了学生果断顽强、机智、坚毅、合作的精神,培养了团队精神,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因此,它的应用促进了数学教学具有趣味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和知识的探索者,而不是纯粹的接受者来学习的时候,当教师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而不是以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时候,课堂效率就会明显提高;良好的数学情感,不仅使学生爱学、会学,而且学得生动活泼,学得积极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