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

2019-11-30匡可

新一代 2019年20期
关键词:老路新路

匡可

摘 要:自中国新课程教育改革开展以来,关于改革是不是应该进行、怎么进行、改革的成果等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话题讨论,其中以王策三和钟启泉教授为代表的两派学者就新课程教育改革进行了广泛讨论。笔者认为,中国教育改革,关于“新路”与“老路”的说法是不合理的,由于中国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和中国教育道路发展的特殊性,中国教育道路不存在“新”“旧”的明显分界,只存在一条延续不断的,曲折向前的中国特色教育发展之路,这条道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是密切相关不可断章分割的。

关键词:中国教育改革;教育发展道路;新路;老路

2000年以來,教育部颁布一系列关于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推动着中国新课程改革的道路滚滚向前。在改革实践中,关于新课程理念与传统课程理念的联系、差异等关系引发了一系列社会讨论,专家学者,甚至普通大众对中国教育的“新路”和“老路”争论不休。但实际上,从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和特点来看,中国教育发展的道路是没有“新”与“旧”的明显分界和硬性区分的,中国教育道路是一条没有断层、从“过去”到“现在”再延续至“未来”的独一无二的路。本文便是笔者以“钟王之争”分析为基础,对中国教育发展道路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一、新课程教育改革引发的“新”“旧”之争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颁布,标志着中国新课程教育改革正式开始了。在改革实践中,关于新课程理念与传统课程理念的联系、差异等关系引发了一系列社会讨论。2004年王策三教授以《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向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发起挑战,钟启泉教授写作《发霉的奶酪》和《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作出回应,而引发了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广泛学术讨论,被称为“钟王之争”。

其中有一种“穿新鞋走老路”的议论最为火热。“穿新鞋走老路”是一个比喻,形象地刻画出“新课程理念”介入课程改革遭遇的尴尬。意思是说,课程改革的状况、理念是新的,而教师实际的教学还是老一套,对老师不按课程标准实施进行谴责,同时也指出教育改革理论高屋建瓴,实际上却是纸上谈兵,不符合现实实际现状。“钟王之争”将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的讨论推向了白热化阶段。

王策三教授的观点:①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大讨论及其流行,反映了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这干扰着我们的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决摒弃。②课程的本质是应试教育的对立面,不是知识教育的对立面,而是强调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教学认识的客体,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④要加强教育理论和学风建设,在教育改革创新中坚持多样综合的原则。由于王观点的矛头直接指向新一轮课程改革及其背后的理论基础——构建主义理论,因此新课程改革的设计者们和支持者们对其进行了反驳。钟启泉先生和有宝华、张正江等人陆续撰写文章反驳王的观点。

钟启泉先生等人的观点:①从教育价值观的角度指出,应试教育的价值观是精英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其唯一的目的是培养和选拔精英,教育对象有三六九等的差别,教育内容是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教育方式是标准化的层层甄别选拔,其后果是加深了教育的不平等,异化了教育本身,无益于教育对象的成长,会导致我国基础教育停滞甚至倒退。②从知识观的角度,指出应试教育受静态知识观的影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灌输。③认为科学的发展需要建立动态的知识观,以知识建构的方式让学生学会“默会的知识”更显重要,表明新课程改革对知识的界定更加科学全面。④“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各科目的功能和目标。”其实他们两派的观点从根本意义上并没有直接冲突,都研究的是中国教育的发展问题。无论是王策三老先生的传统应试教育,还是钟启泉先生的人本素质教育,关心的焦点都是怎样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的问题。他们对中国教育改革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加快了教育改革的进程。

二、中国教育发展道路从“过去”到“现在”走向“未来”

中国的教育发展是一条曲折的路,是一条蜿蜒向前的路。何为“新路”何为“老路”其实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特定的分界线,新路从“老路”中来而延伸至未来。而如果硬性地区分“新路”与“老路”是不现实的,因为依附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中国教育,跟中国文化发展道路一样,几千年的流传发展,并没有出现断层的情况。即使近现代中国现代汉语的出现和发展,各种西方教育思想的引进,伟大的中国人民依旧以强大的兼容并包的心态将它们化为自己的内藏,例如陶行知先生对杜威思想中国化的改造,西方教育思想进入中国后,它们就像是野性放荡的野狼被中国人民给驯化成为了看家护院的哈士奇了。从中国古代印度佛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演变的过程可知,“驯化”外来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专长。而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将这个专长发扬光大。总而言之,中国教育的发展道路,不必划分什么新路老路,就只有中国特色教育之路这一条道路,而所谓“应试教育”也好,“素质教育”也好,都是这条路上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代表性表现而已。

纵观中国的教育史、教育观可以发现,古代、近代、现代的很多教育思想都是一脉相承,例如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全面性、未来性、重要性等基本特点,事实上都能在中国历史上的教育思想中找到相应的根源。

全体性,广义上是说,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人员都需要通过正规或者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这其实与建国初期的扫盲运动,以及晏阳初教育家的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改造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有相似性的。狭义上,群体性是指对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大门,不允许对儿童进行某种标准(例如种族、民族、肤色、性别、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等的差异)而进行筛选。这与孔老夫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一脉相承,继承发展而来的教育要求。

基础性,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而言的,要求向儿童、青少年提供的是“基本素质”,而不是要求将他们培养成某一专门领域的“小专家”、某种职业的“小能手”。教育不可能教给学生一切,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基本素质。而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从孔子传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学目的基本分科,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再到韩愈对教师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句读”等基本技能与“解惑”高级能力的辩证分析等都能找到教育基础性的理论源泉。

发展性,是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把教育学生的重心转移到启迪教育、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上来,强调“学会如何学习、学会生存”。而这种重视学生的发展性、重视学生启迪教育,与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性教育思想以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看齐意识,自我学习、自我进步的学习观念相一致;是对杨万里“学而不化,非学也”的学习内化和知识灵活运用,以及朱熹“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的见微知著等的学习方法理念的继承与发扬。

至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未来性,重要性等基础特征也都能从中国历史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找到道路的基石。

綜上,争论“新路”“老路”的问题是不合理的,一条没有断层,从过去延续到现在、也必将延伸至未来的道路,判定它的新旧是没有意义的!中国教育的道路问题,我们应该研究的是如何汲取它过去路上的好的经验,从而指导探究现在路上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并期待未来的走得更顺更平坦。一味的否定过去是犯了“历史虚无主义”经验性错误,而夸大过去的美好,强调全盘接受也是不可取的;我们要以马克思辩证主义观点看待中国教育道路的过去,取齐精髓,去其糟粕。同样,将未来的虚幻图景强加到现在也是不可取的,不能看到现在的现实情况,不符合实际需要,那只能是“空中楼阁”了。

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现在、当下的教育情况,路一步一步的走。

三、中国教育发展道路的现状及其思考

中国教育当下的现状是什么样的?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基本点,那就是根据中国现在的教育实情,教育改革正处于一个过渡期,一个从传统以课本知识为本位,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受体的应试教育,向新时代以学生培养为本位,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过渡期。这过渡期是一个延续的过程,它的时间的长短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在这期间,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思想不断的深入人心,老师、学生、社会将以这一思想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但是由于中国国情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限制,中国巨大的受教育人口基数,各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东中西部差别、城乡差异),以及以中考高考为主的人才选拔方式等制约因素的实际存在,导致素质教育的实际开展受到制约。由于处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过渡期,肯定还存在很多“过去”的残留,产生各种不同甚至相左的教育观点,表现出极端的教育方式,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这期间,学校教育中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学校、教师正在尽力的向素质教育靠拢,应该看到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选拔方式不再唯分数论,教师利用新科技使课堂形式多样化(远程教学,慕课,微课等发展迅速),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这些都是积极性的教育现象,表明中国的素质教育改革正在向前发展,当然,它不是笔直向前的,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曲折式前进的发展。

明确了这个过渡期的基本情况,我们就要考虑该如何平稳的度过这个过渡期。而无论是王策三老教授为代表的“传统派”,还是以钟启泉先生为代表的“革新派”,他们的学术争论都是围绕着怎样解决平稳度过过渡期这个问题,他们的学术争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而笔者认为,要从转变三个方面的教育观念来度过中国教育的这个过渡期。

一是要转变教育改革只是改革教育的观念,而是应该看到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建设、文化发展和政治建设密切相关的,只有四者结合起来发展和改革,教育的路才能走顺。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产生了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等问题。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的不平衡不可避免的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例如东中西部教育的地域差异、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差距等。要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必须先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可喜的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行的“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以及“精准扶贫”等一系列经济政策,说明中国的领导集团以及全社会已经注意到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迫在眉睫。政治方面,之所以“应试教育”一直存在,是因为中国当下的升学制度是以中考和高考这种以考试后的成绩为重要甚至是唯一参照的学校录取方式决定的。要改变这种教育现状,个人是做不到的,需要国家机器来改变教育制度。例如推行十二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义务教育,减轻甚至消除升学压力;改革高校以高考成绩为选拔录取标准的方式,而是以学生自主申请的模式来消除高考的“一票否决”制……这样更能给“素质教育”提供肥沃的土壤。文化方面,主要在全社会改变人们对于职业“三六九等”的不合理的认识,让职业仅仅只是职业,而不是区分人与人不同的最重要的标准;改变人们对于社会价值、人生价值实现的认识偏差,明确“金钱≠成功”“金钱≠必须被尊重”“金钱≠有价值”的思维观念,并且形成全社会尊重品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艺术、尊重创造的正导向。

二是要转变教育改革“走回头路”和“超前跑”的片面思想,而是要立足于当下实际,对教育中不合理的现象进行改进,使之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现阶段的中国,提倡完全实现素质教育和完全实行应试教育都是不可取的,而是要寻找一条相对中庸的教育道路。当然,这并不是说保持现状不变,而是步子放小一点,向着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断前进。例如,在幼儿园阶段可以完全推行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大力推行,在中学阶段鼓励推行。之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再将素质教育进行全学段的覆盖。

三是要转变教育是老师和学生的事的“坐井观天”的狭隘看法,而是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当然,在结合的过程中必须明确以学校教育为主,同时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进行规范,特别要强调的是它们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必须是积极向上、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民族精神要求的。

而至于如何走向未来——即完全实现素质教育,中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笔者认为,像“钟王之争”这样的讨论,最有价值的是引发了全社会所有人的思考,让社会对中国教育道路这个问题高度关注,让即使是普通大众也能感叹一句:“啊,新课程改革了!”,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这种万众一心的努力,是最能推动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的。而你、我、他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实现中国的“教育梦”!

参考文献:

[1]王策三.对“新课程理念”介入课堂改革的基本认识——“穿新鞋走老路”议论引发的思考.教育科学研究.2012 (2) :5-15

[2]朱文辉. 新课程改革:从“深水区”到“新常态”——由“穿新鞋走老路”引发的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 2016(2):19-23.

[3] 陈尚达. 应理性审视新课改下的“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兼与《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一文商榷[J]. 全球教育展望, 2010, 39(8):3-9.

[4] 王艳霞. 新课程改革与“穿新鞋走老路”的社会学分析[J]. 教学与管理, 2013(10):37-38.

[5] 安富海. 新课程改革与“穿新鞋走老路”:教师视角[J]. 中国教育学刊, 2011(12):36-40.

[6] 游迪菲. 《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读书笔记[J]. 广东经济, 2017(20).

[7] 吕星宇. 穿新鞋走老路——教育叙事研究的异变[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7, 8(4):5-8.

[8] 孙群懿. 切莫穿新鞋走老路——有感于一堂生物公开课的反思[J]. 新校园:学习, 2012(7):15-15.

[9] 李德和. “新鞋”与“老路”[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85(3):53-54.

[10] 曾秀英. 穿新鞋 走新路[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2):37-38+34.

猜你喜欢

老路新路
Polyhedral silver clusters as single molecule ammonia sensor based on charge transfer-induced plasmon enhancement
李学奇《新路》
在海一方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在海一方(中篇小说)
老 路
新老路拼接段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浅析
老路技术状况检测和评定在“白改黑”工程中的应用
蔬果种植走新路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