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鸿福院士:祖国地质研究的“金钉子”
2019-11-30
“国家百废待兴,迫切需要地质人才。”1952年,殷鸿福报考了刚刚筹建的北京地质学院,选择了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的“冷门”——地质矿产与勘探系。而当时他的成绩已超过清华大学录取线。
“在考虑升学志愿时,要从国家的需要出发。”1953年,殷鸿福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正确选定志愿,使我学习得好》,如此解释他选择地质专业的原因。
如今,84岁的殷鸿福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层古生物学家、地质教育家,其研究成果享誉全球。他先后倡导和开创了古生物地理学等一系列分支学科,提出了中国的地球生物学学科体系和发展战略;他领导科研团队克难攻坚,使浙江煤山剖面被确立为全球地质年代划分的一个标志。
半个多世纪后回首,殷鸿福院士初衷不改:“我以自己终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为祖国服务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在近60年的教学生涯中,殷鸿福桃李遍天下,他的弟子包括5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有人说他像颗螺丝钉,扎在祖国的青山绿水间,数十年如一日;有人说他是颗“金钉子”,在教坛辛勤耕耘60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地质人。
殷鸿福说:“我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年轻时立下的终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为祖国服务的诺言,我将继续教书育人,用自己的后半生为这个诺言和信念作证!”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9年8月13日)
素材解读
1.热爱祖国。祖国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选择。殷鸿福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地质事业,痴心不改,无怨无悔,这种热爱祖国的赤子情怀,让人怦然心动,油然而生敬意。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海涅说:“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热爱祖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要把对祖国的感情转化为建设祖国的动力,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以祖国利益为重。
2.甘当人梯。“春蠶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殷鸿福在近60年的教学生涯中,兢兢业业教书育人,赢得桃李满天下。他的这种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古言道:育人者,人之师也。师者,有道也。这个“道”,就是“甘当人梯与铺路石”精神。“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为师不易,育人重任,当持此道,一以贯之。
适用话题
热爱祖国 甘当人梯 学会选择 恪守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