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要性
——绩效表现分析的上海苏州河滨水空间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分析与优化
2019-11-30王敏邱明汪洁琼彭英
王敏 邱明 汪洁琼 彭英
1 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特征与评价研究进展
根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服务评估(The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简称MEA),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简称CES)是指生态系统通过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认知水平,提供反思、游憩与美学体验等途径带给人类的非物质福利[1-2]。因此,与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①相比,CES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供需特征,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CES供需受服务人群的影响。CES需要经由使用者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才能生效[3],如景物的美需要在游客到达景区被感知后才能发挥服务价值。2)CES供需兼具非排他性与潜在竞争性。非排他性指CES供需过程并不消耗资源,往往可作为生态系统功能实现的额外惠益,与其他类型服务共存。潜在竞争性指的是在空间使用强度较高时,CES将与其他类型服务形成竞争关系。人类社会优先关注供给服务,其次为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与支持服务[4],这种选择偏好是源于CES无法直观地提供物质福利以满足经济增长的强烈追求[5]。3)CES供给与需求各类型之间具有明显的融合性,难以进行清晰剥离,例如美学欣赏服务一定程度上能启发人的艺术创作活动,而旅游活动往往与游憩服务紧密结合。4)CES供需与空间要素密切相关。尽管CES不消耗资源,但其供给却需要以空间条件、环境设施等作为载体才能传递给服务的享用者。
关于CES供需评价,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服务供给评价,主要有3方面的途径:1)以享用服务所耗费的成本作为服务供给程度的衡量[6];2)以服务供给所产生的吸引力作为衡量,例如游憩服务的各种设施种类、数量等[7];3)以服务供给完成后的惠益作为衡量,如旅游总收入[8]或者受访者对于服务的满意程度[9]253。CES需求评价方面,有基于使用者的意愿与偏好[10]以及条件价值评估等方法。例如Peña[11]以GIS为技术平台,通过指标评价确定游憩潜力的空间分布,通过问卷调查确定需求的空间分布,分别以高中低3级赋值后叠加分析游憩服务的供需关系。在此基础上,亦有学者试图建立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数量上的均衡关系与空间上的匹配格局。
梳理文献发现,当前CES供需评价研究存在两处短板:1)单类型CES评价较多,尤其以游憩与旅游类为主,综合其与美学、教育等多种类型CES的整体评价较少,并且评价结果难以进一步形成规划设计导则,具体指导实践;2)供需关系评价割裂,不同评价方法得到的CES供需结果难以进行关联比较分析,无法清晰揭示特定对象的CES供给能力与需求水平在空间上的真实匹配状况,难以明确为城市滨水空间发展决策提供帮助。基于此,研究从景观要素特征出发,探讨基于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构建CES供需匹配状况分析框架的可能性,尝试引入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简称IPA)作为CES供需状况的整体测度途径,并选取上海苏州河滨水空间进行实证研究,完成可行性验证和落地应用实践,旨在综合测评和动态反映城市滨水空间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的有效供给水平,回应社会需求,为跟踪反馈和评估引导城市滨水空间存量更新与规划设计提供可行有效的技术支持以及可操作、可落地的决策依据。
2 研究对象与分析框架
2.1 研究对象与研究单元遴选
作为上海市的母亲河,苏州河滨水空间历经3个阶段的发展演变,当前正处于沿线贯通、通过城市更新实现滨水空间复兴的阶段[12]。研究选取苏州河的内环至黄浦江入河口段滨水空间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单元的遴选以邻近居住区、可达性良好、具有较高的实际到访率作为主要原则,兼顾单元规模和形态、景观主题及滨河管理方式的多样化。研究以黄浦公园、梦清园、九子公园及其周边绿地(以下简称“九子公园”)、四行仓库段(西藏路桥—南北高架路)线性滨河空间(以下简称“四行仓库”)共4处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滨水空间为具体研究单元(图1,表1)。其中黄浦公园与四行仓库兼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前者是绿化建设程度较高的面状滨水空间的典型,后者则是以硬质空间为主的线性滨水空间的典型;梦清园紧邻苏州河,与河联系较为紧密,而九子公园则与河隔路相望,受苏州河影响较小。
2.2 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IPA)作为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CES)供需关系的测度途径
IPA是将消费者的满意度看成是对产品的价值期待与表现评价所构成的函数,通过比较这两个变量得到消费者满意程度的分析方法。其基本思路是获得所考察的产品的重要性与绩效表现,并分别作为横纵轴构建一个二维四象限的坐标轴,针对落在不同象限的产品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相较于一般性问卷调查,它能够以一种相对直观的定性方式识别出目标产品的优劣势,因而近年来在指导游憩旅游[13]及公园绿地CES服务提升[14]方面亦有具体的运用。
本研究认为基于IPA方法可发展出整体测度CES供需状况的适宜途径(图2),即以景观要素重要性评价作为CES需求的测度,以使用者的满意度表征环境要素绩效表现作为CES供给的测度,在此基础上对重要性与满意度进行关联比较,从而提出CES提升策略。1)IPA紧密联系起服务的供需双方。CES服务的最终实现是供给与需求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人类的需求,服务供给的必要性与规模质量无从谈起;没有生态系统的供给,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服务也就无法实现。重要性与满意度将供需关系的评价聚焦在有效供给与需求上,真实还原了实际的供需状况。2)重要性、满意度相较于其他评价指标,排除了指标“转译”带来的不准确性。对于重要性而言,它表述的是供给方已被需求方认知且承认需要的惠益,从概念上就辨别出供给价值高低与供给数量多少并不等同;对于满意度而言,它的前提是需求方已经享用过服务,无论多少,因此剔除了讨论潜在供给及未有效供给导致的误判,为进一步服务优化留下提升空间。3)IPA方法普适性较强、易于操作,同时能通过不断优化数据提升评价的针对性。基于IPA的研究数据采集方法主要包括访谈、问卷调查及参与式问卷[9]251等,可以根据前期调研不断调整问卷,逐渐锁定关键类型服务及与之相关的关键环境要素,进而使供需匹配性评价更加精准全面。
表1 苏州河滨水空间CES供需关系研究单元Tab. 1 Research unit of CES supply-demand relation of waterfront areas along the Suzhou Creek
1 研究单元空间分布及其现状照片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urrent photos of research units
表2 影响城市滨水空间CES的景观要素文献检索与词频统计(2007—2016年)Tab. 2 Literature search and word frequency counting of landscape features influencing CES of urban waterfront areas (2007—2016)
2 引入IPA构建CES供需关系的关联测度与分析框架Introducing IPA to construct the correlation measure and analysis framework of CES supply and demand relationship
2.3 建立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CES)与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要素的关联
Plieninger等[15]通过在社区尺度应用参与式制图的方法对CES进行精确空间定位与量化分析,指出CES的供需情况与景观要素特征(landscape feature)息息相关。为建立CES与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要素的关联,研究首先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根据MEA所定义的7类CES③设定检索关键词,检索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献及硕博士论文(2007—2016年),筛选出212篇有效文献(表2);其中游憩与旅游价值、美学价值、文化遗产价值、场所感、教育价值5类CES是城市滨水空间较为突出的普遍价值。游憩与旅游价值影响了人们对于在哪里度过闲暇时间的选择。美学价值指人能从生态系统的各方面中感受到美感。文化遗产价值承载于对历史或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景观之中。场所感指环境受到人重视的公认特征,这些特征包含于生态系统的某些特征之中。场所感有利于使游赏者产生认同感、归属感、依赖感,进而促进了场地历史和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但同时保存具有地域特色的场地要素又能为城市保留和建构社会公共记忆的空间与素材,二者互相促进,关系紧密,故在后续研究中整合为一类“场所感与文化遗产价值”一起讨论。教育价值指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和过程为社会教育提供的基础。
通过文献研读与词频统计,取各类型CES词频较高(大于或者接近10%)的因子进一步研判其对城市滨水空间CES的影响作用,从而提炼出相关滨水空间景观要素特征因子(表2)。其中,影响CES的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要素特征因子主要涉及植被、水体与岸线、游憩活动、场地与交通、小品与设施以及场地的管理与维护等。游憩活动、场地与交通以及小品与设施是城市滨水空间游憩旅游中普遍关注的要素特征[16-17];美感源于滨水空间中的植被[18]以及水体与岸线[19]等要素,但同时也受到城市天际线[20]、人工景观设施[21]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场所感与文化遗产价值[22]往往可以通过植被、游憩活动、小品与设施得以凸显,同时在滨水空间塑造过程中尤其关注资源保护与景观主题特色;教育价值常以游憩活动与解说设施为载体[23-24]。
3 基于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IPA)的上海苏州河滨水空间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CES)供需特征分析
3.1 基于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IPA)的数据采集与样本检验
本次研究在2017年1月与3月的周末和工作日分别对4处滨水空间进行了随机性问卷调查。考虑到个体社会背景因素对问卷结果的影响,研究选取了较为熟悉该滨水空间的市民作为问卷调研对象,最终每处滨水空间分别得到有效问卷样本50份,总计200份。受访者男女人数基本对等,以公司职员、离退休人员及学生居多,涵盖各年龄段,其中19~30岁的中青年人群为受访主体,受教育程度均在高中以上。
表3 苏州河滨水空间CES景观要素特征因子重要性评价结果Tab. 3 Importance evaluation results of CES landscape features characteristic factors of waterfront areas along the Suzhou Creek
表4 苏州河滨水空间CES景观要素特征因子满意度评价结果Tab. 4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sults of CES landscape features characteristic factors of waterfront areas along the Suzhou Creek
调查问卷采用Likert-5分制,受访者依据对滨水空间的感知,对滨水空间景观要素特征因子的重要性和满意度分别进行赋值评价。其中,非常重要/非常满意为5分,重要/满意为4分,一般为3分,不重要/不满意为2分,非常不重要/非常不满意为1分,得分值越高,代表重要性/满意度越高,从而得到4处滨水空间景观要素特征因子重要性、满意度评价结果及其排序结果(表3、4)。其中,植物乡土性(A4)、水生植物丰富性(B5)及游憩活动类型多样性(C9)3个因子在重要性评价中出现了偏差,它们的评价标准差在某些滨水空间中大于1,不符合统计原则。其可能的原因在于:1)苏州河滨水空间较为有限,过多的活动类型会相互之间产生干扰;2)出于防洪的需求,苏州河以硬质驳岸为主,近岸带鲜有水生植物生长;3)尽管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对植物乡土性的问题有所解释,但统计结果表明受访者对于该问题依然处于并不了解的状态。综上,这3个特征因子将不做进一步分析。其余22个特征因子的评价结果标准差均小于1,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与可靠性。
3.2 环境因子重要性—满意度分布模型
以重要性评价结果为横坐标,满意度评价结果为纵坐标,并以每个维度的平均值划分4个象限,获得4处滨水空间4类CES各特征因子的重要性—满意度分布模型(图3)。第I象限——供需匹配区,特征因子重要性高且现状令人满意,CES的供给能够满足需求;第II象限——供给冗余区,特征因子重要性相对较低,但使用者满意程度相对较高,CES的供给大于需求;第III象限——供需薄弱区,特征因子重要性与使用者满意程度均不高;第IV象限——供给不足区,特征因子重要性相对较高,但现状使用者满意度相对较低,CES的供给不能满足需求。
3.3 苏州河滨水空间不同类型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CES)供需特征
分析图3可知研究单元各类型CES供需特征:
3 研究单元4类CES的景观要素特征因子重要性—满意度分布模型Importance—performance distribution model of CES-related landscape features of four types of research units
1)总体上,研究对象CES的供需匹配度由高到低呈现梦清园>黄浦公园>九子公园>四行仓库,面状绿地(节点空间)CES建设发展较为充分良好,带状绿地(线性空间)受到场地条件约束,在植被、水体与岸线、游憩活动、小品与设施以及场地的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均有待提升。
2)游憩与旅游方面,梦清园与黄浦公园的整体供需状况较为良好,九子公园尚可,四行仓库较不理想。突出体现为场地无障碍性(D14)与内部交通流畅性(D16)制约了该类服务供给水平;游憩活动亲水性(C10)的满意度整体低下,未能凸显城市滨水空间的游憩特色和吸引力。
3)美学价值方面,其供给(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受到水质(B6)的制约。植被要素的层次(A3)、色相与季相(A2)搭配所提供的美感服务,普遍都达到了受访者的期望水平;仅四行仓库由于现状较多硬质空间,需要加强植被的搭配种植(A1、A2),这也是苏州河滨水线性空间的普遍问题。此外,城市天际线(G24)满意度排序同样靠后,尽管在四行仓库与九子公园并不是制约因素,但在梦清园受访者认为其是影响欣赏美景的关键特征因子。
4)场所感与文化遗产价值方面,四行仓库供需状况最不理想,需要全面提升相关影响因素;其他3处绿地状况尚可,但面临的短板各不相同。九子公园应注重保护遗产与景观资源(F23),黄浦公园可以更多地引导提供具有本土特色的游憩活动(C12),梦清园则应注重利用雕塑、装置等公共艺术(E17)营造场所感,但与前两者相比,由于公共艺术标志性的重要性相对较高,梦清园的相关更新改造更为迫切。
5)教育价值方面,苏州河这4处滨水空间的供需状况相对良好,但总体上都以历史文化等人文类教育为主,鲜有生态环境方面的教育。对于四行仓库而言,尽管其景观要素特征因子满意度较低,但由于受访者在该滨水空间的需求水平较低,因此并未造成该类CES供给不足;对于九子公园与黄浦公园,各景观要素特征因子普遍处于供给匹配乃至供给冗余的状态;对于梦清园,受访者认为仍应加强公共艺术的标志性(E17),促进教育价值服务的供给。
4 上海苏州河滨水空间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CES)提升策略
匹配供需特征,苏州河滨水空间CES景观要素特征因子重要性—满意度分布模型显示:贯通优化线性滨水空间是当前实现苏州河CES整体复兴的重要环节;水质提升与亲水性、滨河岸线与天际线、环境教育与公共艺术是提升其CES服务供给水平的3大重点方向。
4.1 连点成线,贯通优化线性滨水空间
受城市发展影响,苏州河两侧所留的公共性滨水空间腹地较小且不连续,即使有部分节点能够提供良好的CES服务,也因为滨水空间彼此孤立而使得服务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2018年上海全面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重点针对不同的断点性质和条件,通过辟建道路和绿化、新建跨苏州河人行桥梁、改造防汛墙和亲水平台等工程措施,实现滨水公共空间贯通与优化。
4.2 延续水体综合治理,营造良好亲水环境
苏州河经历数十年的水体综合治理,水质(B6)已有明显改善。建议结合机械过滤、疏浚底泥、水位调节等物理方法,以及水生植物调控营养物质和藻类数量的生物方法,进一步改善水质。在此基础上,增加亲水景观设施(C10)、改善驳岸断面层次(B8)、增加水景多样性(B7)、打造活动项目特色(C12)、优化植被配置(A1、A2、A3),形成亲水活动场所。
4.3 倡导环境整体规划,丰富滨河岸线与天际线
当前苏州河两岸的整体滨河岸线相对机械呆板、僵直生硬,城市天际线杂乱无序,亟待进行环境整体规划,对两岸滨水绿地、建筑物、交通系统等景观要素综合一体化规划,丰富滨河岸线(B8)与天际线美感度(G24)。
4.4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公共艺术主题活化
苏州河滨水空间的提升应当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F23),通过公共艺术(E17)的融合、滨水文化特色(G25)的创新,来营造滨水场所感,同时也须加强水生态方面的科普宣传。梦清园的实践发展表明,滨水空间景观主题传达对于突破滨水空间的规模限制、高效发挥某项或某几项CES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语与展望
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重心逐渐从解析机理[25]向匹配供需转移,强调兼顾供需双方[26]。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并实例验证IPA是分析CES供需特征的有效测度方法,能够全面揭示当前苏州河滨水空间CES亟待解决的痛点,明确提升重点。实证研究中,IPA分析法显现出直观、易操作、易解读等优势,但由于其重要性、满意度数据主要以使用者问卷调查方式获得,难以保证重要性评价与满意度评价的独立性,影响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普适性,需进一步优化其统计学方法。此外,须进一步厘清环境因子与各类型CES关联强弱,确定影响权重,精准回应社会需求。CES的供需关系并非处于静态,而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调整变化。面向供需平衡的滨水空间资源配置与服务供给优化,不仅要求沿着需求的特点去适应和调整,同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通过供给侧的产品创新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以引领需求的变化,拓展有效需求的规模,优化需求结构,达到更高层次的供需平衡,助力生态修复与社会发展。
注释(Notes):
① 根据2005年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定义,生态系统服务分为支持性、供给性、调节性,文化性4种类型。
② 高德地图平均指数基于百亿级位置数据而计算,通过用户使用高德地图及高德开放平台位置服务,挖掘目标区域的热度,指数越高表明景观单元使用总人次相对越大。研究所参考数据的时间为2017年1月。
③ MEA指出CES可具体分为游憩与旅游价值、文化遗产价值、美学价值、场所感、精神与宗教价值、教育价值、灵感价值、知识系统、社会关系、文化多样性共10类,定义中前7项与景观要素相关。
图表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文章中所有图表均由作者整理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