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湟地区庄廓民居生态策略研究

2019-11-30杨民安崔金云杨归宇喻琬淇

城乡建设 2019年22期
关键词:夯土院落民居

■ 杨民安 曹 鹏 崔金云 杨归宇 喻琬淇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西部重要省份之一,境内高山、盆地和河谷相间分布,独特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孕育了极具特色的乡土民居,出现了庄廓民居、碉房民居、游牧民居等丰富的地域生态民居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值得借鉴与传承的建筑生态策略,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地域民居文化。

一、传统庄廓民居特征

(一)建筑结构特征

庄廓民居是青海省河湟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类型,是青海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受高原严酷的自然地理气候影响,庄廓民居大都建在背风向阳,能够防御侵袭的河谷山坡高海拔地段。院落多为东西横布、面南背北,形体厚重敦实、封闭规整,具有良好的节能和保温效果。建筑外墙普遍高于屋顶半米左右,多为石砌或土筑,利于防沙挡风。院内房屋呈凹形空间布局,厚实严密,有利于减少室内热损耗。窗体采用藏式牛头窗,开窗面积小,具有明显的高原特征。庄廓民居主要为土木结构,院落外观古朴粗犷,但檐头和房内装饰木刻或砖刻,精雕细琢,色彩浓厚,“藏秀于内”。庄廓建筑大量采用本土材料,能有效适应干旱严寒的气候,充分体现了当地居民绿色生态的建造经验和智慧(见图1)。

(二)院落布局

庄廓民居院落平面一般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坐北朝南,北高南低。大门设在南向院墙的正中或者偏东侧,门楼配有精雕细琢的木雕或砖雕,丰富了夯土墙豪放粗朴的性格,是传统庄廓的典型特征之一。院内主要由正房、厢房和辅助用房构成。南面一般没有实体建筑,避免了南房对院内空间及正房的遮挡,同时减少日照间距,保证日照时间。

院落的东侧和南侧一般布置辅助用房,东侧常为杂物房,储藏室等。而南侧常为牲畜圈,杂草堆放处等,或者完全开放,与院落相连。厕所一般设置在西南角,且按照当地习俗,厕所门不与正房相对(见图2)。

(三)材料及工艺

图1 庄廓民居结构特征

图2 庄廓民居院落

庄廓民居作为青海民居中夯土建筑的典型代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就地取材、因地选材,充分利用当地的生土、木材、石材等常见自然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并做到充分合理利用材料。其建造工艺以当地经济水平为基础,轻巧的木材和厚重的石墙、土墙搭配,造价低廉,工艺简单,经济性能好,实用性强,且与周边的环境配合度高,符合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传统庄廓的建筑材料中,生土占比65%左右,木材占15%左右,石材的用量很少,但青海处在青海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界处,石材资源也很丰富,石材能增强建筑的稳固性,提高建筑的耐久性,目前,石材在庄廓建筑中的使用量在逐渐提升。

生土是原生态的建筑材料,易获取、易加工、易于回收,也不会危害环境。庄廓院落的建设多取当地常见的黄土,不含有机物,适合做夯土建筑。利用黄土建造的夯土墙保温和隔热性能好,热容量高,能很好地应对西北易受冻融的影响。

木材作为传统庄廓建筑的承重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大、抗震性能好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建筑的安全性能。木材导热性能较差,冬季能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夏季能抵御阳光的照射,使室内温度不易过高,减少了电气设备的使用,达到节约能源的经济目的。

二、新型庄廓民居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当地居民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庄廓建筑满足不了人们的现代生活需求,当地居民以传统“台地式”庄廓为基础,对其进行了改造提升和功能优化,形成了新型的青海庄廓民居(见图3)。

新型庄廓民居主要采用土钢结构,房屋主体以轻型钢架作为屋架结构,轻钢骨架与夯土墙结合作为承重结构,夯土墙与生土砖混合结构作为围护结构,三种结构的结点处插入焊接钢筋,实现墙体和夯土砖内部结构的相互结合。在目前的新型庄廓民居中,普遍采用了以下7项绿色建筑技术:

(1)现代夯土技术:现代夯土技术主要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在黄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细砂、卵石、水泥、固化剂等,并施加一定的外力,通过夯土内部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使土层凝固成块,增强夯土的黏性和密实度。掺入的材料还可以提高夯土的强度,达到提升力学性能的效果,强化墙体的抗风化能力。建造模板经过优化后,抗冲击强度高,灵活轻便,防水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2)土钢结构技术:以土钢结构技术代替逐渐稀缺的土木技术,利用轻钢材料作为承重结构,将其插入夯土墙和生土砖墙,并加入固化剂,可以增强墙体的抗裂性能。轻钢结构房屋的使用年限可达70年,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年限;当建筑的使用年限到期后,屋架结构的钢构可以回收循环利用。

图3 新型庄廓民居

(3)新型生土砖技术:新型生土砖技术主要是对工具的改良,通过现代机械将夯土制成高硬度土砖,然后砌筑房屋,利用土砖所建造的防护墙体依然保持着夯土墙的优势。同时,也改善了室内土质容易掉落的情况,优化了建筑的外形,提升了建筑的美感,满足了居民对建筑的审美要求。

(4)被动式太阳能庭院技术:被动式太阳能庭院技术是在使用率低的院落空间中增设阳光间,光线通过阳光板照射庭院,使庭院升温并蓄存热量,减少室内的热量损失。还可在庭院的南北两侧开设高窗,形成自然循环通风,冬季寒冷时可将其关闭,夏季炎热时打开,使室内能源的耗费量大大降低。

(5)碳纤维地暖技术:碳纤维地暖技术是借助太阳能原理,利用碳纤维分子活动产生动能,再转化成热能,通过地面对室内空气直接升温,主要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传播方式,在冬季可以有效提高室内温度,相当于无风的“热空调”。

(6)镁水泥屋面保温技术:镁水泥屋面保温技术是将化工产生的镁制废料进行发泡处理,用作屋面的保温材料,能起到屋面防水的效果,避免承重结构的腐蚀和生锈,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室内的安全和舒适。此技术还可减少工业废料堆积的现象,提高金属资源的使用效率。

(7)生态木室内外装饰技术:生态木室内外装饰技术是将大量废弃的木料进行修整,压制合成生态木,与原木材相比,生态木具有防水、防腐的效果,在保证装饰效果的同时,能有效缓解木材稀缺的压力,使植被的砍伐量有效降低。

通过对传统庄廓民居的技术改造,青海居民将传统庄廓民居改造优化得更环保、舒适、漂亮和安全,体现了传统生态策略和现代绿色建筑技术理念的实践结合,是一种将地域性优秀的民居建造智慧保留并且传承下去的良好方法。

猜你喜欢

夯土院落民居
现代夯土建筑材料特性及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八一作品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郑州商城遗址出土夯土材料的分析研究
竹筋夯土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院落里的黄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