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导向的可持续行动策略
——以丽江解脱林生态专篇为例

2019-11-30

城乡建设 2019年22期
关键词:方案设计分区设施

■ 李 博

传统可持续思想诞生于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城市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路进行体系构建,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未来可持续城市将是一个独立的具有良好自我循环的生命体,其策略构建从问题导向转变为目标导向,而可持续城市设计编制致力于通过协同策略手段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生活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载体进一步对社会与经济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依照合理需求以及减少消耗、提高效率、降低影响两级目标与城市建设规律,良好的可持续运行城市的核心需求,要满足在城市格局、交通联系与资源能源方面的基本诉求,并构建以多中心为主要形态的可持续城市形态模型,如图1所示。

在城市格局方面,形成多中心的城市格局是满足高效的可持续城市的基本形态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空间与生态空间加以条件约束,并考虑一定的应急性缓冲与隔离;在交通联系方面,强调复合交通带来的高效的便捷;在资源与能源方面体现对城市基本资源的节能与减排。具体可分为多元格局、疏密适度、缓冲隔离、复合交通、减少排放与循环利用六个核心需求层面。

图1 城市形态模型

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明确二级建设策略:多元格局主要强调多元布局、心核联立与独立成区;疏密适度表现为密度协调与复合开发;缓冲隔离强调城市隔离与空间隔离;复合交通要求优化结构与交通方式选择;减少排放与循环利用分别在水、能源、固废方面要求源头减少与合理再利用。

一、行动策略指标构建

可持续城市设计的策略指导指标框架

两级行动策略作为分级行动方向指导,其具体行动策略指标应在设计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策略分解,整体形成6大策略导向、15大分项策略、41项策略指导指标。

策略导向分项策略 指导指标 解决方向生态隔离城市隔离保证生态区域、易灾害区域等得到应有的保护灾害隔离用地隔离缓冲隔离生态缓冲 为维护安全稳定与缓解瞬时灾害而规定一定宽度与功能复合的缓冲地段灾害疏散缓冲特殊用地缓冲空间缓冲优化结构复合交通中心耦合 城市核心与交通枢纽保证联动关系,保证步行连续方便可达尺度可达交通选择出行结构 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实现人车分行、差别化停车,保证交通道路设施再生水污水回用管网漏损物资 可再生建筑材料 节能环保、有机更新既有建筑利用率水提高用水效率循环利用生活垃圾废弃物通过技术手段回收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资源化污水收集处理年径流总量控制雨水污染控制水质达标非传统水源固废 垃圾无害化 减轻垃圾排放对环境压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能源 梯度利用 分级最大化利用能源水对水的各种来源实施控制,减少污水排放污染环境减少排放

二、设计工作模型

根据可持续城市设计理论及技术体系的特点,结合现行城市设计体系,将理论融合与设计实际工作中,提出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城市设计工作模型。

以丽江解脱林生态专篇为例,对可持续城市设计工作模型进行实践,力图与项目的实施形成良好的匹配与融合。

三、丽江解脱林生态专篇案例说明

(一)场地现状

场地位于丽江市白沙古镇镇区以西,玉龙雪山支脉山脚下,属于山地与平原过渡区,内有山体地表径流重要汇水区、平原农田灌溉的重要水脉。为保证水环境(地表水/地下水)的原生状态,设计需要保持生态的自然平衡,故对场地适建性需要进行设计指标的管控。

(二)制定生态策略

1.自然生态格局保护

图2 行动策略对应城市设计工作模型

结合上位设计和基础地形分析,将梳理后的设计基地周边自然生态空间的格局进行落位,提出对于基地整体的结构建议。如玉龙雪山生物廊道、水系廊道、通风廊道等进行基地的延伸,保障生态的格局的延续。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整体竖向分析进行基地的台地引导,结合植被的覆盖,延续山体过渡到建设区的生态肌理。

2.缓冲空间管控及建议

对于设计基地周边尤其是近山区域的地形、地质以及区域汇水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提出设计方案中对于生态缓冲的管控和建议。

其中,管控主要是对于危险区域和生态敏感区域的隔离性措施,如对基地现有汇水格局的区域影响与设计引导、基地周边地质灾害较大风险区水土保持及设计应对等;建议主要是对于近生态区域的建筑形式、建筑高度、空间设计提出建议性的缓冲措施。

3.基地内部生态空间利用

基地内部生态空间利用主要体现在蓝绿空间方面。

在水的方面,首先立足于安全,通过对于基地近玉龙雪山两条主要汇水流线上游水量和流速分析,确定河道宽度和深度,必要的情况下留出防洪排涝的设施布局,并结合项目方案设计划定河道蓝线。在此基础上,以高环保、极低影响和极低排放为原则,结合低影响开发、分散式布局等方式,对于设计基地可能的建设用地进行分区,不同特质区域落实不同生态措施,尽可能实现就地雨水吸纳、就地污水排放。

在绿地方面,以生态目标的生态配额为引导,合理测算设计绿地比例,并结合生态缓冲、汇水安全、生命避险等设施建议,从量和质上实现绿地对于生态的增益。

(三)生态实施设计

生态实施设计主要在项目设计设计方案阶段,是生态方案设计中提出的策略落实的关键。首先,对于设计基地结合地形、汇水等因素进行分区,并结合生态方案设计提出的蓝绿线、缓冲管控等要求提出分区生态引导策略;其次,对于设施进行分地块的具体落位布局,落实生态策略;最后,形成基于生态方案设计方案中生态红、蓝、绿区的实施路径制定相应要点图集,满足项目实施中的生态措施落实要求。本研究以基本图底关系为例,说明方案空间关系。

1.管制要素确定

结合生态方案设计,确定整体的廊道、缓冲、隔离、安全、风貌等方面的管制要素,形成基于基地的不同方面的管制要素综合分析和相应图纸,此阶段与方案设计阶段并行。

2.生态分区划定

此阶段以方案设计的路网为基础,结合设计基地地形、汇水分区以及开发时序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于基地内部进行分区划分,便于后续分区的管控。

3.分区图则落实

以生态方案设计提出的措施为基础,对于不同生态分区内部的生态措施进行落实。如蓝线、绿线、隔离空间界线、缓冲空间界线及建议、年径流总量控制、年径流污染控制等,实现从方案到地块的落实。

图3 现状高程分析与分地块

图4 水体、绿地保护范围划定

图5 方案平面图图底关系

(四)生态设施工程技术要点指引

结合工程技术要点的提出,加强下一步方案的落地实施性。(1)防护隔离设施,包括水土保持、山林防护、岸线缓冲等。(2)涉水设施,包括分散式雨污收集收集、溢流设施、防洪堤坝、泵站等。(3)能源利用设施,包括节能设施、节电设施等。(4)三废排放设施,包括公厕、废水、废渣、垃圾收集等。

以可持续理念作为目标导向进行设计方案编制仍处于探索阶段,笔者探索形成的行动策略以指标或导则形式,力图将可持续的目标全面展开描绘与探究,其可结合现行城市设计体系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模型构建,并可针对不同层面与专项的设计进行设计与探索。同时,可持续的概念涵盖广泛,囊括了空间、经济、社会、统计等多学科的运行规律,本文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探讨物质载体的可持续形态如何搭建,进而对可持续系统运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为可持续理念的全面落实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方案设计分区设施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民生设施非“摆设”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一种适用于高轨空间的GNSS矢量跟踪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与应用
浪莎 分区而治
方案设计我做主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