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中国民族民间舞看舞蹈与民歌民乐的同构关系

2019-11-29陈慧娇吴琼

北方音乐 2019年19期
关键词:紧密联系舞蹈音乐

陈慧娇 吴琼

【摘要】舞蹈和音乐,从产生之初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音乐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舞蹈的外化表达可以让音乐的隐喻信息转化为视觉形象,舞蹈与音乐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舞蹈艺术。因此,舞蹈和音乐是永远不能分隔的整体。

【关键词】音乐;舞蹈;紧密联系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獻标识码】A

《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对民间舞蹈的解释是“产生和流传于民间,风格鲜明,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它反映了人民的劳动,斗争,交际和爱情生活……而舞蹈音乐,顾名思义就是为舞蹈而伴奏的音乐,在传统民族民间舞种中,伴奏乐器大多为同一时期发展的民间传统乐器为主,比如东北秧歌中的唢呐,小锣,云南地区的花灯舞的音乐主要来源于云南的弥渡山歌等。本文主要探讨了关于传统民舞与民歌,民乐的同构关系。

一、汉族民族民间舞蹈的特征

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的有龙舞、狮舞、灯舞、绸舞、秧歌等等。现经整理加工已进人课堂的有云南花灯舞、胶州秧歌、海阳秧歌、踢鼓子秧歌、东北秧歌、山西小花戏等。汉族舞蹈通常都会运用扇子、手绢等道具来寄托自己的情怀,表演的时间通常会在逢年过节的一些重要场合,例如每年的正月十五闹红火的时候,人们就会从最开始的在走街试的表演到最后在空旷的广场上进行正式的汇演,有时也有临时即兴发挥的特点,歌舞相伴,载歌载舞,汉族民族民间舞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提高技艺,精益求精的发展壮大起来的。

二、民族音乐对民间舞蹈的影响

《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音乐栏目中对民间舞蹈音乐是这样解释的:是其音乐体裁形式之一,其特征是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紧密结合,广泛流传于中国各民族地区,其音乐采用当地的民歌小调或民族器乐,因而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有关中国民间舞蹈音乐的界定:“中国民间舞蹈音乐是一种相对于专业舞蹈音乐而言,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综合民歌,器乐,说唱和戏曲等民间音乐因素,与诗歌,舞蹈紧密结合的传统音乐体裁形式,它产生于中国56个民族历史长河与社会实践中,与各种民俗文化相依共存,起到传承传统民族文化,为各民族人民提供审美,娱乐的作用”。远古时期乐舞内容丰富,有反映农牧生活的《葛天氏之乐》,也有用于祭祀,歌颂君王的《伊耆氏之乐》,之后的《大夏》《濩》更是以歌舞为主要表达方式,为奴隶主歌功颂德,早期的音乐主要为打击乐和吹奏乐为主,音乐旋律性也较少,大多为石头与铁器制作,如编钟,石磬,骨笛,埙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宫廷音乐的兴起,汉魏至唐宋时期的民间舞蹈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是各民族及中外歌舞,音乐文化相互融汇交流的重要时期,先是龟兹乐的传入与中原汉族音乐结合形成秦汉乐,西凉乐,结合这一时期舞蹈,以异域风格为主,伴奏乐器大多为大型编钟,笙,芋,早期的丝弦乐等,唐朝时期,歌舞表演艺术水平的提高和职业艺人队伍的壮大,有力地推动了民间舞蹈由自娱性,群众性向表演性,职业性的发展古代汉族歌舞已经逐步演化为小型歌舞节目,大型歌舞套曲和歌舞戏三种,伴奏乐器也由丝绸之路的开通变成了磬,萧,笙,箜篌,筚篥,筝等,筝的出现使舞蹈音乐更具有旋律化与抒情化,代表作如《霓裳羽衣舞》《绿腰》等。元明清时期的舞蹈音乐,逐步走向衰弱,这一时期人民的生活爱好主要为说唱和传奇,但是在节日期间,歌舞表演依然浓重而热烈,这一时期,舞蹈音乐逐步由上层宫廷贵族转化到市井乡村,结合其民歌小调,造就了不同地区特有的汉族民间舞,比如南方的采茶,花鼓,花灯,北方的秧歌,伴奏乐器南方主要为琵琶,二胡,笛子,北方为鼓,唢呐等。由此看来,在历史的长河中,音乐与舞蹈都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舞蹈需要音乐来塑造人物心理特征,突出人物情感,音乐需要舞蹈将听觉美转化为视觉美。

三、由中国民族民间舞看舞蹈与民歌民乐的同构关系

要了解舞蹈与音乐的同构关系,先要了解同构一词的意义,同构指一种现象,是视觉美学中的一个概念,就是指某个共同的元素为多个元素所共用的现象,是奇妙的视错觉现象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予观者丰富的心理感受。而音乐与舞蹈这两种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不管在舞台表演还是人民生活的自娱上,都是相辅相成,他们两种元素相结合而形成完整的舞曲,那么,在同构关系中,笔者分析了两种关于民族音乐与民族舞蹈的同构关系

(一)关于舞蹈与音乐的情绪同构-以蒙族舞为例

音乐与舞蹈的内容应该是一个整体的,舞蹈通过舞者对作品的全面分析,塑造人物性格,通过动作演绎,表达作品主线,而音乐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要对不同的舞蹈进行音乐塑造就要分析舞蹈内容,比如蒙古舞蹈的风格中,体现在动态上的最鲜明、最有表现力的特征部位是肩、臂和腕。蒙族人民的精神特征是由草原生活的点点滴滴积淀而成的,主要表现为勇敢、热情、爽直的性格,反映在舞蹈中,应该要折射出“天之骄子”的豪迈气质。如双臂延伸动作的象征意义,宽阔的胸怀、坦荡的性格;肩部的动律呈现出流动性质,而身体习惯于侧向,眼睛时而极目远眺,时而俯临前方,表情明朗豁达而又坚毅,那么与它相对应的舞蹈音乐就应该是广袤的,蒙古的长调含有大量的散板,最能体现其宽广,无拘无束的,民族乐器中的马头琴声音低沉,颤音多,演奏多为长音,大量的揉弦和滑音使得其音乐更具有流动性,内蒙琴的音色清脆明亮。外蒙琴的音色浑厚柔美,高音区部分则比较空旷悠美,符合草原舞蹈的特征。

(二)关于舞蹈与音乐的内容同构-以傣族舞为例

我国傣族人民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每逢节日必是歌舞相伴来欢度。傣族舞蹈动作节奏平缓,舒展,外柔内刚,时而灵动欢快,热情奔放,动作时贯穿着傣族舞蹈的三道湾体态加上傣族舞蹈的屈伸动律,甚是悠扬,舒畅。深受大家的喜爱.傣族舞蹈音乐一般采用葫芦丝来演奏,曲调柔和优美,平稳流畅,让人感觉轻柔细腻,傣族人民的舞蹈动作的外化演绎加之葫芦丝的圆润视听效果充分体现了云南人民的质朴、含蓄、热情的性格特征。让人沉浸在飘逸轻柔、朦胧的氛围中。

综上所述,舞蹈与音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音乐决定舞蹈的气质,舞蹈进行外化的演绎表达,舞蹈把音乐隐喻的艺术内容进行视觉化的处理。音乐又使得舞蹈动作更具生命力和穿透力,加强了舞蹈动作的节奏感,带动激发舞蹈动作时的情感表达,为舞蹈的表达建立起了感情纽带,可以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动作又对音乐进行了形象化的富有感情的表达,使得舞蹈动作具有歌唱性,就这样歌舞相伴,相辅相成,传递出一个艺术作品的意境,表达出作品的主题。感染观众与观众产生共鸣,一个作品才算成功。这个就是音乐与舞蹈的同构过程。

参考文献

[1]田静.中国舞蹈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2]冯双白,茅慧.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王伟.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5]杨明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陈慧娇(1989—),女,山西临汾,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2007级本科生,山西应用科技学院音乐学院,专职教师,讲师三,研究方向:舞蹈学;吴琼(1992—),女,山西太原,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2015级研究生,山西应用科技学院音乐学院,教师,助教二,研究方向:音乐表演二胡。

猜你喜欢

紧密联系舞蹈音乐
舞蹈课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与时代性和现实性的紧密联系
宜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中民间禅宗音乐的作用初探
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初探
音乐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