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源硬件社区组织及其知识产权管理

2019-11-29梁尧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9年9期
关键词:开源文档许可

梁尧

要想提高开源硬件社区知识产权管理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推动管理机制在实践中不断传播发展,必须结合开源硬件社区本身存在的开放性特质。

开源硬件延伸着开源软件的理念,包括硬件设计及基于此设计的产品都使用具有开源性质的许可协议,自由使用分享。只是在硬件领域所开放的“源”不再仅是软件的“源代码”,而是硬件的“设计来源的信息”。

以Bruce Perens在1997年推出的开放硬件认证项目(Open Hardware Certification Program)为代表,早在20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了将开源理念从软件运用到硬件上的探索实践,而这与开源软件运动的正式出现基本上是同期的,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代沟”,正如Bruce Perens也是1998年成立的开放源代码促进会(Open Source Initiative,简称OSI)的发起人之一。

不过这些早期实践主要是针对硬件所配套的软件进行的开放,比如允许为硬件设备修改操作系统或编写新软件,而并不包括对硬件本身设计的开放。并且,受当时历史条件等因素影响,这些早期实践的繁荣犹如昙花一现,并没有像开源软件运动那样一直持续下去,其中的大部分在一两年内便销声匿迹。

直到近十多年以来,开源硬件运动再次蓬勃发展,一些重要的开源硬件项目或是公司相继出现,比如OpenCores、RepRap、Arduino、Raspberry Pi、Adafruit、SparkFun等,此外,基于RISC-V的开源芯片也开始崛起。并且,随着创客运动在我国的推广,受益于我国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及转型升级,开源硬件浪潮也席卷至我国,相继诞生了Seeed Studio、DFRobot、Makeblock、Microduino等与开源硬件相关的著名公司。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20世纪的制造工业,开源创新将是中国在21世纪继续主导制造业的必经之路。

基于自由协作开放共享的理念,开源运动天然具有社区属性,因而社区组织往往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如OSI、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简称FSF)、Apache软件基金会(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简称ASF)之于开源软件社区,同样存在诸多对开源硬件社区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的社区组织。而且由于系出同源,与开源硬件相关的社区组织还包括了OSI这样的开源软件社区组织以及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简称CC)组织等。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由开源社举办的2018年中国开源年会开源硬件专场论坛特邀了来自开源硬件、开源软件、知识共享三方社区的专家进行圆桌会谈,围绕“大开源”生态进行了交流探讨。

很大程度上,开源运动就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框架下,于保留所有权利的专有和完全释放到公有领域的共有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的过程。为此,本文将试图从知识产权的视角,围绕主要开源硬件社区组织在知识产权管理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推动开源硬件社区的发展进行一定有益的探索。

一、代表性开源硬件社区组织

在本部分,将重点关注专门针对开源硬件的代表性社区组织,包括发布开源硬件定义和管理开源硬件标志的开源硬件协会(Open Source Hardware Association,简称OSHWA)、提出开源硬件的四度自由标准的开源硬件和设计联盟(Open Source Hardware and Design Alliance,简称OHANDA)等。

(一)开源硬件协会(OSHWA)

开源硬件协会于2012年在美国特拉华州正式注册成立,是一个具有免税资格的公益组织,创始人兼总裁是Alicia Gibb,她同时也是自2010年开始每年一届的开源硬件峰会(Open Hardware Summit)的联合创始人。协会致力于为开源硬件社区发声,以确保技术知识能够被任何人获得,并且鼓励对服务于教育、环境的可持续和人类福祉的技术进行合作开发。同时,为了保持中立并避免对个别产品或公司的偏好,协会并不投资、背书、推销具体的外部项目,而且协会的公司成员也没有投票权。

为了对开源硬件进行规范与推广,开源硬件协会发布了开源硬件标志(Open Source Hardware logo,简称OSHW标志),该标志因其形似齿轮又称“gear logo”。该标志源于Macklin Chaffee设计的在开源硬件社区于2011年举办的开源硬件标志设计比赛上的获胜作品。该标志遵循署名-相同方式共享(BY-SA)形式的CC许可协议。此外,该标志仅是针对开源硬件(OSHW)的,而不是开源硬件协会(OSHWA)的标志,为了避免混淆,协会也于2012年设计完成了自己的协会标志。

然而在起初使用该标志时,开放源代码促进会曾向开源硬件协会表示OSHW标志涉嫌侵犯其所拥有的对开源软件进行认证的证明商标OSI标志,并表达出向开源硬件协会授权的意向。这也再次反映出了商标在开源领域的重要性。之后,开源硬件协会为了保持自身对开源硬件认证的独立性以及对所代表的开源硬件社区的利益的维护,最终和OSI一起基于对双方所代表社区的利益的维护,就双方的标志达成了共存协议。这意味着两个组织可以分别独立控制自己的标志,具体地来说,符合开源硬件协会的开源硬件定义的可以使用OSHW标志,符合开放源代码促进会的开源商标使用指南的可以使用OSI标志。

为了方便人们快速准确地判断是否符合在硬件上使用该标志的条件,开源硬件协会基于其开源硬件的定义和实践参考指南的要点制作了一份检查清单,即如果要在硬件上使用OSHW 标志,需要满足清单上的以下要点:硬件符合开源硬件定义;允许任何人学习、修改、分发、制造、销售该硬件;源文件(文档)选用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能与开源硬件的定义兼容,含有非商业性使用或者禁止演绎的是不可以的;在硬件上所使用的表明开源硬件的OSHW标志应该容易被人识别;拥有硬件上所有的公司标志,不侵犯他人的商标;源文件要使用方便被获取的格式;源文件可以公开在线获取;源文件容易被找到,比如在产品页上有链接;项目文档能够被复制;项目文档免费;在文档中包含了图像(强烈建议);做好了自己的项目被他人復制的心理准备;如果不是所有的部分或版本都开源,要清楚指明以开源硬件方式发布的设计范围是哪些部分。

相较于文本的定义,上述检查清单更全面地将实务中的问题考虑了进去:比如与所使用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兼容性、不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等,还有建议在文档中包含图像、做好开源的心理准备等人性化的细节。此外,毕竟是简化了的要点而可能只说了优选的情况,至于有的方面缩小了符合条件的范围,比如要求项目文档免费,但依据OSHWA版OSHW定义1.0版文本中的“文档”条款,除了优选的免费,也可以是有一定不超过合理再生产该产品所需费用的成本。进一步来说,开源硬件协会还从“必须”和“可以”两个角度对开源硬件应符合的条件做了概括,对应“必须和可以”,也可以说是从“义务和权利”的角度做了说明。相较于前述的检查清单,“必须”部分的内容基本被涵盖,而另外增加了关于“权利”的说明:可以要求署名,使用开源硬件标志以表明该硬件符合开源硬件定义,要求衍生品带有一个与原设计不同的名称或版本号,被直接复制或者产生衍生品,要求“传染许可”(viral license)。

此外,开源硬件协会还设计了包括OSHWA开源硬件认证标志和相应认证机制的认证计划,是属于由OSHWA管理的开源硬件认证。该认证计划于2016年启动,截止到2018年9月已经完成了来自5大洲27个国家的200多件硬件的认证,目前认证计划已经发展到第二个版本。

具体地,硬件开发者可以在满足前述开源硬件定义等认证条件下,对硬件项目进行免费的自主认证,认证需通知OSHWA而无需向OSHWA申请,但在进行自主认证后需接受OSHWA监督,一旦不满足认证标准则需接受由OSHWA执行的惩罚措施。完成认证后,将创建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唯一的标志,以用于满足开源硬件定义的项目。并且,还会为经过认证的硬件提供一个唯一的ID,以帮助用户查找到该开源硬件的文档,相应地,开源硬件协会建有被认证项目目录以方便查找认证的开源硬件,并可按照硬件类型、许可协议和原产国进行搜索。

在关于OSHWA开源硬件认证机制的内容中,围绕被认证项目涉及的硬件、软件、文档、标志四个主要元素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如何在其中运用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相关知识产权制度;而且要求通过认证必须选择使用开源许可协议,并给出了CERN、TAPR、Solderpad三个推荐的开源硬件许可协议。在线上认证页面,至少需要填写以下四部分内容:基本信息,涉及被认证项目负责人的名称、联系方式等;项目信息,并且所提交的项目信息将出现在项目的概要文件列表中;许可信息,需要为硬件、软件、文档分别选择,这些信息也将出现在项目的概要文件列表中;认证,该部分用以确认同意OSHWA认证标志许可协议的条款。

(二)开源硬件和设计联盟(OHANDA)

开源硬件和设计联盟,是致力于推动硬件和设计的开源以及对其可持续分享进行培育的国际团体。该组织于2009年7月在加拿大班夫中心(Banff Centre)举办的基础开源硬件峰会(Grounding Open Source Hardware Summit,简称GOSH)上初创。联盟的成立或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其曾经联系开源软件领域的代表组织FSF和CC组织以期他们将业务扩展到开源硬件领域,但并未如愿,于是只得自己另行开辟。联盟最初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创建一个适用于各种样式开源硬件的认证标志,以建立一种服务于开源硬件设计的分享的标准,弥补著作权法和专利法在适用开源硬件时遇到的问题。曾在联盟网站首页展示的四度自由(4x Freedoms)标准正是该联盟倡导的对开源硬件设计的认证标准。

2011年的时候,联盟认为OSHWA版早期的OSHW定义并未能解决著作权不适用硬件所带来的问题,而参考FSF自由软件定义中的四度自由标准,提出了针对开源硬件的四度自由标准及认证标志。不过单纯就开源硬件具体应如何定义的问题,联盟还是认为最接近其理解的定义版本当属OSHWA版。OHANDA以自由软件定义中的四度自由为基础,将其中原有的“程序”用“设备或设计”替换,而完成了针对开源硬件的四度自由的如下改编:

1.可以自由地使用该设备,无论出于何种目的。

2.可以自由地研究该设备如何工作,以及改变它来适应被许可人的需求,其前提是完整的设计能被获取。

3.可以自由地再分发或再造该设备或设计。

4.可以自由地改进该设备或设计,并将其(通常和修改的版本一起)向公众发布,以便整个社会受益,其前提是完整的设计能被获取。

凡是符合四度自由标准的设计,OHANDA就可以给它使用联盟所提供的一种针对开源硬件的认证标志,就像产品认证等那些常见的认证那样。任何一种实体设备都可以通过OHANDA的认证而连接此标志,从而使其开放性能够被任何人看到。通过将该标志应用于产品,生产者就将四度自由授予给了世界上的其他人,以便每个人都能够合法地改进、复制、制造、批量生产、再分发该产品。

获得该认證则需要通过注册:首先设计者需要以个人或组织身份在OHANDA注册,接受OHANDA的认证标志的使用条款(给产品使用者授予四度自由),获得一个自己的生产者ID;然后可以对应用了著作权(copyleft)或公有领域许可的产品设计和文档进行注册,以获得产品ID;如此,设计者就可以将四度自由标志应用到产品上了。这个OHANDA的认证标志和标志上唯一的OHANDA注册密钥(OHANDA Registration Key,简称OKEY)是被印刷或雕刻在该设备及其复制品上,以使文档和作品贡献者(作者)的链接能够跟随着实体设备一起流转并使其开源硬件的特征明显可见。基于OHANDA提供的网络服务,使用者将通过产品上的OHANDA注册密钥,利用链接回溯到产品的设计者、产品说明、设计工件、公有领域或著佐权许可。于是借助四度自由的授权,使用者就可以检查该产品并进一步开发它,再以生产者的身份注册,然后将其作为改进的衍生品继续开源分享,形成良性循环。认证的申请和注册也都是免费的。为了更加形象地说明上述过程和原理,OHANDA还为此做了图形化的阐释。

OHANDA认为,四度自由可能不是描述硬件的自由分享的最易理解的方式,但它描述了OHANDA所代表的开放程度的标准,通过给产品所附的所有文档授予四度自由,对该产品的分享就有了可持续的基础,就可以获得OHANDA认证的未注册商标意义上的开源硬件标志。在OHANDA看来,四度自由就等于无限制地和无条件地,使用、制造、学习、销售、修改、复制、批量生产、改善、降级、升级、再分发,完全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

除了前述带有OKEY的以OHANDA倡导的标准对开源硬件进行认证的标志,OHANDA还为更广泛意义上认证的开源硬件设计了针对消费者市场的“RE*”标志。

2011年11月,在经历了三天围绕有关为自由开源硬件(free/libre open source hardware,简称FLOSH)推动传播自由知识的头脑风暴后,将开源硬件理念中的再设计、再制作、再销售以及扩展出的再循环等一系列内容抽象概括为“再能”(RE*ables)理念,设计了诸如“反思(rethink)产品、尊重(respect)环境、重新定义(redefine)经济”这样的口号和针对消费者市场的红底白字的“RE*”标志,并且认为使用“RE*ables”可以避免使用饶舌冗长的“free/libre open source hardware”,以及可以避免使用hardware所造成的仅指电子类硬件的误解,进而发起了“RE*”运动,以简洁明快的设计促进开源硬件的推广。

从四度自由标准、带注册密钥的联网认证标志,到“RE*”标志、“RE*ables”理念和“RE*”运动,可见OHANDA在为开源硬件的早期认证及推广上做出了很多的创新与努力,尤其是通过在设计领域的特色优势带来了很多惊喜。虽然其通过简单改变自由软件理论而得来的四度自由标准,存在着过于理想化而难以现实适用于各类硬件尤其是大型硬件的争议,但这并不否定其在尝试将开源由软件向硬件突破的过程中所做的贡献。

然而,最令人遗憾的是,该联盟网站的博客页面更新停留在了2012年,如今网站也已无法访问,显示该组织已经停止了运作。此外,其设计的注册制认证方法或许由于存在设计精细却并不十分开放的问题,而使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体系在实践中的传播与发展。

二、开源硬件社区组织的知识产权管理

基于开源硬件项目包括硬件、软件、文档、标志多方要素的特点,有关开源硬件的知识产权会涉及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多个方面,这使得开源硬件社区组织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需要面对许多更复杂的情形。进一步地,在将知识产权管理落地到开源硬件社区实践的过程中,开源硬件社区组织也将面临更多的管理机制设计方面的问题。

(一)注册商标管理

为了规范与推广开源硬件,开源硬件协会发布了开源硬件标志,并明确只有符合其开源硬件定义的硬件才可以使用该标志。然而实践中却出现了标志被滥用的“阳奉阴违”的现象,很多地方使用了OSHW标志,却并未遵循OSHW定义,不了解其是否真的满足了开源硬件标准的人们往往会被其标榜的开源所吸引迷惑。比如,有的“开源”硬件往往很难找到其设计文件,或者隨附的文档不一致、不明确。

而之所以出现被滥用的情况,与该标志未被注册为商标不无关系。正如Bruce Perens所指出的,通过注册商标能够使许可协议得以强制执行,对违约使用注册商标的行为提起诉讼,而开源硬件协会并不能使开源硬件标志成为一个有约束力的注册商标,这一问题将导致不能成功对该标志的滥用进行起诉。Bruce Perens本人则在其推出的开放硬件认证项目中注册了商标“open hardware”和域名“openhardware.org”。

相较而言,开放源代码促进会则将其OSI标志注册成了商标,利用管理证明商标的方法,在规范认定及传播推广开源软件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OSHW标志与OSI标志曾经存在的纠纷及彼此间达成的共存协议,OSHW标志难以注册为商标。此外,开源硬件协会管理的OSHWA开源硬件认证标志也同样未注册为商标。类似的,开源硬件和设计联盟推出的OHANDA认证标志、“RE*”标志等多个标志,虽然富有设计特色,却也都未经注册。

不过正如Phillip Torrone在对Bruce Perens的回应中所指出的,大多数公司通常是借助公司自己的商标来保护其开源硬件产品。这一点确实在Arduino、Raspberry Pi、Seeed Studio、DFRobot等公司的注册商标中得到了体现。虽然不能用开源硬件组织的证明商标规范开源许可,但可以用公司商标规范产品来源。所以在实践中,公司需要利用其自身的注册商标进行管理,来避免被滥用的风险。但公司自身的商标并不必然表明其产品满足开源硬件的标准,从开源硬件社区统一标准规范的角度,仍需要开源硬件社区组织注册相应的证明商标,以对开源硬件更有效地进行认证管理。

(二)开源许可协议管理

开放源代码促进会从自由再分发、源代码、演绎作品、保持源代码的完整性、不得歧视任何个人或团体、不得歧视任何应用领域、许可的分发、许可不得限定于特定产品、许可不得限制其他软件、许可必须保持技术中立十个方面对开源软件进行了开源定义,并指出开源软件不仅意味着提供源代码,还要求其分发许可条款满足这十个方面的标准。

而开源硬件协会正是以此定义为基础对开源硬件进行了OSHW定义,并且为了方便人们快速准确地判断是否符合该定义,还基于该定义及其实践的要点制作了一份检查清单,并从“必须”和“可以”两个角度对开源硬件应符合的条件做了概括。即便如此,仍需借助开源许可协议实现对认证标准的明确化具体化,通过许可协议权利义务的内容来判断是否符合开源定义,以提升规范标准的可操作性及约束力。并且,通过许可协议能够明晰产权促进交易,对商业市场的适应将有利于社区持续地发展壮大。

开放源代码促进会从开源软件发布时所要附带的许可协议入手进行了认证管理。对认为符合开源定义的开源软件及许可协议,则可以向OSI申请审核,以使用其管理的OSI证明商标作为开源认证。

目前,开放源代码促进会在其官网公布的通过审核的且依然有效的许可协议数量为82种,其中包括了GPL、LGPL、MIT、Apache、BSD、MPL、CDDL、EPL等广泛使用的开源软件许可协议。对于希望以OSI开源认证发布的软件,则可以直接从中选择一个许可协议进行使用,也可以自己制定一个许可协议去申请获得认证后使用。而开源硬件和设计联盟仅是给出了四度自由标准,并未涉及具体的许可协议。

开源硬件协会虽未对许可协议进行认证管理,但一直同TAPR、CERN、OSI等开源许可协议的相关组织保持开放合作。并且,于2018年发布的第二版开源硬件认证计划中启动了关于许可协议的具体指导,指导包括两方面:OSHWA建议对与被认证硬件相关的硬件、软件和文档分别进行明确的许可以使将来的用户对许可内容足够清晰,并在线上认证页面中要求为相应的硬件、软件、文档分别选择具体的许可协议;OSHWA为此推荐了特定的许可协议,其中包括了CERN、TAPR、Solderpad三个开源硬件许可协议和Apache、GPL、LGPL、MIT、Mozilla开源软件许可协议以及针对文档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除了所述推荐的许可协议之外,OSHWA也同时在选择列表中提供了選项“其他”,并表示在之后也会考虑添加其他的推荐许可协议。

作为开源硬件社区组织,可以借鉴OSI的经验,在开源硬件认证标准的基础上,推动开源硬件许可协议的发展完善,统一开源硬件许可协议的认证标准,以具体的开源硬件许可协议为依托进行开源硬件认证管理。

(三)管理机制设计

开源硬件和设计联盟为了对符合知识产权许可标准的开源硬件进行认证管理,设计了一整套注册流程体系,包括生产者ID、产品ID、注册密钥OKEY、联网开源库等多个特色模块,可谓周密而富有创意,并且是免费的。

然而这样的注册却也是相对繁琐的,即便OHANDA为此设计了图形化的展示进行形象阐述。或者说,这样的管理机制是相对封闭的,以致于并不符合开源社区的开放性特质。

后来为了更好地推广开源硬件,OHANDA设计推出了简洁明快的“RE*”标志并发起了“RE*”运动,虽然这样的改善会有益于理念的传播,可惜其实践并未持续深入下去。

为了方便社区自主开展活动,Arduino在其注册商标之外设计了专门的社区标志供Arduino社区自由使用,同时规定该社区标志不能在电路板上使用或进行商业性使用。本地社区组织可以在该社区标志中加入自己的组织名称,并在线上或线下的活动中使用该标志。

此外,Arduino还注册了AtHeart商标,其他厂商可以在缴纳一定授权费后在包含有由Arduino开发环境支持的处理器的产品上使用,Arduino由此扩展并管理了与其相关的产品社区。与Arduino日活动类似,开源硬件协会也开始将10月作为开源硬件月,通过提供社区支持以推动围绕开源硬件的自组织活动。

可见,要想提高开源硬件社区知识产权管理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推动管理机制在实践中不断传播发展,必须结合开源硬件社区本身存在的开放性特质,在统一标准的前提下,设计适应社区自主运转的方便简易操作性强、促进自组织活跃发展的管理机制。

三、总结

开源硬件社区组织的知识产权管理,应是一种遵循规则的开放。正如开源是在知识产权的规则框架下进行的,开源硬件社区组织的知识产权管理也需要明确可操作的规则保障,除了开源硬件标准的确定之外,还需要通过证明商标和开源许可协议对开源硬件加强认证管理。

同时,由于开源社区本身的开放特质,开源硬件社区组织的知识产权管理也必须是开放易施行,以实现社区在自主运转基础上的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开源文档许可
浅谈Matlab与Word文档的应用接口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有人一声不吭向你扔了个文档
轻松编辑PDF文档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2019(第十四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
2019开源杰出贡献奖
Word文档 高效分合有高招
背对背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