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

2019-11-29梁见弟叶继亮姚永钊梁丽珍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心律房室相关者

梁见弟 叶继亮 姚永钊 梁丽珍

1.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广东东莞 523000;2.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东莞 523000

心房颤动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饮食、环境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有关,临床科表现为心悸、眩晕、呼吸困难等症状,且随着年龄增长,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相关文献报道,心房颤动往往出现长R-R 间期(安全界限为3s),从而进一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并发血栓的形成,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针对性的分析心房颤动合并长R-R 间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有研究显示,动态心电图(DCG)是通过动态心电图仪在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下连续24h 或更长时间记录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并借助后台工作进行分析处理,能够有效的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其操作简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科疾病治疗中且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3-4]。对此,本研究通过给予心房颤动合并长R-R 间期患者24hDCG 检查并分析其特征,为心房颤动合并长R-R 间期的后续治疗提供一定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0 月~2018 年9 月本院心房颤动合并长R-R 间期患者100 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症状、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证实为心房颤动合并长R-R 间期[5];(2)无精神病病史;(3)前1个月有服用治疗心血管药物;(4)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妊娠及哺乳特殊人群;(2)有心、肝、肾等严重性疾病;(3)恶性肿瘤者;(4)拒绝或终止本次研究者;其中男55 例,女45例,年龄35 ~82 岁,平均(57.7±6.7)岁,冠心病32 例,风湿性心脏病25 例,特发性房颤15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8 例,心功能分级:Ⅱ级68 例,Ⅲ级32 例,心房颤动持续平均时间为1 ~24 个月,平均持续时间(12.11±1.53)个月,本次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通过,所有数据来源均真实可靠。

表1 睡眠组与非睡眠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检查前均未服用相关药物(洋地黄类药物),之后给予所有患者24hDCG 检查,连续24h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记录结果并经专用软件处理,最后由专业医生进行矫正分析,以24 小时动态心电图中每2 个相邻R-R 间距>1.5s 为长R-R 间期,同时统计所有患者的最慢、最快、平均心室率及长R-R 间期、逸搏、逸搏心律、晕厥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现长R-R间期次数

100 例患者共出现长R-R 间期14556 次,其中睡眠相关者60 例(60.00%)、非睡眠相关者40 例(40.00%)。

2.2 睡眠组与非睡眠组一般资料比较

睡眠组:男31 例,女29 例,年龄35 ~82 岁,心房颤动持续时间为1 ~24 个月;非睡眠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35 ~83 岁,心房颤动持续平均时间为1 ~23 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睡眠组与非睡眠组的最慢、最快、平均心室率比较

所有研究对象经24hDCG 检查后发现,睡眠组最慢、最快、平均心室率明显高于非睡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睡眠组与非睡眠组的最慢、最快、平均心室率比较,次/min)

表2 睡眠组与非睡眠组的最慢、最快、平均心室率比较,次/min)

组别 n 最慢心室率 最快心室率 平均心室率睡眠相关组 60 58.52±5.58 152.12±15.33 81.31±8.65非睡眠相组者 40 38.55±3.52 128.63±12.74 68.65±6.33 t 30.269 31.662 28.785 P<0.01 <0.01 <0.01

表3 睡眠组与非睡眠组的长R-R间期、逸搏、逸搏心律、晕厥发生率比较[n(%)]

2.4 睡眠组与非睡眠组的长R-R间期、逸搏、逸搏心律、晕厥发生率比较

所有研究对象经24hDCG 检查后发现,睡眠组长R-R 间期、逸搏、逸搏心律、晕厥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睡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心房颤动是一种极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好发于老年群体,其病因与各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的发生有关,而心房颤动往往出现长R-R 间期,可能加重上述心血管疾病的病情,且随着近年来我国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其病情的发生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故如何及时发现患者的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有利于临床干预治疗[6-8]。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攻克和进步,DCG 作为较为先进的心电图监测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各种心内科疾病的检查中,其通过动态心电图仪可记录患者的心电活动的全过程,以发现在常规体表心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的心率问题[9-10]。

本研究通过给予心房颤动合并长R-R 间期患者24hDCG 检查,发现100 例患者共出现长R-R 间期14556次,其中睡眠相关者60 例、非睡眠相关者40 例,而黄晶、闻松男等[11-12]研究证实了DCG 能够有效监测心房颤动的变化,表明DCG 可有效检测心房颤动合并长R-R 间期情况,这可能是患者发生心房颤动时,f 波频率高达350 ~600 次/min,快速不规律的心房颤动波通过房室结发生干扰或者隐匿性传导,出现长R-R 间期,而DCG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可及时捕捉到心房的变化情况。

本研究睡眠组最慢、最快、平均心室率明显高于非睡眠组,表明心房颤动患者睡眠状态的心率变化更明显,提示其更不易出现长R-R 间期现象,而袁超等[13]研究结论也提示多数心房颤动患者长R-R 间期与睡眠相关,其机制可能是由于自主神经对心脏有调节作用,而人体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加,会降低房室交界区的不应期,增加更多的f 波下传心室,从而降低房室结隐性传导,进一步使房室冲动下传心室率明显增加,最终使得睡眠患者的最慢、最快、平均心室率明显增加,故本研究建议心房颤动的患者应在睡眠状态下采用DCG 检测。睡眠组长R-R 间期、逸搏、逸搏心律、晕厥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睡眠组,表明非睡眠相关者更易发生上述不良情况,这可能是非睡眠相关者容易出现长R-R 间期现象,从而引发心房肌电重构,促使左心房增大或房内阻滞,降低心房电复律的有效性,从而使心房颤动的患者出现心率紊乱现象,最终导致患者逸搏、逸搏心律、晕厥,进一步提示非睡眠相关者发生上述情况可能与其病理性传导阻滞有关,与睡眠相关时提示为非病理性房室阻,此与蔡茹丽等[14]的研究结论一致。因此,本研究建议临床医生应对睡眠相关者及非睡眠相关者不同治疗方案,如及早安装人工心脏起搏治疗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可使心室率处于正常范围内,进一步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以防意外发生[15-16]。

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心房颤动合并长R-R 间期的患者是否诊断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但DCG 可有效检测心房颤动合并长R-R 间期情况,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多发生在夜间睡眠状态,而非睡眠时出现长R-R间期、心室率低、晕厥患者,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心律房室相关者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预激双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形成1∶2房室传导1例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心电散点图技术在诊断室性并行心律中的应用价值
联合运用3种心电散点图快速解析特殊复杂心律失常
一度I型房室阻滞偶伴房性早搏未下传1例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误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及分析
浅谈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