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薄壁囊腔周围型肺癌的MSCT影像特征及病理分析

2019-11-29罗洪建李仕广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空腔薄壁征象

罗洪建,李仕广,杨 伟,江 林,邓 飞

(1.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影像科,贵州 遵义 563002;2.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病理科,贵州 遵义 563002)

肺癌目前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CT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含薄壁囊腔的周围型肺癌被检出,文献中也陆续有关于该类肺癌的临床、影像及病理报道,由于CT征象不典型、病理表现多样、病因复杂、影像科医师对其认识不足,误诊时有发生。现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经病理证实的含薄壁囊腔周围型肺癌的MSCT征象,旨在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8年5月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含薄壁囊腔周围型肺癌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9~74岁,平均59.8岁。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6例,其中1例伴有胸痛,仅表现为胸痛者2例,发热1例,体检发现7例。

1.2 胸部CT检查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VCT 64层或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扫描仪,所有患者取仰卧位,双臂上举,采取头先进体位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部,扫描参数120 KV,管电流250 mAs,扫描层厚5 mm,重建层厚0.625 mm(GE),1.0 mm(Siemens),矩阵512×512,FOV 350 mm×350 mm(GE),328 mm×328 mm(Siemens),肺算法及标准算法重建、部分患者采用高分辨率算法重建。

2 结果

2.1 病灶部位 其中左肺上叶10例,右肺上叶1例,右肺中叶1例,右肺下叶3例,左肺下叶1例。

2.2 病灶的MSCT征象 本组病例CT征象见表1及图1,病变最大者为54 mm×64 mm,最小者25 mm×16 mm。16例囊腔呈类圆形或椭圆形;6例为单发囊腔;10例为多发囊腔;7例病灶囊壁内壁规整光滑,囊腔壁厚在1~5 mm;8例囊腔有壁结节,壁结节大小为0.5~1.6 mm;12例囊腔有分叶;12例囊腔的周围有毛刺征;12例囊腔内见有不规则分隔;7例有胸膜凹陷征;3例囊腔周围伴有磨玻璃密度影;其中1例病灶在两年后复查显示病灶增大,囊壁实性成分增多,病灶内见多发间隔;有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死于其他疾病;有1例经治疗后囊壁结节影缩小、囊壁变薄、囊腔增大。4例患者有同侧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伴有腰椎转移,另1例伴有胸腔积液;1例患者肺内出现多发囊性转移;5例患者同时合并有双肺肺气肿。

表1含薄壁囊腔周围型肺癌的CT特征

CT征象类别例数圆形/类圆形13形态不规则形3边缘分叶12毛刺12邻近结构胸膜凹陷12血管集束2与支气管关系支气管进入腔内6支气管截断10囊腔数量单囊6多囊10囊腔内部结构分隔12血管穿行6囊壁密度磨玻璃7实性9

A、B:左肺下叶背段见一椭圆形含气囊腔影,大小约51 mm×25 mm,边界清楚,内见多发不规则分隔,局部见实性软组织密度影像腔外突起,边界清楚,病变与正常肺组织边界清楚,呈浅分叶状;C:肺泡腔内见多发异型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呈乳头状生长(HE×100);D、E:左肺上叶见一类圆形含气囊腔影,浅分叶,大小约40 mm×30 mm,内见多发不规则分隔,周围见磨玻璃影、磨玻璃影与周围肺组织边界清楚;F、G:左肺上叶病变呈浅分叶状,大小约40 mm×39 mm,内见多发分隔,边缘见磨玻璃密度影及实性密度影,实性成分较增多,瘤肺界面清楚,MPR重建显示左肺上叶见一支气管分支到达病灶边缘并中断,管壁增厚并见软组织密度影;H、I、J病理图片示多发异型性细胞,见角化珠及多发腺腔样结构(HE×100);TTF-1(+)、P63(+)。 图1 典型左肺下叶背段、左肺上叶前段含气囊腔肺癌患者的CT征象及病理结果

2.3 术前诊断及术后病理结果 16例患者术前诊断为肺癌11例,误诊为肺大泡5例;经手术(7例)及穿刺活检(9例)病理结果证实为腺癌15例,腺鳞癌1例。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定义含薄壁囊腔周围型肺癌,有学者[1]定义为薄壁空洞肺癌,也有学者称为囊腔样肺癌及含气囊腔性肺癌[2-4],Daiskue[5]称为起源于肺大泡型肺癌,吴光耀等[6-7]将这一类型肺癌归为囊腔类肺癌。望云等[8-11]将这一类肺癌称为含薄壁囊腔周围型肺癌,本文作者引用含薄壁囊腔周围型肺癌这一名称。目前含薄壁囊腔周围型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推测可能是[8]:①肿瘤组织沿着肺泡壁生长,CT上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随后肿瘤组织向细支气管及终末细支气管方向发展,或脱落的肿瘤细胞阻塞细支气管,由于终末细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缺少软骨,肿瘤细胞间接地起活瓣作用,若肿瘤组织阻塞在终末细支气管这一级,即形成磨玻璃影中的空泡征,若肿瘤组织阻塞在细支气管,则形成较大的含气空腔,随着肿瘤组织侵犯破坏肺泡壁及气体不断进入肺泡内,肺泡壁破裂融合,形成孤立带有分隔的薄壁空腔;②随着空腔内部压力逐渐增大,空腔的体积也会逐渐增大,同时由于肿瘤沿着空腔壁不规则生长即可导致空腔壁不均匀增厚;③空腔随着肿瘤生长会慢慢消失、闭塞而成为实性软组织结节或肿块影。当实性结节或肿块的肿瘤血管破坏、闭塞或肿瘤生长速度超过肿瘤血管的新生时,肿块内部出现不同程度坏死,即形成薄壁空洞或厚壁空洞。薄壁含气囊腔内部的分隔,可以是残存的空洞内分隔,也可以是病灶内尚未完全坏死排出的肺间质结构。

本组病例不足之处在于多数病例均为穿刺病理结果证实为肺癌患者,由于穿刺病理取材不能有效观察病灶全貌及内部结构情况,需在以后工作中进一步研究病变内部结构特点。

含薄壁囊腔周围型肺癌以腺癌报道为多见,本组16例患者中腺癌占15例,与文献报道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肺腺癌成为最常见肺癌类型及其不同的病理亚型的生长方式有关,腺癌分为伏壁样、腺泡样、乳头状、实性生长方式为主4种亚型。有研究证明分化程度较高的腺癌较易形成含气囊腔[12];本组病例早期含气囊腔囊壁较薄、随访过程中实性成分逐渐增多。早期CT征象不典型,但结合囊腔的整体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内部不均匀分隔及支气管截断等征象,随访过程中囊壁增厚,囊腔缩小及实性成分增多也是诊断本病的关键,所以对早期诊断困难者CT动态随访观察病变的变化很有必要。

含薄壁囊腔周围型肺癌需与空洞型肺结核、曲菌球及肺囊肿继发感染等疾病鉴别。肺结核空洞周围往往可见卫星病灶、胸膜增厚及钙化等征象,同时毛刺征、尖角征、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等征象结合可与之鉴别。曲菌球往往可见空气半月征表现可鉴别。囊肿合并感染一般囊壁较均匀,可出现液平等征象可有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鉴别困难时可CT动态随访观察。

总之,含薄壁囊腔周围型肺癌CT表现总体具有特征,正确认识其CT征象可提高诊断率,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空腔薄壁征象
黄瓜种质资源空腔性评价
空腔直径对圆形空腔滤棒卷烟烟气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双空腔电极静电雾化泰勒锥形貌特性
LI-RADS v2018 MR 辅助征象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磁流变液仿生薄壁吸能管及其耐撞性可控度的研究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超小型薄壁线圈架注射模设计
朗盛推出采用薄壁设计的大面积结构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