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剪力墙注浆施工工艺试验研究
2019-11-29刘守波房立鹏
刘守波 房立鹏
莱芜钢铁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71100
1 装配式建筑优势
1.1 建筑资源的节约
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基材和动力燃油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筑行业的能耗是其他发达国家的3倍-5倍左右,且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仍旧是粗放式的生产模式,达不到建筑节能的基本要求。
1.2 工期的缩短
装配式建筑采用的预制外墙板等构件都会预留其他构件安装的卡槽,待结构封顶后可实现对建筑的防护包围封闭,相较于传统的防护支架的外搭等大大减轻了工作时间的消耗。其次,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集约化生产模式,对于单体建筑的构件都有固定的生产加工车间,所有车间工序井然有序,可快速对装配式构件进行浇筑、防护、保温、涂层等工作的展开,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构件预制的施工时间。
1.3 工程费用的降低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都是在工厂内进行集约生产,在提升员工熟练度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安排可以大大提高预制阶段的劳动成本,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相关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会大大提升,此外,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预制施工也会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数量,避免材料的损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关费用的产生。
1.4 工程质量的保障
由于装配式建筑都是工程集约化生产,因此,相关构件的混凝土、钢筋、砂石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在严格控制范围内,构件按不同车间分布施工,保障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标准化生产程序。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设计单位会从建筑的结构安全、材料控制、截面设计等因素进行考虑,在装配式建筑构件预制和组装前,将可能会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提前规避[1]。
1.5 对环境影响减少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从生产到组装都有熟练的操作人员进行,尤其是装配式建筑在现场组装过程中,不需要大规模的现场混凝土拌合等过程,产生的环境噪声较小;现场风尘飘散和废水排放的现象基本没有,由于建筑组装的时间周期较短,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也较小。
2 注浆技术的基本原理
(1)静脉注浆法的浆液具有压力大、粘性强的特点,静压施工工艺中指的是采用气压或者是液压的方法进行施工,使用管道的运输原理,把浆液通过管道运输到需要的地方,进行灌浆施工,保证好整个工程的正常进行,使施工达到预想的目的。
(2)高压喷射注浆法。它指的是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把各类指定流体输送到钻孔泵中,已克服底层的抗拉强度与初始应力,让它顺着垂直于小主应力的平面上出现劈裂,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地基的可灌注性。
(3)复合注浆法。它指的是把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和静压注浆技术融合后的注浆方法,即为复合注浆法。它的主要施工流程是浇灌水泥到圆柱体中,让圆柱体形成桩柱体,然后借助静压注浆技术浇灌地基的基层,使其充分地向四周延伸开来,尽量全面覆盖,尽可能不遗漏细小角落。这种注浆方式被广泛使用,既运用来加固地基,又能够用在淤泥层、细沙层、粉土层等施工环节中。
3 装配式建筑剪力墙注浆施工工艺分析
3.1 清理墙体接触面
清除接触面的油污、灰渣等,确保预制墙体与混凝土接触面的清洁,清理场地,提前洒水养护并保持湿润。在安放预制墙体之前,检查地面露出钢筋的位置及高度是否合格,外墙外侧应做好封堵,安装墙体时不得有积水。
3.2 设置高强度垫块,铺抹座浆料
(1)测量:放置垫块,墙体底部垫块对称布置,且距墙体两端300-500mm,测量垫块顶标高,使其符合设计要求,有效控制预制墙体标高。如图1所示。
(2)计量:根据设计混合比例称量混合水和干燥材料,用砂浆搅拌器搅拌至厚而均匀,制成片状浆料。
(3)沿着壁的底部展开片材浆料并使用灰色刀将其压制成中间高度为30-40mm和高度为20mm的形状。为了不影响墙板的安装高度,请确保砂浆没有放在垫子上。在块体周围50mm的区域内必须没有砂浆,或者在压制后砂浆的高度比设计高度高10mm。
3.3 安装墙体
首先,逐个检查手电筒,高压水枪或嵌入式灌浆套管的穿透情况,确认每个套管是否透明,然后抬起预制墙板。安全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孔中没有碎屑[2]。
3.4 调整并固定墙体
将墙壁安装到位后,使用特殊支撑杆进行调整,使墙壁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在公差范围内(偏差≤3mm)。然后,将灰浆弄平,并用灰色刀擦拭。
3.5 拌制注浆料
准备好材料和设备:灌浆料搅拌工具、座浆料砂浆搅拌机、注浆机、注浆用胶枪已称重的灌浆干料、拌和用水、浆料搅拌容器、流动度测试工具、称重设备、橡胶堵头等。
3.6 灌浆
(1)将塑料袋与胶枪对齐,将混合的浆料倒入塑料袋中,盖住喷嘴并拧紧。(2)将喷枪喷嘴与套筒底部的软管对齐,拉动橡胶喷枪扳机直至溢流孔连续排出,然后注入灌浆。当溢出的溢出孔连续溢出注入浆料并且没有气泡时,该孔被认为是灌浆的。(3)用橡皮塞关闭溢流孔,检查是否有泄漏。
3.7 封堵
注浆完成后,由监理单位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封堵注浆孔,封堵完成后要求与原墙面平整度一致,最后清理墙面上、地面上的余浆。注浆效果良好,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4 结语
总之,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带动建筑市场的革新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是建筑水平的关键要点,先进合理的设计流程和组装体系是装配式建筑长期稳定发展的可靠保障,相关建筑管理技术人员的综合水平提升可以全面促进装配式建筑推广和应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