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空间型旅游洞穴开发的探讨

2019-11-29张弘智王德远吴克华

绿色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洞穴贵州省贵州

张弘智,王德远, 吴克华

(1.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550001;2.贵州省洞穴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1)

1 引言

贵州省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地区,73%的国土面积为碳酸盐岩区,由此塑造出了各种奇特的洞穴景观,为贵州旅游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1]。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洞穴旅游业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贵州已开发的旅游洞穴分布范围遍布全省六市和三个自治州,开发方式以观光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为主[2]。贵州省过去长时间因为交通闭塞的原因,导致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无法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如著名景区织金洞的道路因管理养护差,沿线常有滑坡现象发生,这对游客前往旅游带来了诸多不便,从而影响了旅游区的发展[3]。如今随着贵州省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快速发展,交通对于旅游洞穴开发的制约作用在慢慢减弱。贵州省喀斯特洞穴的演化发育过程具有较好的典型性与代表性,但洞穴旅游开发程度较低,贵州“洞穴王国”这一优势在旅游业中并未充分体现出来[4]。

在旅游洞穴的开发过程中,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潘艳喜等[5]以贵州织金洞为例,研究了喀斯特旅游洞穴微气候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韦跃龙等[6]运用归纳总结法和类比分析法对中国旅游洞穴的保护方式进行分析;韩冷霏等[7]结合隐水洞地下河特征,分析了其在开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贵州省大多数的旅游洞穴开发模式单一,效益不高,通过对贵州省旅游洞穴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空间型旅游洞穴开发模式,旨在对贵州和其他岩溶地区旅游洞穴开发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2 贵州省旅游洞穴开发现状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旅游洞穴的开发已经经历30多年,贵州省洞穴旅游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因为旅游功能单一、基础落后等原因,只有织金洞、龙宫等几个少数旅游洞穴取得了成功,其余不知名的洞穴均难以为继。

2.1 旅游功能单一

目前大部分的旅游洞穴都是单一的线路观光,而且观光景观大同小异,旅游洞穴之间雷同度太高,游客去了大的洞穴之后,就不会考虑去小洞穴参观旅游了,只有少数景区会配套一些游乐设施,其余多为单项旅游。这种模式只会在开发初期吸引一些本地游客或部分周边地域游客,过段时间后观光的游客就迅速减少,最终无法将洞穴旅游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例如绥阳双河洞,作为目前亚洲最长的洞穴,因其投入资金有限,目前也是以洞穴科考和探洞培训为主,未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这些都是潜在的旅游资源,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2.2 基础配套设施落后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交通一直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旅游洞穴往往是在较偏远地区,仅为单个的旅游洞穴开发而修建专门的道路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导致了很多洞穴开发初期无太多游客,资金受限,无法进一步开发。另外,洞穴内部灯光设施简便,视觉效果差,一些照度强的灯光还会改变洞穴环境,降低景物的观赏价值。

2.3 旅游洞穴规划设计相似度高

很多旅游洞穴在规划设计阶段都是以观光旅游为基础,辅助一些其他的游乐设施,没有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游客的需求已不再停留在走马观花阶段,如果旅游洞穴开发仍以观光为主,注定会被时代淘汰。近年来也有一些新的产品涌现,比如洞穴养疗、洞穴探险、景观再造及文娱表演等,但是这些形式很容易被模仿,各个洞穴的旅游规划相似度太高,往往发展几年很多旅游洞穴都会有这些产品,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在一定期限内旅游洞穴得到了关注,但很快就被其他的替代了,可持续发展潜力不足。

3 解决方案

综合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旅游洞穴存在的问题有旅游功能单一、基础配套落后和规划设计相似度高等,核心问题在于创新度不够。为解决这些问题,拟提出空间型旅游洞穴开发,空间型开发,狭义的指具体的空间,广义的可拓展为年龄和地域方面,本文将从空间、年龄和地域3个方面进行探讨。

3.1 按空间进行划分

旅游洞穴的旅游线路大多为单一型的,固定的从一个进口入,从另一个出口出,所有的旅游活动均在一条主洞道中进行,而岩溶洞穴发育的形状是不固定的,可能发育有多条洞道,也有可能发育有上下多层洞道,如果在单一主洞道的基础上,拓展几条支洞道,旅游资源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在很多大的旅游洞穴中也已经在做这样的尝试了,不仅仅让游客观赏了奇异的岩溶风景,也体验了探险的乐趣。如果只把思维局限在一个平面上的洞道,那旅游资源的拓展也是有限的,可以将旅游洞穴在空间上开发为多层洞穴旅游,游客可以通过竖向岩溶通道到达上层,也可以到达底层,这样就将旅游洞穴的功能彻底开发。有些小型的旅游洞穴不具备上下多层溶洞自然条件,可以在地下洞穴与地表之间设置竖向通道,在地表处设置观景台,使游客在浏览洞穴风光时,可以达到地表欣赏山水风景,这样可以让游客在同一旅游地点,体验到多种风景,增加游客的获得感。

3.2 按年龄进行划分

游客按年龄划分,可以分为老中青,不同年龄段游客的爱好和追求是不同的,老年人喜欢去一些有养疗设备的洞穴,中年人希望去一些可以放松身心的洞穴,青年人喜欢去一些有挑战性的洞穴,所以很难在同一个旅游洞穴景点满足所有年龄段的游客。在做旅游洞穴开发时,如果所有年龄段游客均考虑进去的话,不仅投资巨大,而且也无突出特点,所以要突出洞穴重点,旅游洞穴内项目应满足某一年龄段的游客,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旅游洞穴景点中脱颖而出,也可以减少旅游洞穴的开发投入。在针对老年人旅游洞穴开发时,可以利用洞穴的天然条件,做洞穴养疗项目,也可以在洞穴内开发洞穴温泉项目,让老年游客边游玩,边养生,这样就可以使洞穴的特点突出,也可以使老年游客有一个相对安静的旅游环境,把握住老年游客的市场。在针对中年人旅游洞穴开发时,因为中年游客工作和生活压力普遍较大,所以适合配备一些放松的旅游项目,比如说单纯的欣赏洞穴内奇特的风景,旅游过程中无其他商业性内容,使中年游客的身心得到彻底放松,也可以在洞穴内设置洞穴影院,让中年游客体会到不一样的旅游乐趣。在针对青年游客旅游洞穴开发时,因为青年人喜欢探险,所以适合配备一些有挑战性旅游项目,可以利用洞穴错综复杂的发育特点,在适当的区域内进行洞穴军事演习旅游项目地加以开发,模拟地道战和真人对阵,也可以在竖向洞穴通道内设置攀岩项目,满足青年游客的探险体验。

3.3 按地域划分

贵州大部分的国土面积为碳酸盐岩区域,所以发育的洞穴距离城市远近是不一样的,在开发旅游洞穴的时候,要根据洞穴离城市远近进行开发。在距城市近的旅游洞穴,其功能应该发挥出一部分城市功能作用,不能仅以观光休闲为主,比如说洞穴酒店、餐馆和影院等,这些项目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很大,所以这类项目的开发应选择洞穴规模不大,对环境保护要求不高的洞穴。在距城市远的旅游洞穴,其功能应以休闲放松为主,这类旅游洞穴的开发,以大自然的原生态风景为主,不宜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改造,在开发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洞穴内环境保护,这类洞穴的开发宜选择规模较大,洞内岩溶景观较丰富的洞穴进行开发,而且要在全省范围内有选择性的开发,重点开发优良旅游洞穴项目。

4 结论

贵州省洞穴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旅游功能单一、基础配套落后和规划设计相似度高等问题,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浪费,传统的旅游开发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依托贵州省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的机遇,将旅游洞穴从空间、年龄和地域3个方面进行区分,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和规划,从而使贵州洞穴旅游资源得到有序和深度的开发。

猜你喜欢

洞穴贵州省贵州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洞穴传奇
动物知识猜猜猜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鬼斧神工!世界各地迷人洞穴大盘点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