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台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2019-11-29王强
王 强
1 地方台电视节目面临的困境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自媒体的灵活运用极大地冲击了当地新闻节目,再加上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形式同质化严重,新闻内容传播时效性不强。新闻内容和形式单一、贴近百姓生活节目过少等原因这就使得地方电视新闻收视率不断下滑。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有一半以上的人长时间不看地方台新闻节目。难以满足观众的喜好,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1 新闻信息资源有限
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源大部分来自政府部门、机关单位、热线。记者一般按照部门领导安排去采访调查、,具有局限性。而新媒体依托网络转载、现场短视频等手段随时随地进行采访经筛选进行及时发布。
1.2 传播时效性不强
传统媒体电视节目对于突发事件采访需要进行后期编辑、三审制度才能播出,时效性不强。而新媒体不受时间限制传播速度快,在最短时间内,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传播,观众在第一时间就了解到发生了什么事。
1.3 与观众互动空间受限
传统电视节目与电视观众交流一般需要通过电话、短信、等手段来沟通互动。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愿意通过写信或打电话来的电视观众越来越少,他们愿意通过点赞。转发、网络留言等形式进行沟通交流。编辑第一时间掌握观众阅览情况和意见建议。
2 新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发展策略
2.1 强化新闻立台
找准定位,发挥地域文化的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大打本土牌。当前我们正处于媒介融合时代,城市电视台需要拥有新媒体技术才能够实现技术上的更新。与央视省台相比,地方台具有定位更清晰、受众更集中的地缘优势。只有制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栏目发展出符合本土特色、贴近本土生活的节目内容。才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达到提升电视台市场竞争力的目的,要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必须要改变思路进行创新。内容上必须下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挖掘素材、新闻报道以及报道宣传。笔者所在的大同广播电视台《民生大同》新闻节目进行了改版。节目以平民视角报道民生,《民生大同》反映您得心声,自开播以来民生大同栏目题材内容上以民生、民情如:民意、为关注点,从市民身边的小事做起,寻找新闻点。在栏目里设立小板块《民生回访》《民生在线》《民生调查》《三句半新闻》等后期编辑把形态不一,内容各异的多个小栏目经过精心编排,第一时间为当地市民提供最为全面详实的信息,更好地将电视新闻的权威性、服务性。形象性以及贴近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民生大同栏目久而久之形成固定的收视人群。
2.2 创新节目内容与形式
目前大同广播电视台推出的《民生大同》《人物周刊》《大同政法》《消费报道》《第三直播室》等几档栏目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选题,首先要突出新闻性,所以在策划选题时,尽可能在普通老百姓身边中发生的人和事。比如:大同广播电视台访谈类节目《人物周刊》策划的《闪光岁月——大同劳模访谈录》《抗战胜利70 周年特别节目》很自然地吸引观众,观众会产生共鸣,社会知名度日渐扩大,许多观众通过热线电话或短信平台表达一种感动和激励。《大同政法》栏目制作的《警惕房屋买卖的欺诈》,维权类节目《消费报道》栏目播出的《买房切莫轻易交定金》《48 万买的奥迪车咋就开着不放心》等节目就接地气,突出了节目的新闻性故事性,增强节目的吸引力。
2.3 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实施多元化战略
近几年来从央视、省台到地方电视台,为了提高节目收视率,许多栏目都开设了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对节目进行了包装推广。编辑记者及时将制作的新闻、专题等节目进行了短视频剪辑通过微信、微博进行推送,这样人们随时随地能了解当地发生的新闻故事,提高栏目的知名度。例如:2016年大同台生活频道新闻节目《第三直播室》在内容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以百姓的视角关注新闻,以新闻的方式关注百姓生活,加大现场报道的方式及时让老百姓了解本地当天身边发生的新闻,还能了解其他城市电视台报道的新闻,通过微信公众号提高了节目在当地的收视率。通过多种媒介的整合增强新闻的时效性以及其丰富性,例如2012 年8 月大同广播电视台开辟的一档电视维权节目《消费报道》栏目在推送内容方面进行创新,每期节目开头语百姓的呼声,维权的利剑,如果您在生活当中遇到那些烦心事请关注屏幕下方二维码给我们留言,观众通过扫码加入官方微信平台收看当地消费资讯类节目。消费者在购家具时遇到的质量问题、商家跑路、预防卡等问题时消费者如何维权。栏目组广泛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维权知识,大力营造良好的消费维权舆论氛围,通过微信平台实现电视与观众全方位的交流和互动。我们栏目设专人每天坚持推送三条到四条消费方面的典型案例以及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协会定期发布的消费警示等内容,提高了栏目的收视率和知名度。许多消费者遇到消费纠纷时第一时间给我们栏目打来热线,寻求帮助。例如:市民徐先生在红星美凯龙东信店的花两万多元定制了几件家具,结果不仅产品材质与商家承诺不符,就连环保方面也不尽如人意,为此徐先生伤透了脑筋。之后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徐先生发现橱柜台面确实并非当时商家承诺的品牌,徐先生怀疑家具的环保指数可能存在问题,于是找到商家反映此事,商家认为凭空怀疑没有证据,建议剪取板材去项管部门进行检测,于是双方协商之后由商家抽取徐先生家橱柜的板材寄往国家建筑工程监督检验中心进行了检测,最终的结果表明环保指数的确与当初商家提供的能诺不一致,最终此事在我们栏目的帮助下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商家按照承诺为徐先生退还家具款及其赔偿金额共计人民币29 710 元。开播七年栏目组共制作维权节目达200 多期,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达100 多万元。栏目开通的微信、微博吸引年轻受众,增加用户粘度,从而获得节目的可持续发展。2017 年消费报道栏目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开展了消费者信赖的品牌企业评选活动,消费者投票率达到33 万人次,3·15晚会点击率达10 万人次关注。每年举办的3·15晚会受到社会各界和消费者好评。栏目微信平台点击率达80 万人次,微博粉丝达10 万人次,提高了栏目的知名度。
2.4 运用直播手段,节目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会议上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笔者所在的电视台,2018 年2 月份举办的游古都大同,品天下美食直播活动关注量达4 300万,单场直播关注量平均超过300 万,来自五湖四海热爱美食的网友纷纷通过体验官的现场直播被大同的美食所吸引。大同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看大同”App 上线成功举办了两会直播、2019 年山西大同电商大会暨大同好粮京东三晋好物节开幕仪式直播,直播了第五届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新闻发布会、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圣火采集仪式等活动、通过直播活动吸引观众、吸引大量粉丝,增加公众的关注度。
2.5 加强融媒人才队伍的建设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地方电视台需要大量懂技术、懂业务的优秀编辑记者,地方电视台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选出懂电脑知识的优秀编辑记者接受专业的培训;到央视、省台学习融媒采编的产品制作与发运营经验。通过类似的培训,不断增强广电采编人员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切实提升融媒报道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地方电视台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主流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力,切实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通过媒体融合的手段和全媒体平台的打造,整合全台信息资源发挥各传播平台优势,力争办出具有地方特色受观众欢迎的电视节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