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育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探究

2019-11-29刘思琴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原则

刘思琴

(湖南工商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5)

无论是2015年的《总体方案》,还是2017年的《实施办法》中,“绩效”以一直都属于高频词汇。为了推动“双流”建设,提升高校办学质量,“以绩效为杠杆”“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绩效将会是国家统筹管理高校教育的重要参考标准,实施动态化绩效评价将是一种创新型管理模式,有利于帮助提高高校资金管理效率。在此视域下,各大高校各项建设资金投入必然会增加,资金管理、使用和评价无疑成为摆在政府和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专项资金是由具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资金,用途不能随意改变。为了避免专项资金浪费,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必不可少。本文就以高校教育为出发点,分析如何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一、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和绩效评价概述

(一)高校财政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从字眼上来看,是有专门用途的或为了实现一定目的的资金,高校教育专项资金拨款一般采用“6+1”模式,6指的是六大类专项支出资金拨款,“1”指的是基本支出拨款,拨款标准按照学生定额划分,其中六大类专项资金拨款分别为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教学改革专项资金、基本科研业务费、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捐赠配比专项资金、管理改革等绩效拨款。

(二)绩效评价

高校属于公共场所,高校教育专项资金也属于公共财政,因此,绩效评价体系建设需要多个部门,包括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通力协作,在统一、合理的评价标准下,借助科学的管理方法,对资金支出、运行、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价。“绩”指成绩(工作量),“效”指工作效果。绩效评价包含了五大基本要素,即主体、客体、方法、指标、标准。绩效评价要遵循3大原则: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

二、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构建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要针对评价指标的设计过程而言,要求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彼此间既不疏忽遗漏,也不交叉重叠,能够存在良好的独立性。科学的评价体系指标直接决定评价结果是否失真或充分。

相关性原则是指评价指标的设计思路要与评价对象的发展相符合,密切关注其发展目标,形成一种约束可激励作用。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设计评价指标中,要避免主观因素影响,像裙带关系、固有思维方式等,以确保评价指标的客观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全面性原则是指方案设计要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工作成果,做到全面覆盖,进而直接有效地反映评价对象实质。

可比性原则是指对同一类型评价对象而言,评价过程中,所使用的评价标准需要在同一等级线上,彼此间尽量不要有太大差别。如果差距太大容易造成评价结果无法相互印证,评价过程将会失去价值,不利于长久实施。

经济性原则主要从经济效益平衡角度出发,要求评价指标难易程度适中,既不会过于简单,失去评价的价值,也不会过于复杂,增加操作性难度。要从经济性、可操作性全权考虑,平衡成本与效益之间关系。

三、绩效评价体系的实现手段

首先,加强相关部门领导的精心组织。高校领导的思想观念关乎着决策的实施效果。在高校绩效评价体系实现过程中,领导要重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建立评价小组,外加外部同行评议。一般将由校领导领衔的评价小组占据主导地位,并且独立于职能部门之上,这样能够避免各部门之间的推诿及内耗。对于评价决策来说,外部专业机构中专家做出的评议属于非个人决策,评价结果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公正性,而高校领导构成的评价小组更具权威性,两者可以进行有机结合。

其次,要落实制度建设,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确保评价工作顺利开展。对于项目评价,不仅要评价完成情况,还要对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资金使用问题进行反馈,帮助相关部门实施督促和整改。设置和推行绩效评价整改和奖惩机制,增加绩效评价的权威性,为其提供必要保障,起到引导、约束和示范作用。

最后,提高绩效评价的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考评手段,开发考评信息系统,将财物、科研、教务等信息集中起来,建立信心共享平台,完善信息管理机制,为绩效评价提供全方位参考信息,促进现代化绩效评价进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评价,而是要提高高校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确保资金利用发挥到最大效益。因此,作为高校管理者必须重视绩效评价,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设计针对性评价体系,优化评价过程。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原则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设立国家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