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课堂课程资源整合策略研究*
2019-11-29曹娃策登加甫王玲
曹娃·策登加甫,王玲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课堂课程资源整合策略研究*
曹娃·策登加甫,王玲
(伊犁师范大学,新疆 伊犁 835000)
课程资源整合是将网络课程资源、教材资源、课件等教学信息,以及教学过程中可用的媒体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室、手机、个人电脑等教学媒体进行系统化结合,根据教学情境进行动态化的资源调整,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在资源获取上的时间耗费和资源接收上的信息冗余,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优化。教师的教学手段也会更多地用在研究如何更系统、更精准地将所要传播的知识内容编排在课程资源库当中,这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一项挑战。
课程资源整合;教学方式;互联网+;学习资源
1 巨量资源与自由选择的互联网+学习时代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是信息资源的爆炸式增长,海量的学习资源与便捷互通的学习渠道,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在线学习平台,供所有网民互通知识资源的百科式网站、问答式网站内容的无限增长和细化,微信、微博、豆瓣等各社会化媒体提供的碎片化的知识内容,构成了学习资源库。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下,互联网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与自主学习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极大程度上推动了“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式学习”这种新型学习形态的产生。SOHO式学习是“互联网+”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代表了一种自由、弹性、具有包容性的学习风格,任一个学习因素都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选择任何学习环境,自己控制学习流程,充分体现互联网的用户思维。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数字移动终端的普及带来了学习方式的高自由度,随时随地学习成为了现实。
2 互联网+学习时代课程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高校课堂教学中,通常教师的课程资源整合方式为提供学生与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目。学生课下自行阅读,结合教师课堂教学内容,以此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笔者认为,如果能有一个平台将教师的知识资源和学生提供的知识经验整合起来,学生将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对提高学生整体知识水平能起到正面作用。课程资源包含教材、参考书、网络知识资源以及相关学习经验,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的课下自学时间里,将不同分类的课程资源更大限度地传授给学生,需要教学者的教学设计理念作为指导。
在如今的信息碎片化时代,需要信息聚合工具来帮助人们组织信息、管理信息。同样,在混合式教学中,需要教师从大量碎片化的互联网信息中挑选合适的教学信息,结合传统课堂中必备的教材和课件,组成一个系统、动态的资源库,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信息。
3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课程资源整合策略研究
3.1 整合的基本条件
课堂教学专用的小型课程资源平台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全面丰富的知识资源,包含电子版的授课教材和其他参考书目、网络知识资源的链接或摘选内容、适宜的学习方法;②分类科学,排布合理,便于查找的资源存放原则;③能够保证资源长时间不被清除的稳定平台,以供每届学生都能够通过一个平台来实现资源的传递与共享。
一个能进行课程资源整合的媒体需要具有以下功能:①稳定、存量大的资源存储空间;②可对资源进行分类、排序、检索的编排功能;③可供学习者进行互动交流的即时通讯功能;④集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传播功能的多媒体呈现功能;⑤可保障用户信息和用户资源的私密性。从普及程度与便捷性的角度来看,微信和QQ的即时通讯、资源存储与共享功能,适合作为课堂教学中能够使用的课程资源整合平台。
3.2 整合的形式
课程资源以电子资源呈现,包含课程相关的电子版书籍、论文、资讯、文章、视频以及其他知识资源的链接等。教师先对呈现的资源进行筛选和把关,以确保质量,学生也可在搜寻本课题相关知识信息的过程中,将高质量的内容上传到资源库中。这些资料可以按每个课程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又细分成书籍、论文、视频等子文件夹,将相应的知识内容放入文件夹,并上传到QQ群当中。而微信公众平台可以作为一个课程资源的摘选展示平台。
3.3 内容的安排
课程资源的安排方式可以由章节分类,在每一章节中按知识点的相互衔接关系和重要程度进行资源内容的放置,它等于课件与附加资料的整合。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可以将一个章节的内容整合在一篇推送文章中,在这篇推送文章中将知识点依次罗列,每个知识点下面放置与此相关的参考教材文章节选、论文节选、视频资料、最新研究报告等。在此情况下,教材内容的经典性和最新资讯的时代性都可以得到保证。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的关键词搜索查询功能,方便学生更精准地查阅相关知识点的内容。除了第三方的知识资源,在此平台上还可以放置学生自己对所学内容的观点和评价,将传统课堂中学生即时互动交流过程再记录在平台中,通过平台进行跨时空的观点互动。这样集中储存资料和集中传播的教学内容安排方式,可以大大缩短学生资源检索、挑选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微信公众平台可修改、可更新的特点可保证此平台顺利地供新一届学生使用。
3.4 整合的实施过程
本研究将一门实践类课程“电脑平面设计”作为实验对象。该课程授课对象为对Adobe photoshop软件学习抱有兴趣的大一年级学生,属于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易接受教学改革的年轻群体。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为软件的操作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掌握该软件不同工具的操作技巧;另一方面,需要发挥创意完成自己的平面设计作品。教师课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初始课程资源,学生在课中进行软件操作时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通过查看初始课程资源进行自学,并通过微信群进行经验分享活动。课后学生在进行网上自主学习时将更多的课程资源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反馈内容进行新一轮的课程资源更新。
3.5 结果与评价
在知识获取方面,微课的存在降低了学生对教师指导的依赖程度;精心安排的、具有导航交互功能的课程资源库有效避免了学生漫无目地上网寻找学习教程;课程资源库的建立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避免发生学生忽视理论知识积累的情况。
在情感态度方面,提供学生互动交流的微信群起到了环境监视作用,学生借此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自己在班级中的水平,同时能刺激学生参与到竞争当中提升自身能力。
4 课程资源整合的意义与挑战
整合课程资源是以混合式学习模式为基础对教学资料进行系统化的汇集与传播。从中可以认识到,教学方式在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演说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使用互联网传播平台进行知识传播的方式。教师重点讲解知识点,然后将更多的实践留给学生去自主消化外延的知识内容。教师的教学手段也会更多用在研究如何更系统、更精准地将所要传播的知识内容编排在课程资源库当中,这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一项挑战。
师生共同进行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是一种合作式学习的表现,其建构原理与维基百科、知乎等开放性知识传播平台类似。师生参与建构的时间越长,整理的有效资源越多,该课程资源库的价值便会越高。教师在后期更多的是当一个管理者和把关人的角色,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的进一步探索和分享,一方面更易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集体的智慧”中获益。
[1]孙田琳子,张舒予,沈书生.SOHO式学习:“互联网+”时代下的学习新形态[J].中国电化教育,2017,2(361):13-19.
[2]赵丽.在线课程开发:从资源“共享学习”到智慧“共生跃迁”[J].电化教育研究,2016,11(283):67-74.
[3]刘刚,李佳,梁晗.“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创新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7(2):93-98.
[4]袁莉摇,斯蒂芬·鲍威尔摇,比尔·奥利弗.后MOOC时代:高校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4(6):44-52.
[5]初胜华,张坤媛.MITI延展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教学研究,2017(11):99-103.
[6]张文爽.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设计与开发研究——以《“互联网+”管理学》课程为例[D].锦州:渤海大学,2017.
G642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5.060
2095-6835(2019)15-0145-02
曹娃·策登加甫(1992—),女,新疆伊犁人,伊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教育传播。王玲(1992—),女,新疆博乐人,伊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师范大学教育教学课程改革项目“移动教学在《电脑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JGKC17195)阶段性成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基于‘产出导向’理念”(编号:JG201802)阶段性成果
〔编辑:张思楠〕